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雞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的北方,有一座極高極險峻的大雪山。山上終年白雪皚皚。杳無人煙。
大雪山下,卻是另一番景象。那裏四季如春,綠草如茵,清清的山泉繞樸而過,茂密的樹林中花果不斷,四李飄香,是個極美麗極富饒的地方。
有一年,一大群山雞飛到這裏來落戶,據說它們原本住在離大雪山很遠{艮遠的一個小市鎮邊上。那裏的人經常捕殺山雞,當做美味。山雞們為了生存下去,隻好背井離鄉,逃到這人煙稀少的大雪山下來了。
這群山雞的頭領,是山雞王。它高高的個子,紅紅的冠子,雪白的羽毛沒有一點兒雜色。它英武挺拔,對山雞們又極仁慈,深受山雞們擁護。正是山雞王深謀遠慮,帶領眾山雞,從遙遠的市鎮邊上,來到大雪山下安家落戶的。
山雞王把所有的山雞分鹹幾個小組,老、幼、青搭配好,又在樹林中,選擇粗壯的大樹,在上麵建造精致的小屋,以避禍害騷擾。
山雞王還挑選精壯的山雞,組成衛隊,在林中巡邏,保衛著老老少少,使它們平安度日。
在山雞王的治理之下,這群山雞休養生息,很快地繁衍起來,成了一個大的山雞王國。
在雪山下密林附近,居住著一隻惡貓。它無惡不作,稱霸一方,是個遠近聞名的大壞蛋。這些日子,惡貓聽說林子裏來了很多山雞,早已垂涎三尺,天天轉著眼珠子,想壞主意,要抓幾隻山雞來解解饞。
惡貓躡手躡腳地溜到林子邊上,向裏窺視,隻見一隊隊衛士嚴陣以待,往返巡邏,便不敢輕舉妄動。無奈嘴饞心癢,惡貓天天在林子邊上轉悠,想找機會捕食山雞。
這一日,惡貓計上心來,對著鏡子打扮了一番,扭動著細腰肢,一步三搖地向樹林子走來。它對守在林邊的山雞衛士們說:“快去稟報你們大王,就說貓女士來拜訪他。”
衛士們派了一名山雞,去稟報山雞王。
山雞王早已聽說了惡貓的所作所為,心想:“惡貓此來,定無好意,我要小心提防。”就對手下的衛士們說:“快告訴各家各戶,嚴加防範,看好孩子,關好門戶,不要讓那惡貓有機可乘。快去!”
布置完畢,山雞王派衛士,把惡貓帶進來。
惡貓裝模作樣地走著,扭著,一路上賊眉賊眼地到處窺探,見家家門戶緊閉。它無從下手,隻恨得牙根癢癢的,卻又無可奈何。
來到山雞王寶座前,惡貓假惺惺地說:“聽說大王駕到此處山林,不曾前來拜訪,還望大王原諒。今日前來,是想與大王交個朋友,望大王不要嫌棄。”
山雞王道:“此言差矣,想我山雞王,向來對朋友敬如上賓,何談嫌棄二字?”
惡貓聽了,笑道:“大王的好客,我久有耳聞,今日看來,更是名不虛傳呀!我能與大王交上朋友,實在是三生有幸。大王何不到我那寒舍去坐坐?”
山雞王心想:“別看它臉上帶笑,卻是腹中藏刀,我要小心為是。”便笑道:“我山雞交友的規矩,是隻交素食之友,不知先生可改變了膳食習慣?”
惡貓一聽,張口結舌,半晌說不上話來,隻是“這個,這個”地支支吾吾著。
山雞王笑道:“如此說來,這個朋友不太好交了,先生還是請回吧!”
惡貓聽了,冷笑一聲,叫道:“你個不知趣的山雞,你以為我真要與你交朋友嗎?看我怎麼吃掉你!”說著一下子撲了上去。
說時遲,那時快,山雞王一拍桌案,叫道:“給我拿下去!”立時,從四邊擁上許多持槍拿劍的衛士,幾下子就把惡貓抓了起來,押出樹林,並把它痛打了一頓。
惡貓被打得哭天喊地,叫道:“饒了我吧,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眾山雞衛士這才放了它。
惡貓一瘸一拐地走回家去。再也不敢到樹林中去了。
父轉為狗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化緣,信步走到鸚鵡摩牢兜羅子家,恰好主人不在家。其家中有一條白狗,名字叫“具”。
這狗非常受主人優待,住的是鋪得很舒適的褥子,吃的是金碗中盛的米和肉。
這狗見世尊釋迦牟尼從遠處走來,就汪汪大叫起來。
世尊見了,對它說道:“不要亂叫了!你本來不該這樣叫的,而應該發那乞食之聲呀。不想至今還這般糊塗!”
白狗聽了,不覺一怔,立時止住了叫聲。但憤怒之情溢於言表。它從褥墊上溜到門邊,氣得直喘粗氣。
過不多久,摩牢兜羅子回來了。他一眼看到那心愛的白狗在門邊趴著喘氣,就問鄰家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兒?”
鄰家之人便告訴了他剛才所發生的事。
他聽後,勃然大怒,一路上罵罵咧咧,直奔釋迦牟尼佛所住的孤獨園而來。
世尊遠遠望見他來,就對座下諸比丘歎道:“此人嗔恨心如此之大,死後當生於惡道之中。”
這時,摩牢兜羅子已走入園內。上前質問世尊道:“你這沙門,今日來我家乞食。我的白狗怎麼招惹了你,你竟弄得它鬱悶不樂?”
世尊回答道:“我今日去你家乞食,那白狗對我叫,我就對他說:‘你別再糊塗亂叫了,你本不應發這種聲音,而應發乞食之聲才對。’你那白狗就憤怒難堪,鬱悶不樂了。”
摩牢兜羅子聽了,又生氣地反問:“你為什麼對狗說這些話?難道這中間與我有什麼瓜葛不成?”
世尊實在不忍令他難堪,輕輕一擺手,說道:“不必多問,還是算了吧。”
世尊這樣答話,卻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忍不住再三發問。
世尊無奈,隻得說明原委:“這白狗前世本是你那故去的父親,名叫兜羅……”
話音未落,摩牢兜羅子早已怒不可遏,厲聲喝道:“我父親生前多行善事,因此死後生在梵天之上,你怎麼說他轉生狗身?”
世尊答道:“你父確曾轉生梵天之上,但其後傲慢之心大增,專橫跋扈,故又轉生惡狗。”接著,又隨口說一偈,道:
梵誌增上慢,此中生六趣,
雞豬狗野狐,驢卵地獄中。
世尊繼續說:“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就回家對白狗說:‘你若前世本是我父親的話,就馬上回到褥墊上去吃金碗中的米和肉,然後請你告訴我父親臨終時所藏財物之地。我至今尚不知他臨終將那些財物藏於何地。”’
摩牢兜羅子聽了,半信半疑。回到家中便將原話對白狗說了。
那白狗聽了,搖搖尾巴,果然回到褥墊上,吃下金碗中的米和肉,然後跑到後麵臥室中,在床腳處,用爪子拚命抓地。
於是,鸚鵡摩牢兜羅子拿來鍬鎬,挖開這塊地麵,發現裏麵果然埋了很多錢財,心中大喜。他雙膝跪地,麵對孤獨園方向,虔心向世尊懺悔。
第二天一早,他出了舍衛國,徑直奔孤獨園而來。
世尊早已看得分明,對眾比丘說道:“你們看見摩牢兜羅子來了嗎?”
眾比丘回答道:“是的,世尊。看來,兜羅子現在已由衷發起善心,因此,他命終時當往生善處了。”
世尊微微一笑,道:“說得很對!一切眾生都是如此,若持善心,死後便可往生善處……”
正說話間,兜羅子已來到世尊麵前,跪倒讚歎道:“世尊所說的話,果然是絲毫不差呀!?
花鬘師和烏龜
在一條名叫波梨耶多的河邊上,有一座花園。花園的主人,以編結花環為業,人們都叫他花矍師。
有一天,一隻烏龜從河裏爬出來。它想找吃的東西,便爬進了花園裏。烏龜在花園裏到處亂爬,把花園裏麵的許多花都弄壞了。
這時,花鬘師來到花園裏想采些花編結花環。當他看到花園被烏龜糟踏得亂七八糟,許多花都被折斷了莖,心疼得不得了。他捉住烏龜,把它放進一隻筐裏,準備把它殺了吃掉。
烏龜被放進筐中,心想:“看來我今天是逃不過這場災難了。不行!不能就這麼讓人把我吃掉,我得想個巧妙的辦法脫身。”
烏龜想了一會兒,便對花鬘師說:“我剛才從水中爬出來,沾了一身的泥。現在你把我放在筐中,和你的花放在一起,我真怕把你的花和筐弄髒了。”
花鬘師心想:“這烏龜說得也對,弄髒了我的花,編出的花環誰還要呢?對,我把它拿到河邊去洗一洗。”
想到這兒,花鬘師便提著烏龜走到河邊。他把烏龜放到一塊石頭上,捧起水,正要衝洗烏龜,沒想到,烏龜用力一掙,滾進了水裏。
花鬘師看見烏龜落進水裏,心想:“這烏龜真是神奇,居然撒謊騙我。我今天也騙騙它,讓它從水中出來。”
花鬘師便對著河水說道:“聰明的烏龜,你聽我說。如今你到我家來一趟,哪能就這麼讓你回去呢?不如我編個花環給你戴在脖子上。你回去見到親朋好友,大家一定都很高興。”
烏龜聽了花矍師的話,心裏想:“這個花矍師,還想騙我。我知道,他母親生病在床,他和姐姐采花編花環,賣掉花環好活命。他怎麼會白白送我花環呢?所以他說的這些話,一定是在騙我。他想引誘我出來,捉住我,把我吃掉。”
想到這裏,烏龜便躲在水中對花矍師說:“我知道你家今天來了許多親戚,你已經為他們備下了酒飯,你想捉住我去做菜吃。”說完,烏龜便遊走了。
狐隨獅學藝
在森林裏有一隻狐,它得知林中的獅子凶猛無比,經常能捕食鮮肥的獵物飽餐,所以想投奔獅子門下,學習捕捉獵物。
這頭獅子捕獵本領確實高強,一見獵物便眼露凶光,尖利的牙齒咯咯直響,待獵物接近,便猛然從林中躍出,一雙利爪死死抓住獵物脖頸,鮮血立刻“撲”地一聲噴出,獅子就可以美餐一頓了。
狐來到獅子跟前。請求拜師學藝。獅子收留了它。每次獅子捕得美味,都將殘食餘骨分給狐,狐填滿肚皮,心裏美滋滋的。它十分感激獅子,並以侍獅為自己的榮耀,在森林裏倚仗獅威,洋洋得意。
但好日子不長,一連幾天,獅子未逮到獵物。原來,林中動物都遠遠避開這一對貪婪凶惡的師徒。獅子餓得直心慌,氣得咬牙切齒,凶殘的目光突然集中在狐的身上。
獅子假惺惺呼喚狐到身邊來。狐見獅子久未言語,突召自己,還以為又要分殘食給自己,好不歡喜,因為他也餓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