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罕見的人島戰爭,曾震驚過世界各國軍事界和科學界。人們一直在探索信天翁為什麼能這樣的舍身拚死地保護自己的家園和搶救它們的夥伴呢?這是不是由於它們好群居、戀家園和有紀律的緣故呢?至今仍是尚未完全揭開的人鳥戰爭之謎。
是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座機
1943年1月1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一行分乘兩架轟炸機,在6架零式戰鬥機的護航下,由西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飛往前線視察。在布於維爾島附近同美軍的16架P—38閃電式戰鬥機遭遇。美軍由托馬斯·蘭菲爾、雷克斯·巴伯、貝斯拜·霍姆斯、雷·海因4架飛機組成的攻擊隊向日本編隊撲去,惡戰持續約30秒鍾。結果,日方除3架戰鬥機虎口餘生外,其餘均被擊落。其中山本乘座的一架轟炸機墜毀布於維爾島叢林,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另一架轟炸機墜毀海上,山本的參謀長宇垣海軍少將等3人獲救。美方海因陣亡。
是誰擊落了山本的座機?大多文章記載是蘭菲爾所為。然而從美國人伯克·戴維斯經過大量采訪和查閱有關曆史資料所著《所羅門海空伏擊戰》來看,不免使人們產生疑惑。
當天上午11時剛過,美軍飛機大部返航著陸,凱旋的飛行員們卻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蘭菲爾嚷著“我擊落了山本”!包佰說“我擊落了兩架轟炸機和一架零式飛機”。而且都講得活靈活現。後來,二人一致同意各自在叢林上空擊落一架轟炸機,包佰另擊落一架轟炸機墜入大海,每人還擊落一架戰鬥機。
當霍姆斯最後一個歸來時,他聲言擊落了一架轟炸機和3架零式飛機。這樣一來人們更加莫名其妙了。因當時無法確定是誰擊了山本的座機,美軍所羅門地區航空隊提交的戰鬥報告沒有明確提到擊落山本座機的事。給他們報的功是每人擊落一架轟炸機和一架零式飛機。後來在授予他們勳章時,在蘭菲爾的嘉獎令中曾提到:他的攻擊使“前麵的轟炸機起火爆炸了”。由於山本座的是前麵的轟炸機,1945年9月11日,陸軍部據此正式承認蘭菲爾擊落了山本。此後,關於蘭菲爾擊落山本的文章,都沒有離開這份文件的基調。
包佰認為,“把擊落山本的功勞歸於蘭菲爾太不公平。因為蘭菲爾正在緊急升高還擊敵戰鬥機,在重新捕捉轟炸機時,不可能認出那架飛在前麵的轟炸機”。陸軍部要麼犯了錯誤,要麼他們倆在一刹那間連續攻擊了同一架轟炸機。
1956年,日本披露出山本一行隻有兩架轟炸機時,美國空軍也沒有重新審議戰果,依然是每人擊落一架轟炸機和一架戰鬥機。空軍史學家認為,這不是一個“完全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
1967年,一位研究過所羅門地區航空隊提交的戰鬥報告的空軍軍官說:“報告實在令人失望,讀起來像幻想小說,仿佛用希臘神話中女妖的鎖鏈把事實禁銅起來,沒有說透。”在涉及這次攔截行動最緊要情節方麵成了一筆糊塗賬。
究竟是誰擊落了山本的座機,看來仍有待進一步查證。
諾曼底登陸之謎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戰役,它以輝煌的戰績載入了史冊,但是,在載人有大量史實的史冊中,卻難以找到記述諾曼底登陸之前,美軍的一次鮮為人知的登陸演習。
直到近年來,法新社報道了一則諾曼底登陸之前的一次登陸演習。報道披露,美軍為進行這一次實戰演習,將法國的斯萊帕托沙灘沿海城鎮裏的居民,在演習前半個月全部撤離該地區。於1944年4月26日晚,利用月黑天昏的條件,下了絕密軍令,令美軍第4步兵師,第29聯合機械化部隊,第70坦克營,乘登陸艇向法國的斯萊帕沙灘登陸。絕密軍令指示,這是一次實戰演習,一律使用真槍實炮,登陸後要在沿海城鎮進行一次模擬進攻演習。但是,一切行動要求,除了演習總指揮官以外,所有“參戰”人員並不知道這是一場演習。於是,各登陸部隊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遭遇交火,擔任護航任務的英國驅逐艦也在混戰中被炮彈擊中,“戰鬥”一直持續了近半個小時。據事後統計,這次演習有747名士兵做了不白的冤鬼,300多人身負重傷,堪稱有史以來的一個特大慘案。
慘案發生後,歐洲盟軍統帥文森豪威爾等人為了整個戰局,特簽了一個“保密電令”,使這項演習悲劇一直隱秘了近半個世紀。
隱蔽雖然被法新社披露,但是,當時美軍搞這項實戰演習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搞的如此神密,隻有演習總指揮官知道實情?等等疑問接踵而來。
誤擊“海狼”號潛艇之謎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潛艇曾利用美國特混艦隊和美國“海狼”號潛艇同在呂宋島以東海域活動的這一時機,狡猾的使用了借刀殺人的戰法,使“海狼”號潛艇成了無辜的深海冤鬼。
1944年10月3日淩晨,美國海軍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和其他各型戰艦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特混編隊,在呂宋島東麵的海域執行巡航任務時,突然,從海麵下猛地鑽出了數條魚雷,直逼特混編隊中的一艘驅逐艦“謝爾頓”號,使其中雷受創。特混編隊總指揮很快判斷這是日本潛艇的攻進,迅速展開了嚴密的搜索。“羅亞爾”號驅逐艦很快發現在不遠處有潛艇發動機的工作噪音,僅憑直覺估計,這就是剛剛來襲擊的日本潛艇。編隊即下令對潛艇攻擊。為了達到可靠猛烈,接連發起了兩次集中攻擊,直到水下傳來了潛艇由於油料或是彈藥爆炸發出沉悶的轟鳴聲,才停止對潛艇的攻擊。此時,海麵漂起了片片汙油和殘存的破布、爛肉。
正當整個特混編隊歡呼勝利,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上級指揮部通報,正在此海域遊弋的美國久經疆場,功績累累的“海狼”號潛艇突然失蹤了。此海域未見其他戰鬥,“海浪”號怎麼會失蹤呢?直到戰後,美國聯邦調查局經調查後,才揭開“海浪”號被誤傷之謎。原來,日本潛艇在探得美國特混艦隊在呂宋島以東海域巡邏的消息後,開赴戰區,在即將接近特混編隊時,發現了美國的“海狼”號潛艇正在該水域遊弋。日本人即想出了引敵互殺的絕妙戰法。當日本潛艇攻擊美國的特混編隊之後,很快撤離了戰區,悄悄地潛伏下來。而全然不知戰事的“海狼”號潛艇正在此航行。它既沒有控製噪聲,也未想到回避聲納的搜索,直到大難臨頭,仍未覺察。
然而,給人們留下的思考是,美國海軍特混艦隊和“海狼”號潛艇都在同一海域活動,雙方為什麼都未獲得上級有關通報呢?這一指揮常識上的疑問,至今尚未透露。
誰下達的“彩虹”行動
德國海軍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自沉艦船的行動,都以“彩虹”作為沉船暗語。因而兩次行動都被稱為“彩虹”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為了與英國海軍決一雌雄,傾盡全力建立了一支擁有戰列艦49艘、超級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及魚雷艇144艘、潛艇28艘的龐大海軍,其中,由重型水麵艦艇組成的“大洋艦隊”,被德國海軍驕傲地稱之為海軍的主力,這支艦隊在“日德蘭海戰’衝共擊沉英國3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大洋艦隊”自身盡管也損失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它依然還是一支具有強大打擊力量的海上艦隊。但是,“日德蘭海戰”之後,這支“大洋艦隊”就完全被英國皇家海軍圍在海港中,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實力未減。根據停戰協定,德國“大洋艦隊”全部集結到英國斯卡帕弗洛海軍基地等待接收。但不甘讓這些重型水麵艦艇落入敵手中的“大洋艦隊”,於1919年6月21日,隨著艦隊一聲令下:“彩虹”,艦隊全部自沉海底,灰飛煙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的潛艇曾對英美艦船和盟國商船構成巨大威脅,整個大戰期間,德國潛艇共擊沉盟國商船2500餘艘,總噸位1400萬噸以上,占同盟國戰時損失船舶總量的2/3以上。戰後,希特勒的繼承人,海軍元師卡爾·馮·鄧尼茨,於1945年5月8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德國陸、海、空三軍放下武器投降。但德國潛艇水兵卻不顧鄧尼茨的命令,私下傳開代號“彩虹”的沉船暗語,將海上的220艘德國潛艇上浮,投降後全部自沉。使曆史又重演一次德國戰敗後的海軍沉船行動。
兩次“彩虹”沉船行動是如何發起的呢?至今尚無人考證。
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之謎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顆原子彈,使兩城市毀於一旦,約20萬人喪生。事情已經過去約半個世紀,然而美國使用原子彈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以及當時是否有必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疑團。
美國為什麼要悍然對日本使用原子彈?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研究中,一直有著爭議。總的來講,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有三種說法。
政治原因。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在德國投降後兩三個月對日宣戰的日期迫近。美國為了確立戰後對蘇聯的戰略優勢,在太平洋戰爭勝利在望之時,企圖使用原子彈來加快戰爭的進程,迫使日本在蘇軍參戰之前投降,達到對日本的單獨軍事占領,從而削弱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影響。
軍事原因。當時美軍當局認為,雖然日本本土正在遭受美軍大規模的戰略轟炸,日本經濟趨於崩潰,海軍力量消耗殆盡,美軍準備11月在日本九州登陸。但是在日本本上尚有200—300萬陸軍,保存的自殺飛機尚有6000~9000架。日本人準備以他們的自殺性和頑抗精神,將使美軍在日本登陸付出巨大的代價。若使用原子彈能使日本喪失抵抗意誌,不等美軍登陸而提前投降,則至少可以挽救50萬美國人的生命。
經濟原因。這是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又一說。80年代末,日本共同社駐華盛頓的又一說。80年代末,日本共同社駐華盛頓的7名記者通過查閱當時美國政府有關機密文件、日記、著作之後提出的新觀點。他們認為美國花在試製原子彈上的開支達20億美元,相當於整個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用於生產彈藥的全部費用。而原子彈的研究又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以致議會和政府圍繞這筆經費的去向問題長期發生爭執。為了說明這筆巨額花費的必要性和工作成就,有關人員在原子彈試驗成功後,堅持要實驗“有視界爆炸”,檢測其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