第六章 權力的較量2(1 / 3)

第六章 權力的較量2

聯合國大廈內的三天

1 安南無奈的發言

美國東部時間3月24日下午1時許,坐落在紐約東河之畔的聯合國大廈裏,不少聯合國官員、外交官以及記者正在收看CNN電視新聞:北約開始對南聯盟采取軍事行動,第一批巡航導彈在南聯盟境內爆炸。在職業本能的驅使下,各國常駐聯合國的記者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聚集在聯合國秘書長身上。距離新華社聯合國分社辦公室僅幾米遠的聯合國新聞發言人辦公室裏,已有不少記者在打聽:安南現在何處?他對這次空襲作何反應?

聯合國新聞發言人通過內部廣播線路向各國記者宣布:安南將於當天下午4時左右對記者發表談話,安理會也將應南聯盟、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國的要求,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召開特別緊急會議,就北約的軍事行動進行磋商。

安理會會議廳入口處設置了一個麥克風,一個不高的鐵欄杆將記者擋在一側,這是各國常駐聯合國外交官與安理會主席接受記者提問和向新聞界發表聲明的地方。由於事先得到通知,記者們早就來到這裏等候安南——首位來自黑非洲的聯合國秘書長。攝影、攝像記者架好鏡頭,嚴陣以待;文字記者手拿錄音機、采訪本,翹首以待。

預定時間剛過不久,安南從電梯裏走了出來。他還是一身灰色的西服,佩戴黑色的領帶,隻是他表情嚴肅,沒有往日會見記者時常有的那種既出於禮貌、又帶有職業習慣的笑容。這時,聯合國發言人席爾瓦走近麥克風宣布:“秘書長將發表一份聲明,他今天不準備回答各位的提問。”

安南從身邊助手的手中接過一個文件夾,然後走向麥克風,接著便開始發表聯合國在北約開始空襲南聯盟後的第一個聲明。

安南首先說:“我是在國際社會正處於至關重要的時刻發表講話的。”他說:“外交手段的失敗確實令人惋惜,但有些時候,為了取得和平,動用武力可能是正當的。但是,作為秘書長,我已經多次指出,按照《聯合國憲章》,安理會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首要責任。《北大西洋公約》明確地承認這一點。”他說:“因此,安理會應該參與所有關於訴諸武力的決定。”

聲明雖然簡短,但內容卻令人驚訝。他的講話似乎在支持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立場,即任何軍事行動都必須事先得到安理會的批準。然而,他似乎又在為北約的軍事行動進行辯護。在場的不少記者對安南的聲明感到驚訝,開玩笑說安南不象U.N.Secretary-General(聯合國秘書長),倒很像U.S.Secretary-General(美國秘書長)。甚至連他的發言人辦公室中也有人對記者詼諧地表示,應該將安南當天的講話稿作為難得的絕版珍品收藏起來。

聯合國是反映當代世界風雲變幻的晴雨表。北約對南實施空中打擊後,安理會立即召開特別緊急會議。在北約導彈的爆炸聲不時打破巴爾幹半島夜晚的寧靜時,遠在大洋彼岸的安理會再次成為戰爭與和平激烈較量的場所。盡管美國和英國等北約成員國的代表在安理會極力為北約空襲進行辯解,但中國、俄羅斯和納米比亞等主持正義的安理會成員國的代表認為,北約在未經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單方麵對南聯盟這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使用武力,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國際法準則,是對安理會權威的嚴重挑戰,因而北約必須立即停止這一非法行徑。

3月26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印度三國(印度後來加入)向安理會聯合提出一項決議草案,要求北約“立即停止”非法軍事行動。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北約成員國的阻撓,安理會未能通過這一決議草案。

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和國際法準則,安理會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麵負有首要責任。任何針對獨立主權國家的軍事行動都必須事先得到安理會的正式授權後方可進行。也就是說,在當今世界上,隻有進行自衛和在得到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武力才算合法。但非常不幸的是,北約對南聯盟動武的情況根本,不在此列。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人道主義關切”為由,對南聯盟實施軍事打擊。但是,國際法中沒有一條規定,有了“人道主義關切”便可出兵動武。因此,北約此次繞過安理會,單方麵對南聯盟這樣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使用武力,這在北約成立50年的曆史上尚屬首次,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並在國際關係中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應當指出的是,作為聯合國的會員國和安理會的成員國,每個國家對維護《聯合國憲章》和安理會權威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任何國家都不能將自己國家淩駕於《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之上,作為安理會成員國的北約國家也不能例外。另一方麵,北約在其成員國的安全未受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在其成員國以外的領土上使用武力,從而違反了北約組織本身憲章的規定。北約發動這樣的戰爭,道義何在?

近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或派使者規勸、或以武力威脅,對南聯盟片麵施壓,試圖使南聯盟政府自己提出“請求”,要求北約出兵科索沃,執行“維和使命”。用南聯盟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約萬諾維奇的話說,在此舉未果後,西方國家又在未經前南問題聯絡小組和南聯盟塞族代表團同意的情況下,在法國朗布依埃炮製了一份所謂和平計劃,強迫南聯盟代表簽字,以同意北約軍隊進駐科索沃地區。在外交壓力和軍事威脅未能使決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南聯盟屈服後,北約便對南聯盟兵戎相見。強行別人邀請自己,否則就使用武力,大打出手。這樣的思維邏輯,公理何在?

科索沃問題是南聯盟內部的民族矛盾,屬於該國內部事務,應當由南聯盟當事務方自行解決。解決科索沃問題的基礎應當是尊重南聯盟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保障科索沃地區各民族的合法權益。因此,北約作為一個區域組織,根本無權幹涉科索沃問題。

當然,《聯合國憲章》並不排除區域組織在國際維和方麵的作用。但是,任何區域組織都必須在遵守《聯合國憲章》和接受安理會指導的基礎上發揮維和作用。換句話說,區域組織的維和行動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即必須首先征得當事國的同意,並以鼓勵促和為主要目的;在開展維和行動時,必須嚴守中立,尊重有關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得以任何借口幹涉別國內政。針對北約的軍事行動,約萬諾維奇3月26日在安理會發言時指出,南聯盟沒有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卻成了北約非法入侵的受害者。他說:“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機器硬把一個主權、和平的國家及其自豪的人民拖入了一個殺戮場,並把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變成了尖端武器的試驗場。”

值得一提的是,北約在不經安理會授權,單方麵對一個主權國家采取軍事行動的情況下,竟然聲稱所謂“整個國際社會”讚同北約出兵。事實上,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這三個世界人口大國在安理會對北約動武的立場上早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強烈反對北約對南聯盟擅自使用武力,並要求立即停止這一非法行徑。這充分說明,約占世界總人口一半的國際社會並不支持北約的軍事行動。

對安南比較了解的人都會說,這位聯合國首位黑人秘書長辦事穩重、幹練,不偏不倚。但是,在科索沃問題上,安南的表態卻對南聯盟非常不利。1999年初,安南在訪問北約總部布魯塞爾時,就表示“使用武力威脅還是必要的”。後來,又表示,在目前所有區域組織中,隻有北約在人力、財力等方麵才具備單獨處理衝突危機的能力。

3月22日,即北約開始動武的前兩天,安南通過其在聯合國總部的發言人發表聲明,對科索沃地區的“暴力活動不斷升級深表關注”,並敦促南聯盟當局停止在科索沃地區的軍事行動,與前南問題聯合聯絡小組進行“全麵合作”,以便就解決科索沃問題達成一致。

聲明說,南聯盟在科索沃地區的軍事行動“顯然違反”了南聯盟與歐安組織在1998年10月份達成的協議。南聯盟安全部隊在過去一周裏與阿族武裝的衝突不斷加劇,“使人道主義局勢嚴重惡化”,大量平民無家可歸,或淪為難民。聲明表示,希望南聯盟政府采取行動,以緩解該地區的人道主義狀況。

分析家認為,安南在戰爭陰雲再次籠罩巴爾幹半島上空這一非常敏感的時刻通過發言人發表這一聲明對南聯盟非常不利。首先,安南的聲明在時機上對南聯盟非常不利。就在安南發表這一聲明之前幾個小時,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華盛頓再次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發出動武威脅,稱美國特使霍爾布魯克前往貝爾格萊德訪問是給他“最後一個機會”,如果他不同意在西方國家擬就的科索沃和平協議上簽字,南聯盟就將麵臨北約的軍事打擊。

其次,安南的這一聲明將科索沃近來出現的人道主義危機的責任單方麵推到南聯盟頭上。

聲明說:“在過去一周裏,由於南斯拉夫保安部隊的軍事行動,科索沃地區的安全狀況日益惡化。除了在西歐和南聯盟的鄰國已經有26.9萬名難民外,在科索沃流離失所的人數已經達到23.5萬人,其中包括自3月20日以來逃離家園的2.5萬人。隨著安全部隊燒毀房屋和破壞生活方式,出現了更多流離失所的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聲明對科索沃阿族長期以來所進行的武裝挑釁隻字未提,也沒有提及4名塞族警察3月20日深夜在科索沃首府被人開槍打死一事。從本質上講,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科索沃阿族武裝分子的慫恿和鼓勵。安南的聲明對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事情如此取舍,並非簡單的厚此薄彼,這與安南平時的穩重、不偏不倚、極力主張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通過外交渠道解決衝突的作風判若兩人。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這與安南獲得有關科索沃信息的渠道有關。南聯盟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約萬諾維奇曾於1998年10月要求安南親自到科索沃地區進行實地考察,以便搜集第一手材料。但是,安南後來拒絕了這一要求,並通過其發言人明確表示,沒有必要訪問科索沃,因為“我的信息渠道是暢通的”。事實上,安南主要是通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緒方貞子以及有關來自西方或以前曾被關押過的反政府人士所組成的科索沃人權特別報告員,以及前南戰犯國際法庭庭長麥克唐納法官等來了解有關科索沃的情況的。因此,信息渠道的局限使他並不能直接了解到南聯盟政府的立場和觀點。另一方麵,盡管南聯盟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經常通過安理會散發文件,看來並沒有對安南造成十分有效的影響。難怪聯合國有人說,安南在科索沃問題上失去了聯合國秘書長應該保持的中立立場,是他內心害怕得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外在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