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板真相1
記得有人曾經打過這樣的比方: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是獅子,它們因應環境的變化而在中國建立的合資企業是豹子,而那些在“腥風血雨”中廝殺出來的本土公司就是土狼,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誌、海爾的張瑞敏、TCL的李東生就是這些土狼中的傑出代表。
老板真相
彈指一揮間,下海已10年。
10年來,因為職業的特殊性,我幾乎每天都在與東南西北、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老板們打交道。
在新華社當記者的近10年裏,因身處市場經濟搖籃的廣東,我見識、交往過許多老板,自以為對他們了解很多,直至下到海中才發現,原來自己對他們知之甚少。
下海前,我看老板就像舞台下的觀眾看舞台上的“演員”,看見的都是他們有意展現給我們的部分;下海後,我變成了“舞台監督”或“藝術指導”,我既可以看見台下觀眾的情緒起伏,又可以看到台上“演員們”脫掉麵具後的本來麵目。
以前,對老板們,我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我可能有資格說,對這個神秘而特殊的階層,我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當今時代,可以說是一個老板說了算的時代,你如果不了解這個特殊的群體,說不定啥時候就會碰個鼻青臉腫。
諸位看官如果有興趣,就請隨我來,去幕後看看真實的老板們。
別把老板當“人”
經常有人問我,老板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我的回答是:別把老板當“人”,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動物”。
當然,這一評判沒有對中國的老板群落進行道德批判的企圖,我也不喜歡用非黑即紅的方式去分析老板,我所感興趣的僅僅是他們獨特的生存環境以及在這種複雜、險惡的環境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與生存技能。
2003年7月,應成都市政府的邀請,我們前往成都做大成都城市發展戰略策劃,因為這個緣故去了一趟峨嵋山。聽當地的導遊講,由於政府的保護政策,目前峨嵋山的猴群隊伍急劇膨脹,已由一支變成了五群,各群皆由其猴王統領。行進在山中,我們突然看到一隻體格健壯的公猴獨自躲在一個角落,落落寡歡,滿臉悲戚,渾身傷痕累累,走路也一瘸一拐。同行中有好奇者,向導遊詢問其故。導遊講:“此乃失勢的猴王。猴王的地位既不是欽定的,也不是世襲的,更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靠競爭獲得的。任何一隻公猴如果自認為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就可以鼓足勇氣向現任的猴王挑戰。這種猴王爭奪戰往往異常慘烈而殘酷,但又是十分公平的——不相信眼淚,隻憑借實力!”
有人問:“猴王爭奪戰,爭的是什麼?”導遊笑了笑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的社會是這樣,猴的群體也是如此。獲勝的猴子一旦稱王,在猴群中便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也取得了與此地位相應的特權,比如所有好吃、好玩的東西,要先進貢給它;所有的母猴理論上都成為它的‘後宮’,它有優先交配權。”
原來如此。聽完猴王爭奪的故事,我興趣盎然地與新猴王照了一張相,很多年前我曾來過峨嵋山,當時也在路上碰見過這群獼猴,不知這隻新猴王是不是當年的其中一隻小獼猴?看著眼前的猴群,我腦海裏突然產生了一串奇特的聯想,想到了商海中搏殺的老板們……
記得有人曾經打過這樣的比方: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是獅子,它們因應環境的變化而在中國建立的合資企業是豹子,而那些在“腥風血雨”中廝殺出來的本土公司就是土狼,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誌、海爾的張瑞敏、TCL的李東生就是這些土狼中的傑出代表。
什麼是土狼?看過《獅子王》的人大概對它們早有深刻印象——它們既無獅子的威猛、老虎的凶悍、獵豹的速度,也無蒼鷹的利爪、毒蛇的牙齒,但是它們卻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對成功、對出人頭地的強烈渴望。它們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修煉出對危險和機會特殊的直覺。它們體格強健,四處奔跑,永不疲倦。它們嗅覺敏銳,行動快捷,能夠巧妙地避開陷阱,迅猛地抓住獵物。它們熟悉每一種利益格局,懂得在灰色領域如何靈活自如地穿行。它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永不言敗,往往屢敗屢戰。這些都是中國的土狼們能夠用三流的技術搶占一流市場、取得一流成就的根本原因。
土狼?!的確,對於中國的老板階層來說,這一形容足夠傳神的了。但是,中國的老板階層太複雜了,看中國的老板們,恐怕還得多角度掃描。
首先,老板們個個都有一雙銅錢做的眼睛。也就是說,構建其心智模式的決定性因素是對利潤的追求。人們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基礎、框架是其獨特的心智模式,有什麼樣的心智模式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正是從這個意義來說,老板們都是經濟動物。一個稱職的老板,他所見所聞所知的任何東西,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曆史、文化,甚至人們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奇談怪論都可以通過其心智模式、敏銳眼光轉化成商機、轉化成利潤。
追逐利潤,創造價值既是企業的使命,也是老板的天職。鬆下幸之助曾不無激憤地說:“企業最大的罪惡就是不賺錢!”
好多年前,四川的農民抱怨海爾的洗衣機質量不行,經常死機。維修人員最後查明,原來這些農民用洗衣機洗紅苕。一般人如果看見這種情況,最多會教育農民兄弟,以後不要再用洗衣機洗紅苕了,這是洗衣服的。私下裏可能還會說,難怪毛澤東會說,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教育農民。但是張瑞敏同誌就不這樣看,他的本分是創造利潤,而不是教育農民。於是他老人家馬上嗅出了商機——生產一種即可以洗衣服、又可以洗紅苕的機子。這種雙用洗衣機一經推向市場,大受歡迎。
老板們之所以需要一雙銅錢做的眼睛,因為金錢是老板們真正的生命源泉。隻要看到老板們雙目無光,麵容憔悴,有氣無力,我就知道他們最近一定是“流年”不順,或錯失商機,或賺錢不多,或虧損甚巨。他們會靠在沙發上,皺著眉頭對我說:“對不起,王先生,最近睡眠不好,神經衰弱,頭疼得厲害,胃口也不行。哎,老板真不是人當的。”
這正是,世人都說老板好,唯有金錢忘不了。
過了一段時間,又碰見他,好像突然換了一個人:紅光滿麵,精神抖擻;雙目炯炯,猶如閃電;印堂發亮,聲若洪鍾。他會按捺不住興奮地說:“很成功,很成功!”繼而是亮出他們趕超李嘉誠的宏偉計劃。
如果說財富是致命的嗎啡,那麼老板則是食量巨大的癮君子。沒有不斷加量的咖啡因,老板們的生命力將會因此而蒼白,甚至枯竭。
其次,老板們的鼻子靈敏得像警犬、像鯊魚。無論生存的機會,發展的機會,還是危險的氣味,災難的降臨,他們總能異常機敏地嗅出。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換句話說,就是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就是發財之路,這就是生財之機的時候,機會往往已經離我們遠去。而老板之所以稱之為老板,就在於機會女神尚未向世人展露其絕代風華時,他們卻能聞香識真容。他們就像鯊魚一樣,哪怕數公裏之外有一點點利潤的血腥,就會迅猛異常地撲向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