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十八點都不友好:(2 / 3)

栆哥不在,沒有小喇叭廣播一下,讓衛玠很是遺憾。

幸好,衛玠還有他的金大腿——拓跋六修,他自然而然的頂了上來,給衛玠解答道:【左思和陸機在曆史上,其實除了同為賈謐二十四友以外,還有一個與他們有關的小故事。】

“!!!”

這其實也是個佳話成語了,隻不過很少會被用到——陸機輟筆。

之前說過,左思是寫《三都賦》出的名。《三都賦》即吳國賦,蜀國賦和魏國賦,內容顧名思義,寫的就是三國的都城和迥然的國家概況。

而陸機寫的是《辯亡論》,討論的是吳國為什麼會覆滅。

也就是說,左思和陸機所寫的內容,其實是有重疊的部分的,甚至可以說是左思的文章內容涵蓋了陸機的,而陸機是針對某個細節點展開來論述了一番。

都是十分大氣有深度,有辭藻又不空洞的文章,沒什麼可比較的。

但問題是,陸機最初其實也是有寫三國概況的打算的。他在聽說當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的左思也要寫後,就笑了,寫信給弟弟陸雲開嘲諷:“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

傖(chen)父是罵人的話。三國魏晉時代,南方人譏笑北方人多愛用這個詞,一般喜歡指代粗鄙又沒有文化的人,就像是在現代罵人說“你鄉下來的吧”、“住在城鄉結合部”、“鄉村非主流”什麼的。

陸機當時覺得左思寫三都賦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哪怕左思寫成了,文章也隻能用來當做封住酒壇的紙口。

但是誰知道,左思《三都賦》卻得到了張華(栆哥的老師)和皇甫謐的交口稱讚。

自此,一文成名,天下皆知。

陸機在虛心拜讀過左思的《三都賦》後,也是對文章讚歎不已,打從心裏佩服。覺得是自己之前太井底之蛙了,他肯定寫的超越不了左思,就把自己正寫的三國概況燒了,停筆不再寫相關內容。

“陸機輟筆”便由此而來。

這本是一樁千古佳話,怎麼會牽扯出的撕X呢?

拓跋六修表示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可以去打聽一下。作為一個誰也看不到的背後靈就是有這點好處,蹲點手新聞什麼的,再沒有誰會做的比他更隱蔽。

衛玠卻搖了搖頭,徑直帶著拓跋六修去了阿娘王氏的院子裏。

當時衛玠的二嫂庾氏剛好也在,她正與王氏一起學習該如何管理衛家的大事小情,因為衛家早晚是要交到她和栆哥手上的。

見衛玠來了,王氏趕忙放下賬本,一心撲在了小兒子身上,生怕衛玠因為衛璪和衛熠一起離開的事情而鬱鬱寡歡。

王氏想起當年大哥王尚上戰場時,二哥王濟就是如此。以王濟年少輕狂時的那個熊性格,自然是沒少在家裏折騰,整日上躥下跳,不肯消停,還把自己給整受傷了。衛玠雖然不是什麼熊孩子,但衛玠有心疾,他雖然不愛折騰,卻比愛折騰的王濟還要令人擔憂。

“我打擾到你們了嗎?”衛玠見連庾氏都放下了手中的賬本,覺得自己貌似來的有些不是時候。

“沒事,沒事,我們本來就要休息了。”庾氏對衛玠很熱情,因為她一點都不想跟著婆婆學管家啊!!!

庾氏和栆哥的性格比較像,都是那種玩性大、坐不住的性子,愛瘋愛鬧愛開玩笑。但因為庾氏有孕,沒辦法與衛璪一起離開洛京,隻能留下來在家伺候公婆。這本無可厚非,庾氏也很喜歡她的公公婆婆,衛恒和王氏都不是那種難相處的人,隻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讓任何人都覺得如沐春風,貼心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