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折——打得顧客骨折(1 / 3)

第十一章 打折——打得顧客骨折

用別人的錢賺錢

不論開始有錢還是沒錢,任何人都有可能聚積起龐大財富。當然,錢能直接生錢,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在妥善的經營和一點點好運的照顧下,亦可以運用錢來賺錢。但是,卻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錢才行。如果你自己的錢有限,你可想辦法利用別人的錢。在富人之間,這種利用別人的錢的作法,不但很普遍,而且運用得極為技巧。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阿克森還在紐約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麵對眾多的大富翁,阿克森不禁對自己清貧的處境感到辛酸。這種日子不能再過下去了。他決定要闖蕩一下。有什麼好辦法呢?左思右想,他終於想到了借貸上來,

一天,他來到律師事務所,處理完幾件法律事務後,便關上大門到鄰街的一家銀行去。阿克森找到那家銀行的借貸部經理之後,聲稱要借一筆錢用來修繕律師事務所。在美國,律師是惹不得的,他們人頭熟,關係廣,尤其在以法治國的國度裏,律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當他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他的手中已握著1萬美元的現金支票。

走出這家銀行,阿克森又進入了另一家銀行,在那裏存進了剛剛才拿到手的1萬美元。完成這一切,前後總共不到1個小時。之後,阿克森又走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的做法。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體上也差不了多少。隻幾個月後,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來,還了債。

這樣一出一進,阿克森便在上述4家銀行建立了初步信譽。此後,阿克森便在更多的銀行玩弄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銀行信用已十分可靠了。憑著他的一紙簽條,就能一次借出10萬美元了。

不久,阿克森又借錢了。他用借來的錢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60年代的美國,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光。隻要你用心經營,賺錢不成問題。幾年之後,阿克森成了大老板,擁有資產1億多美元。

有很多人,他們一生中都曾一度或數度的“用別人的錢賺錢”。有許多人在一開始就利用它來使自己脫離貧窮或支領低薪的困境,使自己在漫長而艱辛的登龍途中,邁進了一大步。

【無師一點通】

借雞生蛋是最高明的生財之道。

給顧客的“優惠”越多,賺得越多

有家叫作“有馬食堂”的餐館。這家食堂表麵看來平凡無奇,但它終日門庭若市,生意極為興隆,看看有何奧妙。

這家“食堂”餐館跟普通的餐館一樣,不僅外觀,甚至裏麵都比普通的餐館還顯得簡陋。但它有一個誘人的地方,就是在顧客們帶來小孩時,送給畫著生動的種種動物的紙製圍裙。

小孩子們因為能帶這種可愛有趣的圍裙回家,因此不情願去別的店,沒有坐位時也進來有耐性地等待,因此該食堂時常生氣勃勃,賓客滿堂。

這種紙製圍裙成本低廉,一件隻有幾塊錢,但能讓小孩們高興得歡欣若狂。禮薄情重,真是皆大歡喜。

這麼一點點花費就能增添店裏熱鬧愉悅的氣氛,就能跟顧客建立深厚的感情,能招徠大批顧客,這種做法雖平庸無奇,卻可收到奇異的效果,做生意應該好好學習。

【無師一點通】

生意人該舍得的時候要大方,該節省的時候要節儉。

創新是賺錢的法寶

在大公司,一個總裁不能解決問題,還可以把他換下來,另請高明,另用新法,問題總還可以解決。小商店就不同了,老板總不能自己炒自己的魷魚。惟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觀念。這句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不是容易的。當一個人的經驗在大腦裏越積越多,成為一種思維定勢時,他是很難用新眼光來看問題的,總習慣於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和思維模式來評判事物。這便形成墨守成規,思想僵化。越是成功的商人,越容易陷入這樣的困境,就越難適應新的環境。特別是當他有了一定的家產,就越趨向於保守。他得守住這來之不易的財產,所以,不能標新立異,總覺得還是經驗可靠。外邊新的東西對他來說是“怕”字當頭的和充滿風險的。

要避免這種情況,要學會以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價值標準來看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經常提醒自己,世界這麼大,變化這麼快,自己原來的那一套怎麼夠用呢?

從前,在浩瀚的沙漠深處,有一座埋藏著許多寶藏的古城。要想獲取寶藏,除了必須穿越整個沙漠,還必須戰勝沿途那些數不清的機關和陷阱。沙漠裏沒有飲水,沒有客棧,想穿越簡直比登天還難,更別說去逾越和戰勝那些重重的機關和陷阱了。

有一年,一個勇敢的人從爺爺處聽到了這個神奇的傳說以後,決心要去探尋這批財寶。他準備了充足的幹糧和飲水,獨自踏上了艱辛而漫長的尋寶之路。為了能夠在回程的時候不至迷失方向,這個勇敢的尋寶者每走出一段路,便要做上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記。他試探著在沙漠中走呀走呀,雖然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艱險,但最終還是走出了一大段路來。就在古城已經遙遙相望的時候,這個勇敢的人卻因為過於興奮而不小心一腳踏進了陷阱,眨眼間便被毒蛇噬咬成白骨。

許多年過去,又一個勇敢的尋寶人走進了沙漠,他所選擇的,同樣是前麵那人所走的道路。結果,他的命運也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