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善於發現金子3
卡夫特·羅伯特
怎樣博得成功的青睞
在前麵的二十八課裏,你已獲得了很多關於成就自我的金玉良言,所接受的信息已經比一般人一生所接受的還多。
不過這些課程僅僅是新建在通往成功之梯上麵的橫木罷了。你,也隻能是你,惟有憑借著忍耐、渴望、勇氣與勤奮,才能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聽聽美國勵誌方麵最出色的一位演講人卡夫特·羅伯特是怎麼說的: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攀爬成功之梯”這樣的話,說的如此簡單,以致這句話已經失去了自身的意義。我們知道,梯子隻不過是工具罷了,除此之外,它什麼也不是。我們隻不過是利用這件工具來達到目的而已。同樣,工作也不過是我們實現生命目標的一件工具而已。那麼,讓我們思考一下,梯子為什麼會具有這種象征性意義?
首先,梯子是豎直使用而非水平放置的,它隻能用來往上爬。同時,我們隻能一級一級的往上爬。正如人不能一步登天,而隻能拾級而上一樣,梯子僅僅是一件循序漸進的工具;每一條橫木,都是登上更高一級橫木的基礎。如果我們試圖跨過某根橫木,可能災禍便已近在眼前。
工作與梯子兩者之間最重要的相似處就是,不論是爬梯子還是做事業,都需要我們的努力。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花大力氣,做出犧牲,爬上梯子頂端,成就非凡事業。可是我同樣很難想像,有哪一個人願意鼠目寸光,願意胸無大誌,根本不想往上爬,不想登上頂點,不想實現輝煌,從而逃開底層擁擠的平庸乏味和無所事事。
羅伯特先生通過其暢銷書《以個人管理與激勵獲得共同的成功》告訴你,在新的階梯上,你自己該怎樣自如應對……
那是1935年的事了。那一年讓我開始明白一個應該永遠珍惜的道理。
有一次,我應邀參加一個午宴,而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威爾·羅傑斯(美國幽默作家,演員)也到場參加,並且還做了演講。這是他最後的演講之一;幾周後,他和威利·柏斯特開始環球飛行。後來我們都知道了他倆在阿拉斯加遇難的悲劇。
別想從羅傑斯身上看到什麼書生氣或學究味道,這些隻有在當年那些經濟預測家們的身上才能看到。他跟那些人可不一樣,但他寥寥數語,卻成了我聽過的最深刻的忠告之一。
我看過很多關於成功的書,也聽過很多諸如此類的話。但我相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隻要盡心盡力按照羅傑斯的話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再沒有別的什麼公式或者藍圖比他的話更確切、更可靠了。
“如果你想成功,”他說,“其實很簡單。”
“了解你的事業。”
“熱愛你的事業。”
“並且相信你的事業。”
“沒錯,”他說,“就是那麼簡單。”
現在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這些建議吧。
了解你的事業
首先,了解你的事業,這一點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意識到,“自我準備”是一個持續不斷、永無止境的過程。它必然永遠進行下去,從不停止。學習的大門也從未向那些真正想獲得成功的人關閉過,因為知識的飽和點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經濟研究中心都一致同意,由於經濟形勢迅速改變,當今社會中勤奮工作的每個人,包括在特殊領域工作的人,一生中都至少接受四次再教育。不妨想像一下:
過去認為完全正確以及似乎很有道理的東西,現在已受到質疑;而這些東西再往後極有可能就是錯誤的。我們剛剛學會怎樣去扮演生活中的一個角色,忽然間卻由於種種原因必須去扮演另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全新角色。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再僅僅存在於幻想之中。而這一切的發生,隻因為生命的大戲將會一直上演下去,不論有沒有我們的參與。
知識的積累以及方法的改進是如此之快,以至於如今每個人都必須學會怎樣在激流中站住腳跟。
直到1900年,知識的積累速度不過是每個世紀翻一番;二戰結束後,這個速度已經變為了每25年翻一番。今天,幾乎所有的研究中心都認為,現存知識正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對於那些總想以不變應萬變的人來說,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真正的成功是旅程,不是終點
生活要求我們不斷做出調整,這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知識不再是可以放在抽屜旋即忘卻的東西。而成功本身也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現在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成功就是應對經濟體係持續不斷的挑戰,持續不斷的儲備知識。沒錯,如今成功隻是旅程,而不是終點。
此外,完成這次旅行的首要環節是不斷前進,沒錯,就是不斷實現先前的既定目標。而我們自身的成長也永無止境;無論誰選擇了輕易就能實現人生目標,那麼也就意味著自己限製了自己的發展。當我們停止了成長,便開始了邁向死亡的步伐。
變化的地平線
對走在任何道路上的孩子來說,最神秘的困惑之一,就是永遠無法追上地平線。同樣,如今我們誰也無法追上那條變化的地平線,而隻能是不斷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如果我們能夠實現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我相信這無疑是一種幸福。可如果我們生活中的“雄心”總能夠得到滿足,那麼我們就還沒有搭上駛向燦爛成功的馬車。如果我們把通向成功的道路描繪得如同鮮花般美好,那麼就是對大家都不負責任。這是一條朝聖之路,充滿了障礙與犧牲。我們所能做到的惟一承諾是:如果一個人敢於接受這條路上任何危險和挑戰,那麼他一定會變得更堅強,能夠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
我相信你一定讚成我這個觀點:不論一個人能力有多大,不論是否能戰勝眼前的重重困難,可是隻要他陷入一種不思進取的錯誤觀點,認為自己不需要為將來做更多的工作,或是覺得自己的人生旅程已經完美,那麼他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在中古時期落後的思維方式中迷失了。
我們經常聽到,在生活中,再沒有什麼比知識更有力量了。而今知識和思想的時代已經來臨,而且到來的正是時候。如果思想是流水,知識必要跟上時代,那麼它們必須永遠前行,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