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決不放棄3
時局不穩,險象環生
中國人民的英勇與頑強終於取得了回報,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此之前幾天,包玉剛的第一個女兒降臨人間,他為她取名“陪慶”,“陪”字是指當時的“陪都”重慶,而“慶”字則是表示希望抗戰早日勝利,可以普天同慶。他還為這第一個女兒取英文名Anna,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幼有序,便於記憶。
先是做了父親,接著是抗戰勝利,對於包玉剛來說,簡直是雙喜臨門。他欣喜若狂,喜上眉梢,加入了山城重慶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中,與人們一同狂歡,一同慶祝。
沒過幾天,包玉剛就接到上頭的通知,讓他立即赴上海銀行工作。
就這樣,包玉剛告別還在坐月子的妻子和繈褓中的女兒,走馬上任。
抗戰勝利後的上海,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美等國與當時的中國政府訂立過協議,等到盟國勝利之日,便是上海租界及膠州地區交還給中國之時。日本投降後,中國政府不但接收了原中國轄區,還接管了外國租界。當時的上海,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那裏,彙集了三山五嶽的人馬,既有漢奸惡霸,也有貪官汙吏;既有地痞流氓,也有無賴之徒,可以說是彙集了當時中國的三教九流人等。
幸好國民黨政府對這個城市的難治已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於是任命原空軍總司令,北伐和抗戰中有過出色表現的錢大鈞出任上海市長。錢大鈞乃是保定軍官學校出身的老軍人,政府希望能借助他的威名,鎮住上海灘這個蛇龍混雜的地方。
錢大鈞對包玉剛在銀行界的業績早有所聞,因此當他接管上海市、著手重整金融秩序時,便馬上想到了包玉剛。他立即下令讓包玉剛回上海。
包玉剛剛抵達上海,就被接到錢大鈞的辦公室。錢大鈞看著這位風塵仆仆但精神十足的年輕人,心裏暗暗讚賞,當下說:“你在重慶的業績,我早有所聞,真是後生可畏也。”
包玉剛連忙謙讓:“不敢當,錢市長南征北戰,忠肝義膽,光複我中華失地,救民於水火之中,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我等晚輩所做不及市長的十分之一,還望市長多提攜。”
錢大鈞正色道:“國家正處於多事之秋,起用青年人才,是我們的責任。日本人投降了,留下來的問題卻一大堆。就說這個上海灘吧,雖然治安是個問題,但所有問題都不比金融這個問題難辦啊!”
錢大鈞的擔心正是國民黨政府最為頭痛的。抗戰以來,本來就不充實的國庫日益空虛,政府隻有猛印鈔票,這種公債性質的鈔票還有一個漂亮的名字——金圓券。政府規定人們拿黃金、白銀去銀行換取這些金圓券作為流通貨幣,並答應待日後政府財政收入充裕時,兌回黃金白銀。
由於戰後物資緊張,百廢待興,搶購之風依然盛行,加上政府當局濫印鈔票,通貨膨脹猶如洪水猛獸直撲而來。
通貨膨脹對國民黨政府所造成的危害有多深,這一點,錢大鈞很清楚,包玉剛也很清楚。
包玉剛奉命調回上海,出任上海銀行業務部經理,次年又兼任副總經理,主管放貸部門。放貸部門被稱為銀行資金的排水口,是其業務中最重要的一環,國民黨政府對一個才二十七歲的年輕人委以重任,可見對其賞識之至。同時也說明其經濟形勢極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