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3(1 / 3)

第三章 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3

從容才能 走出人生的低穀

當你處於人生的低潮時。你不妨為自己感到慶幸,由於你多了一點思考人生的機會,也多了很多磨煉自己的機會。不過最重要的是:當你充滿勇氣與希望地走過生命的低穀後,你一定會一步一步地攀登上高峰!

在世界紀錄中,銷售汽車最多的人,是一位名叫喬依·吉拉德的汽車業務員,他在一生中賣出的汽車總數高達1425輛,這個數字讓很多同行望塵莫及。可是,在喬依成為汽車銷售高手之前,他也過著窮困、負債累累的生活。

當時,經濟不景氣,喬依根本無法順利找到糊口的工作,所以,家人們經常吃不飽。而每一次,當門鈴聲響起的時候,必定是債主在門外等著要錢。一天,一位窮凶極惡的債主又登門討債,於是,喬依隻得從家中的窗戶爬出去,逃避債主。

喬依離開家之後,內心十分痛苦。他走在街道上,抬頭看見一家汽車公司的招牌,他決定要去爭取一份銷售汽車的工作,喬依去應聘了。盡管汽車公司的經理一開始便回絕了他,但是喬依仍然不停地向經理說明他的工作能力,在經過了幾個小時的努力後,經理最終同意讓喬依試一試,不過附帶的條件是:喬依沒有基本底薪與福利,並且他隻能賺取銷售汽車的傭金。

之後,當喬依好不容易邀約到一名客人來公司裏麵看車時,他的心中隻有一個想法,要是這筆生意能夠成交,他就能夠幫助家人購買許多食物,並且,當他想到能夠看見家人滿足與幸福的神情時,他的心中就無比的快樂。所以,不管怎麼樣,他一定要全力以赴!沒過多久,懷抱著熱切期望的喬依,終於成功地賣出他的第一輛汽車,自此以後,他開始踏上了銷售高手的旅程!

自喬依的故事,我們能夠知道,生命裏最大的阻力與挫折,通常也能夠成為人生最大的動力。你發現了嗎?名畫家們最得意的畫作,常常是在他們的生命低穀時期創作的,名作家流傳千古的作品,也常常是在人生的低潮時期裏寫下的。

這當中,有許多登上人生巔峰的成功人士,他們也都是從人生的低穀裏向上攀升的。這些例子都意味著,當每一個人身陷困境時,隻要能夠繼續保持積極的心態,平心靜氣地思考應對之道,並且積蓄補充自己的能量,待到時機來臨時,一定能夠順勢而起。

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會遇到高山與低穀。在登高時,我們不能夠張狂自滿;走入低穀時,也不要氣餒沮喪,因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重新開始,因此,即便你在最痛苦難熬的時候,也應該牢記光明和美好始終存在,有時候,當我們身處於旅程的低穀時,往往會抱怨、悲泣、痛苦、責難他人、自暴自棄,或者任由自己沉溺在低落的情緒裏。這個時刻,我們就像是要急需救治的病人,除了依靠優秀的醫護人員、先進的醫療設備來對我們加以拯救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依靠我們自己的意誌力與信念。如果我們對自己都失去了自我激勵與信心,我們將很難走出人生的困境!

有人說生過孩子的婦女倘若記得生產時的痛苦,就絕對不會想要再經曆一次相同的過程。可是,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往往會超越痛苦的折磨。一樣的,如果一個人總是牢記生活經曆所帶給他的打擊與磨難,那麼,他終將無法感受到生活給予他的喜悅與快樂。

真正的人生就是要品味生活中的苦與樂,要樂中知苦、苦中享樂,惟有這樣,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甜美。當你對人生感到絕望的時候,希望之火也應該在你的心中生生不息;當你在垂死的時候,也應該奮力與生命進行勇敢的搏鬥。

每一個人在麵臨人生的低潮時,都該隨時讓生命重新開始,倘若沒有經曆過辛苦的曆程,我們又如何能夠懂得人生的經營之道呢?這就像同在大雨連綿數日之後,天空放晴,你的心情可能也會為之一振,但要是沒有那一段陰雨連綿的日子,你又怎麼會體會到晴天時候的喜悅呢?

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挫折、打擊、磨難必然存在,而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看待它們。曆史上有太多的事件都是在教導我們要如何去麵對苦難,所有的不幸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這好比植物在生長時,總是需要被修剪,然而,當它們被一一修剪後,你會發現植物長得更好了。

因此,當你處於人生的低潮時。你不妨為自己感到慶幸,由於你多了一點思考人生的機會,也多了很多磨煉自己的機會。不過最重要的是:當你充滿勇氣與希望地走過生命的低穀後,你一定會一步一步地攀登上高峰!

堅持就能成功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信念,不單單是對自我能力的一種考驗,同時也代表著你經營生活的一種態度。人們在麵對失敗、挫折或者絕望的時候,放棄是最容易走的一條道路。

聞名於國際的好萊塢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在還沒成名之前,絕對隻是外人眼中的一個懷抱著明星夢的窮小子,但是,盡管當時他的生活貧困潦倒,他也從沒放棄進入好萊塢的夢想。

由於史泰龍一心渴望成為一名好萊塢的知名影星,所以,無論他身上還剩下多少錢過日子,他每天總是會一家接著一家地去拜訪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公司,尋求演出的機會,哪怕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或者是一次短暫的演出,他都樂意接受。不幸的是,好萊塢雖然整整有五百多家的電影公司,卻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錄用他。麵對五百多次的被人拒絕,史泰龍並沒有氣餒、沮喪,他隻是回過頭去,再度拜訪所有的電影公司,極力自我推薦,然而,依然沒有人肯給他一次機會!

史泰龍憑著一股“電影英雄”的耐力與毅力,將這一千多次的拒絕,當做是他爭取演出機會的一次次考驗和經驗,所以,當他第三次前去分別拜訪這五百家電影製片公司的時候,他也不忘帶著自己親手撰寫的電影劇本一同造訪,沒有料到他與他的劇本,仍舊沒有獲得任何一位製片人的青睞。最後,史泰龍在經曆過了1855次的無情拒絕後,終於獲得了一家電影公司的錄用通知,該公司不僅僅采用他的劇本,也邀請他擔任片中的男主角,而這部影片,讓史泰龍躍上了大銀幕,而且一舉成名。這部電影的片名就是《洛基》。之後,窮小子史泰龍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片酬超過兩千萬美元的超級巨星。

試想,一般人能夠忍受多少次拒絕?又可以承受多少人的冷嘲熱諷?而史泰龍的毅力、耐力、信心和鬥誌,始終來自一種堅定的信念:“沒有所謂的失敗,僅是暫時不成功而已。”

戴爾,卡內基曾經說:“擁有耐心與毅力,較擁有聰明才智更能夠有所成就,所以,當你遭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時,請你千萬別氣餒、而且不要放棄,隻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收獲,因為有太多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堅持這一信念而戰勝了一切!”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信念,不單單是對自我能力的一種考驗,同時也代表著你經營生活的一種態度。人們在麵對失敗、挫折或者絕望的時候,放棄是最容易走的一條道路。但是,正是這一念之差,但也可能導致以後的天壤之別,由於你的心態決定了你將獲得長期勝利還是獲得一連串的失敗。

愛迪生的工廠於1914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損失了價值上百萬元的設備和所有的文件紀錄。第二天清晨,這位發明家在檢視了焦黑的餘燼後,說:“災難自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已經被全部燒毀,如今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第二天,愛迪生不但開始動工建造新的車間,並且又開始發明了一種新的燈——一種能夠幫助消防隊員在黑暗中前進的便攜式的探照燈。火災對於愛迪生就如同是一支小小的插曲,而當時愛迪生已經是67歲的高齡。愛迪生如果沒有在火災後重新振作,今天的世界會變為什麼樣子?他在遭逢生命中的逆境時,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足以看出他“凡事可為”的哲學。

然而,有一些人在麵對挫折的時候,崇尚“塞翁哲學”,總是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來自我安慰。我們並不否認這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可是,你如果真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振作起來。這就像一首詩中寫的那樣:需要一點勇氣,也需要一點兒自我克製,還需要有幾分嚴峻的決心,你必定要接受打擊,或者施加打擊;你必須冒險,也必須付出,勇敢地去迎接戰鬥。

或許你會說:“堅持就能成功,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道理。”但是你知道何為“堅持到底的快樂”嗎?親愛的朋友,我們不如從以下的故事中找尋答案吧!

在門本一座神社廣場上,有幾個穿著和服的老人,正在大樹下觀看兩名同伴下棋。這時,碰巧有一位穿著武士服的中年男子經過,他看見老人家們在下棋,不禁停下腳步,安靜地坐在旁邊觀棋。

過了不久,原本一片安靜的廣場,漸漸有點嘈雜了。原來,中年武士觀棋非常投入,忘記了“觀棋不語真君子”的禮儀,老是想到什麼就開口說話,一會兒說老先生將棋子下錯地方了,一會兒又說下棋應該要下在哪兒才合適,於是就在不知不覺中高談闊論。

最初,正在下棋的兩位老先生不以為意,可是,隨著中年武士發出的歎氣聲越來越大,開口指導的音調越來越高,最終使其中一位老先生無法忍受了,他氣得將手中的扇子狠狠敲在中年武土的頭上,大聲訓斥道:“你懂不懂禮貌!看人下棋不能開口說話的道理,你到底懂不懂?”受到老人家訓斥的中年武士,隨即起身,一言不發

中年武士一離開,老人們棋也下不下去了,有人非常擔心,說:“糟糕,這下會不會惹出麻煩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