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贏得友誼和思考的方式1
熱情是普遍的人性之一,假如人類根本沒有熱情,那麼宗教、曆史、藝術,以及風流韻事,都將變成沒有價值。(卡耐基語錄)
真實的善是每個人的心靈追求的,是每一個人作為他一切行為的目的的。每一個人的心靈對於這個善都有預覺,都有這樣一個目的。(卡耐基語錄)
一般的批評,確實也有可供借鑒之處。假如你為了“我真是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感到困擾不堪,也不可將此當作耳邊風。(卡耐基語錄)
一棵樹上很難找到兩片葉子形狀完全一樣,一千個人之中也很難找到兩個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協調。(卡耐基語錄)
聆聽很重要
就算是最挑剔的人,在一個耐心的聆聽者麵前,也會軟化下來。作為聆聽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沉著,當尋釁者猶如一條毒蛇張開大嘴時,也要保持冷靜。(卡耐基語錄)
沉默是睿智至高無比的答言,是談話的最大藝術。沉默不隻是尊嚴、莊重的態度,往往也是有益、周到的表現。(卡耐基語錄)
如果你想讓他人遠遠地躲開你,在你背後嘲笑你,甚至於輕視你,我也能教你一個好方法:永遠不要仔細聆聽他人講話,滔滔不絕地談論你自己。(卡耐基語錄)
(1)專心地聆聽他人的講話
“聆聽”是我們對他人的一種尊敬的表示。伍福特在他的《異鄉人之戀》一書中,曾這樣說道:“很少有人能拒絕那發自內心的恭維。”
幾年前,我曾應邀參加了一個橋牌聚會。實際上,我並不會玩橋牌。正巧,我遇到了一位也不懂橋牌的小姐。當時無線電業的巨頭湯姆斯喜愛旅遊,而我在他進入無線電業界之前,曾做過他的私人助理,並幫助他記下他沿途的所見所聞。當這位漂亮的小姐得知此事後,便對我說:“卡耐基先生,能不能請你告訴我,你到過哪個名勝之地,見過什麼離奇的景色?”
接著她又提到,最近她和丈夫一起去了非洲。
“非洲!”我叫道,“那多有趣,我總想去一趟非洲!可除了曾在阿爾及利亞停留過24小時之外,就沒到過其他的地方了。你有沒有去過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那該是多麼幸運啊!能給我講講你的所見所聞嗎?”
我們的那次談話,足足進行了45分鍾。她不再問我到過什麼地方,看見過什麼東西。她現在需要的隻是一名聆聽者,以便她講述自己的經曆,滿足她的心理需要。
這是否說明了她是與眾不同的呢?不,正相反,大多數人都和她一樣。
最近,我在紐約出版商格林特舉辦的宴會上,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在此之前,我從未與從事類似職業的人接觸過。在彼此攀談了幾句後,我發覺他的話語有很強的吸引力,讓我像入了迷似的,隻是坐在椅子上靜靜聽他講有關大麻、植物家浦邦和布置室內花園等事。此外,他還給我講述了有關馬鈴薯種植方麵的事情,而當我談起自己布置的小型室內花園時,他也熱情地告訴我,該如何解決室內栽培的問題。
這次宴會中,共有十幾位客人,可我完全忽略了其他所有的人,隻是與這位植物學家暢談了數小時之久。宴會結束時,這位植物學家在主人麵前對我大加讚賞,他說我“極富激勵性”,並認為我是個最風趣、最健談,並具有“優美談吐”的人。
“優美談吐?”實際上,我知道自己幾乎都沒有說過話。我對於植物學了解得太少了,即使想談也無從談起。但是,我知道自己做得不錯,因為我一直安靜且認真地聆聽。而這種用心地傾聽也讓我對他的談話發生了興趣,他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談興就更濃了。
最後,我對那位植物學家說,受到他的款待和指導,我感到非常榮幸。同時,我也希望能擁有他那樣豐富的學識。我告訴他,希望能和他一起去田野散步,而且我也希望能再見到他。
正因如此,他認為我是一個精通談話技巧的人。其實,我不過慣於聆聽,且善於鼓勵罷了。
想要談成一樁成功的生意,它的秘訣是什麼?我依照學者達列奧托所說的話去做,這句話是這樣說的:“一樁成功的生意往來,沒有任何秘訣。專心地聆聽他人的講話,這是最重要不過的了。”
這很明顯,是不是?這問題你不需要花幾年的時間去哈佛大學研讀。我們都知道,很多商人租用豪華的店麵,降低進貨的成本,設計新穎漂亮的櫥窗,花去巨額的宣傳費。但他們雇傭的,卻是那些不願意聆聽顧客意見的售貨員。這些售貨員,截斷顧客的話、反駁顧客、激怒顧客,似乎要把顧客趕出店門才甘心!
(2)善於聆聽能化解矛盾
我的學生胡頓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曆:
幾年前,胡頓在紐約的一家百貨公司裏,買了一套衣服。這套衣服穿起來實在太讓人失望了。上衣褪色,甚至連襯衫的領子也被染黑了。
當他把這套衣服拿回那家百貨公司,找到那個當時跟他交易的售貨員,正要告訴他經過時,那位售貨員卻立刻打斷了他,無論他想說什麼,都被這位“口才”很好的售貨員中途截斷了。
這位售貨員反駁說:“這種衣服,我們已經賣出去幾千套了,這還是第一次有人來挑剔。”他的聲音大得出奇,話裏的含義就像是在說:“你在說謊,你在說謊,你以為我們是可以欺侮的嗎?哼!讓我給你點顏色看看!”
兩個人正激烈爭論時,另外一名售貨員插話說:“所有的黑色衣服,起初會褪一點顏色的,那是無法避免的。而且這種價錢的衣服,都會發生這樣的情形。”
胡頓先生說:
“那時,我真是一肚子的火!第一名售貨員,竟然懷疑我的誠信。而第二名店員卻暗示我買的是次等貨。我惱怒起來,正要回罵的時候,那家百貨公司的負責人走了過來。”
“就是他,讓我的態度得以轉變過來。他把我從一個惱怒的人,變成了一個滿意的顧客。他是如何做的呢?讓我把這情形分為三個步驟:
①他讓我從頭到尾,說出我的經過,他則靜靜聽著,沒有插進一句話來。
②當我講完那些話後,那兩個店員又要開始與我爭辯了。可是那負責人,卻站在我的觀點跟他們辯論。他說,我的襯衫領子,很明顯的是被這套衣服染汙的,並堅持表示,這種不能使客人滿意的商品,是不應該賣出去的。
③他承認是自己不了解這套衣服的質量如此之差。他坦白地對我說:“你認為我該如何處理這套衣服,你盡管吩咐,我會按照您的意思去辦的。”
“數分鍾前,我還想把這套討厭的衣服退掉,可是現在我卻這樣回答說:‘我可以接受你的建議,我隻是想知道,這褪色的情形是否是暫時的?或者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這套衣服不再繼續褪色?’”
“他建議我,把這套衣服帶回去再穿一星期,看看情形如何!他說:‘如果仍然不滿意的話,可以把它拿回來換一套滿意的。給您添了麻煩,非常抱歉。’”
“我滿意地離開了那家百貨公司,而那套衣服經過一星期後,再沒出現任何問題。我對那家百貨公司的信心,也隨之恢複了。”
難怪那位先生是那家百貨公司的負責人,至於那些店員,他們不但應該終身停留在售貨員的職位上,最好他們還應降級到包裝部,永遠別跟客人見麵。
就算是最挑剔的人,在一個耐心的聆聽者麵前,也會軟化下來。作為聆聽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沉著,當尋釁者猶如一條毒蛇張開大嘴時,也要保持冷靜。
(3)靜靜聆聽是調解員的高明之舉
數年前,紐約電話公司就曾遇到了一位刁蠻、不講理的顧客。這位顧客用刻薄的字眼辱罵接線生。他誣蔑電話公司製造假的賬單,不僅以此作為理由拒絕付賬,而且還提出要向報社及公眾服務委員會提出申訴。
經過調查,電話公司發現這位顧客曾興起過數起訴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話公司派出一位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去拜訪這位不講理的客人。這位調解員並沒有與客人爭論,反而靜靜聆聽,盡量讓這位客人發泄他滿肚子的牢騷,而他自己則是“是,是”地應著,還適時表示出對於他的同情。
不久,這位電話公司的調解員應邀來到我的班上,向我的學生們講述了當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