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切莫小題大作
對於每個人來說,隨時遭遇各種各樣的危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家人生病、親友死亡、婚姻不和睦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使我們壓力倍增,心力憔悴,進而影響我們的工作情緒。
不客氣地說,這個世界上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每個人的視角也完全是被自己先天或後天形成的思維框架左右的,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之上。比如說,你們夫妻最近經常無端發生嚴重的口角,你察覺你和太太的婚姻關係已經亮起了紅燈。而且也許這個時期又是公司最緊張的時候,你的業務也很繁重。在家庭和業務的壓力下,你很容易跌入無奈情緒的陷井,處於一個相當低落的時期。大多數人在情緒低潮的時候,總是希望別人給予關懷,對自己伸出援手。所以你在這種情況下,一不留神就會失去自控,家庭問題上苦悶和事業的壓力都讓你急需要有人傾聽你的感受,幫你發泄心中的鬱悶和不滿意。
不是每個人都是我們可以信賴的朋友,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你對他們傾訴一些你自己覺得感人淚下的事情,其實並不會博得他們的同情,甚至會覺著你小題大作,沒能力處理好一些簡單事件等。
深究起來,這種渴望同情與注意的心理是一種小孩心態。我們都見過這樣的畫麵:許多時候,當一個孩子摔倒以後,他並不是馬上張嘴大哭,而是看周圍有沒有人注意他,有人的話,他就會驚天動地哭起來;沒有人,他一般就會焉焉地爬起來,繼續他的遊戲。小孩子的這種把戲會讓人覺得可愛好玩,換做一個成年人呢?
再說,每個人都會有不少煩惱。大家可能都在“水深火熱”中掙紮,何必總拿自己的不開心強加到人家頭上呢?除非需要幫助,否則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要拉著人家陪你一道悲傷,還是自我調節為好。
失敗是一種磨煉
不要懼怕失敗,任何時候請記住:沒有失敗的成功是一種僥幸。
樂聖貝多芬在遇到困難時,好幾次想自殺以結束生命,但他畢竟沒有這麼做,即使在他耳聾了之後,他仍未放棄生存的權利。
他把一切的坎坷不幸歸之於命運,認為是上天對他的磨煉,為了降大任於斯人,所以苦其心誌。很多宗教都灌輸教徒這樣的信心,使人從不幸的狀況中重新站立,慢慢恢複。
憑著這種想法可以激發自己的勇氣,加強意誌,完成工作,或是作為情緒低落時的一種自我安慰。例如:“我現在的低落是為了往後的一次大飛躍。”如果能夠這麼想,相信你的心裏不僅會好過一點,而且會恢複信心。也可以這麼想:“全世界隻有一個人擁有自己的人生。”用這種想法肯定自己,即使它多麼誇大不實,隻要能夠使自己舒服就可以。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你不想再悲觀下去,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年輕時候,總不能理解尼采的這句話,認為尼采這人也太過於“超人”意誌化了一點,受苦的人也夠可憐的了,連他們最起碼的悲觀的權利都要被剝奪。
經過多年的創業,多年的磨難,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義,發現這是尼采先生給我們這些飽經滄桑、磨難的人最真切的激勵。
喋喋不休不值錢
說話哆嗦的人一般辦事效率都比較低下,他用廢話把主題都淹沒了。更不具備兼聽的習慣,往往還沒等你說完人家早都不耐煩了。
在一家大公司的門口,寫著這幾個字:“要簡捷!所有的一切都要簡捷!”
這張布告明示著兩層意義:第一,提醒辦事要簡捷;第二,說明簡捷是很必要的,因為那喜歡贅言長談的習慣已經不適用於今日了。
人們一般所最厭惡的,就是談話抓不住重點、旁敲側擊、不著邊際,結果,說來說去也使人無法把握他談話的要點,這樣的人常常會使人厭倦。所以,那種談話不直接爽快而喜歡繞圈子的人,雖然在業務上會下苦功,但往往做不成什麼大事。成就大業者是那些做事爽直、談話簡捷的人。
如果能及早培養做事爽直、談話簡捷的習慣,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如果能常常有意地注意訓練,能集中思想,做到處事有條不紊、談吐簡潔明了,那麼必然會養成簡捷的習慣。
我們從一個人處理書信的方式,更看出他是否養成簡捷的性格。許多人寫信函往往是不合格的,不是過於冗長,就是寫得拖泥帶水。許多人因為寫不好一封求職信而無法得到好的職位。有一個公司的經理在閱讀自薦信的時候,從來隻把簡潔的信放在一邊,他知道能寫出簡潔信函的青年,一定是個能幹的青年,盡管他從來沒有和那求職的青年謀麵。而其他寫信冗長的青年或寫信誇誇其談的青年,都不能引起這位經理的注意。
簡潔是一種高素質邏輯思維的體現,如同有的人一眼看去就給人一種精幹的印象,他沒有多餘的贅肉與裝飾,言談舉止絕不拖泥帶水,拖拖遝遝。我們完全可以從日常的諸多小事入手,來練就這種本領。
適可而止莫貪圖
幾個人在岸邊垂釣,旁邊幾名遊客在欣賞海景,隻見一名垂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了一條大魚,足有3尺長,落在岸上後,仍騰跳不止。可是釣者卻用腳踩著大魚,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進海裏。
周圍圍觀的人響起一陣驚呼,這麼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可見垂釣者雄心之大。
就在眾人屏息以待之際,釣者魚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是一條兩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看一眼,順手扔進海裏。
第三次,釣者的釣竿再次揚起,隻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到一尺長的小魚。圍觀眾人以為這條魚也肯定會被放回,不料釣者卻將魚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魚簍中。
遊客百思不得其解,就問釣者為何舍大而取小。
想不到釣者的回答是:“喔,因為我家裏最大的盤子隻不過有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在經濟發達的今天,能正視金錢,對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修養,很有幫助。錢本來就應當使生活變得更美好,不是嗎?
有個守財奴用自己的全部家當換成了一塊金子,把它埋在牆角下的一個洞裏,而且每天都要看一次。由於他總要去那裏,漸漸的引起了別人的注意,發現了這個秘密,終於趁他不備偷走了金子。守財奴再去時,金子已經不在,於是他放聲大哭。鄰居見他如此難過,就安慰他說:“金子埋在那裏不用,和石頭有什麼分別,這樣吧,你再埋一塊石頭在那裏,拿它當金子不就行了嗎?”
人麵對金錢,就應當有一個正常、豁達的態度,既不要像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那樣當個守財奴,也不要胡亂揮霍成為敗家子。
做好衝刺準備
當年,我的父親在波多黎各的農場當工頭。我幹的第一份工作是趕牛犁田。我跟在耕牛後麵,用帚把兒趕牛。我幹一天活掙1美元,每天連續幹8小時,連停下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