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厚黑關係篇2(1 / 3)

第八章 厚黑關係篇2

藏頭勿露尾

每個人在社會上奔走忙碌,都希望有一天能夠出頭,可是老祖宗卻告誡人們說“煩惱皆因強出頭”,這一句話可說是待人處世厚黑之道中的經驗之談。

首先,人想出頭是天經地義之事,不想出頭的不是淡泊明誌,大概就是白癡了。在自我壓力、環境壓力之下,要逃出出頭的自我要求是很難的。那麼為何又說“煩惱皆因強出頭”?需要從“強”這個字說起,“強”在這裏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是勉強,也就是說,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卻勉強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強去做也有可能獲得意外的成功,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最可能的結果是:做失敗了,折損了自己的壯誌,也惹來一些嘲笑。雖然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在別人眼中,你的失敗卻幾乎與能力不足和自不量力劃等號。在由別人分配機會的競爭環境裏,失敗是一種致命傷,而且還會成為烙印,跟你一輩子,這是現實社會嚴酷性的寫真,也是你強出頭的最大煩惱。

第二個意思是強力,也就是說,自己雖然有足夠的能力,可是客觀環境卻還未成熟,所謂客觀環境是指大勢和人勢,大勢是天時地利的大環境,人勢是周圍人對你支持的程度。大勢如果不合,以本身的能力強力出頭,即使成功,也會多花很多力氣;人勢若無,想強力出頭,必會遭到別人的打壓和排擠甚至由於你的出頭而傷害到別人,種下仇恨的種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也是強出頭的煩惱。

“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典故,說的就是楚莊王以退為進、以靜製動,表麵上荒淫廢弛,實際上在觀察大臣的忠奸,最終終於知曉臣僚的真偽,親君子遠小人,一舉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的例子。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614年,楚穆公去世,他的兒子楚莊王繼承王位。看到楚國新王初立,晉國便想利用這個機會恢複已經失去了的霸業,並開始四處活動。晉國利用自己霸權國的影響,把幾個早就依附於楚國的小諸侯國全都拉到自己的麾下,並建立了以晉國為首的聯盟。楚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勢力範圍眼看就有化為烏有的可能,楚國上下一片恐慌,紛紛要求楚莊王采取措施,與晉國一決雌雄。

可是,楚莊王繼位後卻似乎一點也不關心國家大事。自繼位以來,整天就隻知道尋歡作樂,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裏,竟然沒有發一道有關國家大事的命令,朝中百官都為之大失所望。群臣們紛紛上諫大王要節製淫樂,應該以國事為重。楚莊王對這些上諫都是不屑一顧,甚至對繼續上諫的大臣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後如果再有人敢議論國君是非得失者,格殺勿論!”

命令下達後,果然上諫的人沒有了,楚莊王繼續全心全意地尋歡作樂。然而,畢竟還有不怕死的忠臣。一天,大夫伍舉要求見國王,說有要事稟告。這時的楚莊王正忙於和寵姬們作樂,哪裏有半點心思聽什麼要事。但是自己畢竟是一國之王啊,不見大臣又不行,隻好下令帶伍舉上來。

伍舉走進大殿,隻見楚莊王左手摟著一個從鄭國來的美女,右手攬著一位從越國來的美人,正坐在一大片樂器中間,盡情地歡笑。看見伍舉走了進來,楚莊王馬上收住了笑,滿臉不高興地對伍舉說道:“你有什麼要緊的事趕快說,沒看見我在這兒忙著嗎?”

伍舉知道現在發火隻會把事情搞糟,而且還可能真的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便強忍住憤怒,笑著對楚莊王說道:“我這裏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隻是臣下聽說大王特別喜歡猜謎語,我這裏有一個謎語,許多人都猜不出來,所以今天特地來獻給大王,看大王是否能猜出來。”

楚莊王就喜歡猜謎語,特別是聽說是別人猜不出來的,興趣馬上來了,連忙對伍舉說:“快講給我聽。”

伍舉看到楚莊王已經進了自己的圈套,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沒有什麼危險了,便一字一頓地慢慢說道:“山上有隻鳥,三年不飛翔,三年不鳴叫,請問大王這是隻什麼鳥?”

楚莊王明白,這是在說他自己呢。可這是自己同意他說的,又不好問罪,便隻好故意做出一副失望的神情說道:“我還以為是什麼妙謎呢,原來就是這麼一個呀,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嘛。伍大人可以回去了,我明白你是什麼意思。”

伍舉滿以為楚莊王既然明白了自己的意圖,肯定會有所收斂的。沒料到,此後的幾個月,楚莊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所作所為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夫蘇從實在看不下去了,再也不顧什麼禁令,趁上朝的機會,在大殿之上慷慨陳詞,希望楚莊王能夠以國事為重,遠離身邊那些隻知逢迎拍馬的小人,徹底治理國家,使楚國能夠稱霸中原。

楚莊王似乎十分地疑惑不解,兩眼直盯著蘇從,任憑他往下說。等蘇從把話說完了,楚莊王才慢悠悠地說出了一句任何人聽了都會感到心有餘悸的話:“難道你沒有聽到我的命令嗎?”

蘇從鎮靜地回答說:“臣下是大王的臣下,對大王的命令豈能不知!”

楚莊王又問:“既然你知道不準上諫的命令,卻還在上諫,難道你連死都不怕嗎?”

蘇從回答道:“如果我的死能夠使大王成為賢明君王的話,臣心甘情願地去死!”

眾大臣看到蘇從竟敢和國王辯理,都以為這個蘇從肯定被殺無疑了。大家不由地都捏了一把汗,隻等著楚莊王說出那句話了。

實際上,所有大臣沒有一個人了解,楚莊王表麵上尋歡作樂,卻是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忠臣、良臣和智臣。因而,楚莊王不僅不發一點火苗,反而哈哈大笑起來。大臣們都被搞糊塗了,隻聽著楚莊王一個人大笑,誰也不敢說一句話。

楚莊王盡情地笑夠了,才滿麵春風地對蘇從說:“我整整等了三年,終於盼到了像你這樣的忠臣,你們是楚國振興的真正希望之所在!”隨後,楚莊王下令,殺掉了三年來圍在自己身邊那些隻知拍馬奉承的官員,並下令整頓治安,殺掉了數百名為非作歹的慣犯,提拔了數百名在這期間敢於上諫、治國有方的官員。並任用伍舉和蘇從全麵負責國家政務,全力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從此,楚國迅速發展起來,終於一舉打敗了晉國,成了中原的霸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來,他坐懷不亂,藏頭又藏尾,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三年來,誰為忠,誰為奸,誰為不忠不奸,全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了。

所以,在待人處世之中,想出頭,千萬不要強出頭。不強出頭,自然可以降低損傷,可以和旁人維持和諧的關係,也可以透過冷靜的觀察,掌握大環境的脈搏,等各方麵的條件皆已成熟,自然便可出頭。

落井要下石

在待人處世中,任何時候都要切切記住:對待敵人如果無法加以安撫,就得將他消滅。因為人們時常會為了小小的傷害而尋機報複,如果你能徹底地消滅他們,他們便無力回天了,因此我們必須不給他們留有可以報複我們的餘地。在你腳下奄奄一息的毒蛇,它會直立起來以雙倍的毒液咬你一口;留在身邊的敵人就像半死的毒蛇,你的嗬護會令它們恢複元氣,時間越久會使毒液越猛烈!

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不要手下留情,落井要下石,徹底殲滅你的敵人,就像他們對付你的方式一樣。你惟一能夠期盼從敵人身上得到的和平與安全的途徑,就是消滅他們。不讓你的敵人有選擇餘地,消滅他們,他們的一切就成了你的囊中之物。對待敵人就是要完全控製地們,讓他們服從你的意誌,你可付不起半途而廢的代價。

如果你暫時無法將他們驅逐,至少心裏也要明白他們總是要陰謀對付你,不管他們裝出多麼友善的樣子,你都不要放在心上。作為一名厚黑高手,千萬不可“陰溝裏翻船”,上了對手厚黑的當。處於如此險惡的情境裏,你惟一的武器就是嚴加戒備。如果你不能立刻驅逐他們,那麼就得做計劃尋找最好的時機,采取行動。

在待人處世中,欲行厚黑之道的人,絕不可將其視作兒戲,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厚黑學不行便罷,如果行施,就必須無所不用其極,必須不擇手段,不論何時何地,都不放棄厚黑的基本原則,即使是那些已經被你打趴下的“窮寇”,也不能心慈手軟,殺敵必見血,一定要再加把勁,直到對手永遠倒下為至。厚黑無止境,再怎麼狠也不過分。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舊天津的商埠上,有兩家老字號的藥店。他們同處一條街上,一個名字叫濟世堂,另一個名字叫萬壽堂。本來他們相互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買賣,倒也相安無事。誰知到了30年代初,劉可發繼承父業,做了萬壽堂的老板,他的經商思路和其父親的大相徑庭,他看不慣先父那種保守的經商之道,從價格、品種等方麵對濟世堂藥店展開了全麵的攻勢,勢在一舉擠跨“濟世堂”,使萬壽堂成為獨一無二的壟斷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