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決勝千裏的商用智謀1
知彼知己的謀攻策略
從交易的成交價及商品開盤價的數字觀察,那正是買賣雙方施展技巧進行“武鬥”的場地。這點讀者們不可不察。
談判前出謀獻策,達到談判的目的。
從開盤價到成交價,你看出了什麼?在交易進行的初階階段,雙方的議價一般都使用整數。如開價600萬的房子,買方可能出價550萬,賣方小跌10萬,喊價590萬,雙方在殺價拉價的過程中可能都會發10萬作喊價基礎。假設有一方忽然改變喊價基數,如從10萬降為5萬,5萬再降為3萬、2萬,甚至1萬的時候,表示價格已接近對方所能接受的極限了,逐漸向成交的目標靠攏。這時候,雙方都已經非常謹慎地不再做大的讓步啦。
人身上原有許多願望和向往,高貴的衝動和善良的激情,可是這一切都給日常生活中的瑣屑事情破壞,被淹沒在日常爭吵的泥潭裏了。
——[德]歌德如果有一方開出了距離整數的價格,如990萬元、598萬元、97萬元、96萬元……時,恐怕議價空間已經不大了。這時候,正是成交的關鍵時刻!
張先生於1990年,在新莊訂購了一棟預售屋,合計總價460萬。由於1990至1993年間,島內政治局麵浮動很大,全球經濟也不景氣,加上資金大量外流等因素,市場行情下跌得十分迅速。屋主委托房屋中介公司的價格從469萬,降為435萬;一個月後,還是沒成交,經與中介經紀人再協商後,底價再降為380萬。
數日後,出現一位買主,開價380萬。雙方價差達280萬;經中間經紀人的協調,賣方同意降價至390萬元,而買方隻願出385萬元。為了5萬差價,雙方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以387萬元成交。事情本可告一段落,誰知還有下文呢!
到了簽訂買賣契約時,一位經驗老手的代書立即發現:總價款387萬,有零頭出現,又是新房子,斷定買方是精打細算型的,賣方一定是損本賣的。果然,賣方真的表現出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神態,簽約時,格外小心挑剔,在落筆劃價前,雙方又你來我往,爭執不休,最後才在這經驗老手安撫下,終於成交啦。
在拍賣折扣戰中,常見到90元及一件80元,二件150元的價格,這種價格就是明示“殺價勿來”。至今,仍未碰到過99元價格的產品,還殺價的,也沒聽達能將一件80元,兩件150元的產品,單殺價為75元的客戶。
當商品的“開盤價”為99元時,便可斷定,這商品是從原價110元或更高的價格降下來的,同樣地告訴客戶“沒有議價空間”。
常言道:“殺閑的生意有人幹,賠錢的買賣沒人做。”既然已降到了底線,如果買主還想讓賣主做大幅度的讓步,賣方不但肯定不做這筆生意,說不定還賞一頓閉門羹呢!
從交易的成交價及商品開盤價的數字觀察,那正是買賣雙方施展技巧進行“武鬥”的場地。這點讀者們不可不察。
談判前出謀獻策,達到談判的目的。
沒有固定行情的高價商品,其成交過程必然複雜。如何保持價位與利潤的合理性,並迅速成交,是每個賣方最難解的問題,如果你隻要找一位買主(以房地產為例),不妨在交易之前,先設定一些條件,把姿態擺高,給自己多留一點談判空間,順利可迫使對方從自己的條件基礎下展開談判,從而掌握主動權,控製談判進程,順利達到談判目的。
例:曾經有一次,邁克負責銷售一棟價格500萬的房屋,連續有三組客戶都出450萬,邁克即想了一個方法應變:
當客戶到達現場時,先對客戶說:
“對不起,在參觀房子之前,有幾件事向您報告:第一,由於這棟房子真的很便宜,而且賣主已經賠錢賣了,所以絕對不再降價。第二,增值稅由買方負擔,增值稅不多,不過5萬元而已。第三,參觀時,若很合意,請不要殺價,也不要再挑毛病,因為真的已經很便宜了!第四,若合意的話,請先付20萬訂金,並在3日內簽約,因賣主3日後就要出國了。”
大多數的客戶大老遠跑來,寧可不出價,也要先看看。果然,客戶參觀完畢後,其中有一位便對邁克說:“是不是可以讓業主自己負擔增值稅,我願意負擔契稅、代書費……”。不用說,這個生意已經做成啦。
反之,若是買主,首先吹毛求疵,如裝璜太差,浴室水管漏水,邊間怎麼沒有設窗戶及氣窗,電線明管要改成暗管,這裏要增加插座……對方一聽,這麼多的問題,心裏就會產生種種妥協:
“您所希望買的價格是……”
提出一大堆要求,迫使對方做較大的讓步,是使自己掌握談判的主動權,因此你在買賣中,要做一個嚴格的挑剔者,“嫌貨才是買貨人”。你的意見愈多、愈挑剔,愈可顯示購買的興趣,對方就會作出許許多多的讓步。
任何人買了新產品,隻要使用效果佳,都會拍手稱讚。一旦有朋友要買同類產品時,就會義務地廣告宣傳,大力推薦。
一般人都愛表現自己,但又怕展現出來後被朋友、同事、親友等冠上一句“愛表現”。掌握了一般人這種微妙心理特征後,對經商人員來說是很有用途的。
我們簡直可以斷然聲稱,假如沒有熱情,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
——[德]黑格爾有一個月份,瓊斯的業績做得不好,一直選不出什麼好的方案,由於讓她服務過的客戶,多半對她印象深刻,瓊斯就翻翻前一二個月的客戶資料,打電話給他們,請他們介紹些朋友的生意給她,結果她發現他們推薦她的方法是如此:
“如果你有房地產的問題,不論是產權或買賣等,我推薦一位在這個熱愛專業有擅長的人物,她叫瓊斯,我上個月就向她買了一棟1500萬的房子,裝潢很棒,景觀好,建材也是一流的……有空你到我家來看看,這真是一流的房子,這是瓊斯推薦我買的。”
試問:他到底是誇獎其購買能力,還是真正要推薦業務員?
我認為這是“雙贏策略”。一方麵是炫耀自己,同時也達到推薦經紀人的目的。那個月的業績就是這樣子做上來的。
我有位朋友,在一次同學會上,到處宣揚他買了某A型車款的新車,好開、省油,沒啥毛病,還介紹了幾位同學跟他一樣買同樣款式的車,假日旅遊時很方便。
一年後的同學會上,他逢人就罵:“以後買車絕對不要買A型車款的車,毛病多、容易發生故障,零件貴……。”
我就問他:
“當初你不是讚不絕口,怎麼如今……”
他說道:
“當初是新車嘛!感覺不出什麼毛病,誰知道半年後……!”
如果業務員能抓住人類愛表現的心理,再加上運用添購新物者的力量,一定能使自己的生意興隆。而且,就算客戶買借產品,也不會抱怨,畢竟你並不是產品的製造者啊!
在談判中,略施小惠效果奇異略施小惠,也就是目光長久,俗話說:“放長線釣大魚”也是這個道理。這是運用人性的弱點,以攻其不備的策略。這種軟性戰略的效果,效果非常奇特。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貪小便宜,但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接受他人的好處,當有需求時,對方絕不會讓你吃閉門羹。
略施小惠是一種平常要準備的工作,如果一下子給予對方很大的好處,對方一定會疑懼你可能要求更大的回報而回避。所以施小惠時,要恰到好處,每次給對方的好處不宜太大,因此,對方很樂意接受。久而久之,略施小惠的影響力便可發揮出來。
略施小惠,也可借著談判的最佳時機,發揮極其的大威力,亦即平時做好準備,戰時重點攻擊,當必攻無不克時,就要略施小惠。
記得曾經有一個很挑剔裝潢的客戶,每次參觀房屋,總是挑三揀四的提出一大堆缺點。但我依然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接、送、帶、看,而且每次用餐時,都是我搶著付帳請客。
有一天,董事長找我,對我說:
“有一位客戶,看上本公司所銷售的某一棟房屋,並指名業務員一定非你不可,不然的話,這筆生意就吹了。”
這時,不但公司對我熱誠服務客戶的精神有所肯定,實質上,我也得到略施小惠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