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跟周恩來學做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偉大的人格
接觸過周恩來的人,無不為其非凡的人格所折服。美國前總統尼克鬆說:"周的外表給人以待人熱情,非常坦率,極其沉著而又十分真摯的印象。""在過去25年裏,我有幸會見過的100多位政府首腦中,沒有一個人在敏銳的才智、哲理的通達和閱曆的智慧方麵超過他,這些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領導人。"英國元師蒙哥馬利說,周恩來"是一位敏捷和清醒的思想家,有非常令人愉快的性格,高雅的幽默感,總的說來,他是一位有高度才智、非常令人喜歡的人物,而且有動人的風度"。西薩摩亞總理利洛菲第四稱,周是世界上"一位最出色的政治家,在他的身上完美地結合著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精神,這兩個少有的品質。"法國前駐華大使馬納克則稱,周恩來是一個完人——而這也是人們公認的評價,人們一致認為周恩來人格是最高層次高尚完美的理想人格的典型。正像一個學者所指出的:"雖然世界上沒有完人,沒有不存在缺點的人,但相對來說,周恩來確實是一個光彩奪目的比較完善的典型,中華民族的最好美德幾乎都體現在他的身上,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在他的偉大一生中充分反映了出來,在人們心中樹立起無比崇高的形象"。這些無不說明,周恩來的人格具有無比的魅力和巨大的影響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周恩來不僅以其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豐功偉績名垂青史,而且以其偉大的人格光耀千古。
所謂人格,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性格等內在的綜合素質及作為其表現的行為模式。周恩來的人格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西傳統文化美德的結晶,是共產主義人格的具體化。概括起來,周恩來的人格特征包括以下幾點。
一、公忠:這是周恩來立黨愛國的核心。熱愛祖國、熱愛民族,是他從小就有的品德。早在十三歲時,周恩來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此後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周恩來便確立了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理想和信念,並且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尤其是"文革"期間,周恩來同誌以自我犧牲的精神忍辱負重,苦撐危局,這不僅在當時產生了積極作用,而且為以後粉碎"四人幫"鋪平了道路。
二、仁愛:這是周恩來的道路之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周恩來道德人格的"核化"。他一生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祖國的前途是念,披肝瀝膽,義無反顧。而這一切都源於其仁愛之心。隻有共產主義才能使勞苦大眾獲得解放,所以他獻身於共產主義也是為了使人民擺脫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而過上幸福生活。
三、誠信:這是周恩來的為人之本。在中國,沒有哪一個人像周恩來那樣得到了人民由衷的熱愛和敬仰。英國著名傳記作家克·威爾遜說,周恩來不僅在中國大陸,而且在台灣、香港和其他國家受到中國人的愛戴和尊敬。是什麼使周恩來獲得了如此廣泛的人民、甚至他的敵人由衷的敬意呢?除了前述的仁愛之外,那就是他待人的誠信。
四、謙遜:這是周恩來的人格之光。在長達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周恩來雖然一直處在最高決策圈內,但無論是對於領導還是群眾,無論在工作順利還是遭遇挫折時,周恩來都一貫地表現了謙遜的態度,從不居高淩下、盛氣淩人,也從不驕傲,從不居功,相反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他總是首先自己承擔責任,而不諉過於人或文過飾非。這也是他贏得許多人尊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