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孕前心理準備4
婦女保健按摩
按摩是國內外常用的一種防治疾病的方法,它具有簡便、易行、無任何副作用的優點。下麵介紹幾種婦女常見疾患的簡易按摩操作方法,持之以恒,常能見效。
頭痛
根據頭痛的部位,選擇相應的按摩部位。
前額痛:按摩兩眉之間,用拇指上下、左右方向按摩。
兩顳部痛:按摩兩耳前上方,用雙手拇指各按摩一點,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按摩。
頭頂痛:按摩頭頂正中處,用拇指前後、左右方向按摩。
枕後痛:按摩枕後兩側凹陷處,用拇指上下、左右方向按摩。
胸悶
女性常有胸悶,尤其在心情不愉快時更多。按摩方法是用手掌順著前胸肋骨方向,從裏向外,兩手交替進行。按摩時應配合呼吸動作,用鼻緩緩深吸氣,用嘴徐徐吐氣。
乳脹
婦女乳脹多見於經期來潮前。按摩部位為兩側乳房,從外向乳頭方向上下、左右來回用手掌輕輕按摩。
痛經
痛經按摩部位在臍下至恥骨間小腹部,用手掌上下、左右來回按摩。
便秘
便秘的按摩部位是圍繞臍周,用手掌順時針及道時針方向各按摩100次。再順著腸子走向用手掌按摩,即先在右外腹自下向上接推,再在中上腹自右向左按推,最後在左外腹自上向下接推。
失眼
失眠的按摩部位是枕頸部。用右手掌放於頸後,上下來回揉、捏,動作要輕,速度稍快。
女性進補須知
產褥期、重病或手術後以及年老體弱的婦女,都要服些補品、補藥,借以達到增加營養、滋補身體、促進健康的目的。
“虛則補之”是祖國醫學治療疾病的調理方法,也是人民群眾的傳統習慣。不過,進補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胡亂服藥,必須按病情辨證施治,選用相應的補品、補藥,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如人參、鹿茸,自古以來人們就十分迷信,視為祛病延年的“高級補品”、“靈丹妙藥”。不少人即使無病也常服用,以為吃總比不吃好。實際上,它們對陽虛者比較合適,而無陽虛征候的人,可能反而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進補一般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多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食補,也就是平時說的增加營養食物,如多吃些牛奶、豆漿、魚、肉、蛋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二是藥補,即適當吃些中成藥滋補劑,如氣虛用補氣藥、血虛用補血藥。
進補必須結合季節。因為一年四季的氣溫、濕度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新陳代謝都有較大的影響,所以進補時要考慮到季節的變化。一般說,春天萬物複蘇,生氣盎然,生命充滿活力,故春季一般不進補。夏季氣溫炎熱,消耗較大,多汗難眠,食欲不佳,不適於大補;一般可用些健脾利濕的清補劑,飲食宜清淡,多吃些綠豆、赤豆、苡米仁以及新鮮瓜果,以清熱解毒、利水消暑。秋季天高氣爽,果實累累,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進補重點應該放在防止“秋燥”對肺陰的損傷,因此可服用白木耳、百合、天門冬、麥門冬、茯苓、黨參、蜂蜜之類潤肺養陰的補品、補藥。冬季穀粒歸倉,萬物收藏。在這個季節裏,晝短夜長;氣溫較低,機體消耗減少,睡得多,胃口好,所以冬季是食補、藥補的最好季節。
冬令進補,最好先作引補,即底補,就是先給進補打個基礎。可用芡實燉牛肉,或英實,紅棗、花生仁加紅糖燉服,以調整脾胃功能。也可燉些羊肉,如生薑羊肉大棗湯等也有同樣功效。此後再服補藥可增加滋補效力,就不會發生“虛不受補”的情況。
供女性進補的補品、補藥很多,一般認為氣虛者可用黨參膏、參芪膏,每次一匙,一日二次,溫開水衝服。症狀重者,可改服人參,每天3~5克,煎湯代茶飲,或服人參片3~5克,一日二次,先含再嚼碎吞服。也可用人參1.5~2克和碎瘦肉一起加少許水燉汁,汁渣同吃。
血虛者可選用十全大補膏、十全大補丸、河車丸、滋補膏、補氣益血膏、參杞補膏、四物湯、參杞衝片。也可用阿膠於黃酒中浸泡一天後隔水燉溶,加入冰糖、花生米、核桃肉(陽虛者)或黑芝麻(陰虛者)或龍眼肉(補陽),邊燉邊攪拌至糊狀後置冷成膏。每天一匙,一日二次。此外,還可食用豬肝、胡蘿卜等含鐵質多的食物。陰虛者可選服人參固本丸、左歸丸、龜板膠、瓊玉膏、龜鹿二仙膏、健身長春膏、雙龍補膏等,還可配合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內服。陽虛者則選服參鹿補膏、全鹿丸、右歸丸、三腎丸、參茸片、鹿茸片等,還可食用狗肉、羊肉、牛骨髓,滋補助陽。
女性進補時,最好不要食生冷或過多地食用油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補藥的吸收。進補期,如遇感冒、發燒、腹瀉等,應暫時停服,以防補藥留邪。此外,服人參時,不要同時吃蘿卜,否則會影響人參的補氣功效。
進補一般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多施於虛弱多病的婦女。然而,藥補畢竟不如食補,健康婦女僅為增強體質並無必要服補藥,還是以加強體育鍛煉和增加營養食物為宜。
不要亂吃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參與人體的細胞代謝,對生長發育以及抗病、防衰老等都有作用。有的人誤認為維生素服得愈多愈好,甚至個別醫生也盲目開出大劑量維生貳的藥方。這樣做有時事與願違,甚至造成不應有的維生素中毒性疾病。
維生素A可以防止皮膚衰老,保護視力。成年人每天需要量為1.5毫克。若成人一次劑量超過100萬單位,兒童一次劑量超過30萬單位,即可發生急性中毒。如果連續每日服10萬單位,療程超過6個月,可以引起慢性中毒,表現為腦血流量減少、頭痛、食欲不振、腹瀉、皮膚幹燥伴瘙癢、口唇皸裂及骨骼改變。最近幾年,懷孕婦女因患痤瘡(俗稱“粉刺”),服用大劑量維生素A,引起先天畸形兒的報告增多了。
維生素B過量服用,也會導致嚴重的問題。例如,服用維生素B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緊張情緒。但是,過量服用維生素B後卻可以使人體神經係統中毒,引起肢體麻木,行走困難,停藥後,一般需要一年以上時間才能恢複正常。
維生素C曾被人們看作是增加抗病能力和防止癌症的物質,但長期超常量服用,也會引起中毒,表現為胃痛和腸功能失調。引起尿液中尿酸鹽和胱氨酸鹽沉積,容易發生腎結石,還可引起電解質紊亂、高血鈣和低血鈉。靜脈過量注射維生素C後,可發生急性溶血和血栓。孕婦大量服用維生素C,出生後的新生兒可因維生素C的相對缺少引起壞血病。嬰兒大量服用維生素C後,可引起消化不良、不安、不眠、浮腫和腹瀉。
如果嬰兒每天服3~4萬單位維生素D,便可中毒致死。成人長期每天服用10~15萬單位,便可出現中毒症狀,如不思飲食、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消瘦、乏力和骨骼疼痛等。
維生素E具有多功能作用,如抗動脈硬化、增強免疫功能、防治難產、早產等等,近來又用作抗衰老、防癌的藥物。一般每天服用量不超過300毫克。過量服用維生素E也可以引起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口腔炎症、月經紊亂、全身疲乏和低血糖等症狀。
人體中的維生素保持著嚴格的平衡,如果大量服用某種維生素,就會破壞這種平衡,引起其他維生素的缺乏。
例如,大量服用維生素C,能破壞體內的維生素B12,平衡;過量服用維生素B1,可引起煙酸缺乏;大量服用維生素B12,可使葉酸缺乏;維生素E過量,將幹擾體內維生素K、D的代謝,延長凝血酶凝血時間,造成出血不止。
有些人對某種維生素,如B12、B1、B6、C等還會引起過敏。個別人服用維生素C後還會產生成癮性,一旦停服身體就感到不適。因此,千萬不能亂吃維生素,隻有維生素缺乏的人才需服用。
家庭保健食譜
當人們每天買菜時,一定會想應該吃些什麼,才能使全家人健康長壽。下麵介紹的“三多一少”原則,可供安排家庭保健食譜時參考。
多吃蔬菜
多吃黃綠色蔬菜可以防治癌症,因為蔬菜中富含有抗癌作用的維生素。
維生素C能阻礙致癌物質亞硝肢的合成,提高細胞膜上環磷酸腺苷的水平,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機會減少。維生素C還能促進癌細胞周圍生成纖維組織,防止其擴散。癌症的發病率與食人的維生素C含量有關,維生素C攝入不足,腫瘤的發病率增高,或使腫瘤患者的壽命縮短。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菜有辣椒、芹菜、菜花、洋蔥、韭菜、西紅柿、油菜、蘿卜、雪裏紅等。維生素A有使上皮細胞穩定、不發生癌變的生理作用。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可以降低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促使即將癌變的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含維生素A較高的蔬菜有辣椒、韭萊、金花萊、西紅柿、土豆、甜菜、萵苣、紫菜、海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