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周易》之民俗、器物3
(4)天幹配方位
甲、乙居東方,丙、丁居南方,戊、己居中央,庚、辛居西方,壬、癸居北方。
(5)天幹配季時
甲乙屬春,丙丁屬夏,戊己屬長夏,庚辛屬秋,壬癸屬冬。
(6)天幹配音律
十天幹配以五音,甲為太宮,乙為少商,丙為羽,丁為少角,戊為太徵,己為少宮,庚為太商,辛為少羽,壬為太角,癸為少徵。
五音是按五聲調式,按純五度排列的五個音,為宮、商、角、徵、羽,分屬於土、金、木、火、水五行。
(7)天幹配人體髒腑
天幹與人體部位相配,又稱“外五行”,即甲為頭,乙為肩,丙為額,丁為齒舌,戊己為鼻子,庚為筋,辛為胸,壬為脛,癸為足。又《說文解字》:“甲象人頭,乙象人額,丙象人肩,丁象人心,戊象人脅,己象人腹,庚象人齋,辛象人腹,壬象人脛,癸象人足。”
天幹與人體髒腑相配,陽幹配腑,陰幹配髒。一稱為“內五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
(8)天幹配八卦
乾卦納甲、壬,坤卦納乙、癸,震卦納庚,坎卦納戊,艮卦納丙,巽卦納辛,離卦納己,兌卦納丁。
(9)天幹配河圖
按方位,五行屬性與河圖數相配壬、癸為北方水,配生效一,成效六:丙,丁為南方火,配生數二、成數七,甲、乙為東方木,配生數三、成數八;庚、辛為西方金,配生數四、成效九,戊己為中央土,配生效五,成數十。
(10)天幹配洛書
按方位、五行屬性與洛書數相配。甲、乙為木配三、八;丙、丁為火配二、七;庚、辛為金配四、九;壬、癸為水配一、六;戊己為土配五。尚有其它說法。
2地支
亦稱“十二支”、“十二地支”、“十二子”,別稱“歲陰”、“十二辰”。古代表示年、月、日、時的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支,指樹枝。《漢書·食貨誌》顏師古注:“支,猶枝也。”司馬遷在《史記》中相對於十幹十母,稱十二支為十二子,《史記》、《漢書》、《說文解字》對地支有具體解釋。
與天幹一樣,地支可以配屬陰陽、五行,方位、時間等,體現了整體思想、係統思想。
(1)地支配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醜、卯、巳、未、酉、亥屬陰。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一說以以羊者為陽,後者為陰。
十二地支中屬陽性的支,稱為“陽支”,即子、寅、辰、午、申、戌。屬陰性的支,稱為“陰支”,即醜、卯、巳、未、酉、亥。
(2)地支配五行
寅、卯同屬木,巳,午同屬火、申、酉同屬金,亥、子同屬水,辰,戌、醜,未同屬土依其陰陽大小不同又可分為:寅為初生之木,卯為極盛之木,辰是漸衰之木;巳為初生之火,午為極盛之火,未為漸衰之火,申為初生之金,酉為極盛之金,戌為漸衰之金,亥為初生之水,於為極盛之水,醜為漸衰之水;辰戌醜未另有四庫之說。
十二支配五行與紀月有關。明張景嶽《類經圖翼·五行統論》:“十二支以應月,地之五行也。子陽,亥陰曰水,午陽、巳陰曰火,寅陽、卯陰曰木,申陽、酉陰曰金,辰戍陽,醜未陰曰土。”原為紀月符號,夏曆正月建寅,依北鬥星鬥柄指向,在十二地支方位圖上定該月之名。其方位為子在北,午在雨,卯在東,酉在西,辰巳在東南,未申在西南,醜寅在東北,戌亥在西北。依據五行方位屬配,東麵的卯及偏東的寅屬木,南麵的午及偏南的巳屬火,西邊的酉及偏西的申屬金,北麵的子及偏北的亥屬水,其餘四支辰,戌、醜、未居中,屬土。另說寅卯是一、二月為春季,春木旺,故為木;巳、未是四、五月為夏季,夏火旺,故為火,申酉是七、八月為秋季,秋金旺,故為金;亥、子是十、十一月為冬季,冬水旺,故為水;辰,未、戌、醜為四季月,即三、六、九、十二月,為土氣寄旺於四時之月,故為土。《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謂辰、未、戌、醜四個月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節氣前的十八天,為土旺時,故辰,未、戌、醜為土。
(3)地支配方位
寅卯居東方,巳、午居南方,申、酉居西方,亥、子居北方,辰、戌、醜、未居中央。一說子在北,午居南,卯在東,酉在西,醜寅在東北,辰巳在東南,未申在西南,戌亥在西北。
(4)地支配季時
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亥、子、醜為冬,一說寅、卯為春,巳、午為夏,申、酉為秋,亥、子為冬,辰、未、戌、醜為長夏。
(5)地支配月建
夏曆正月建寅(正月為寅月),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故一、二月為木,四、五月為火,七、八月為金,十、十一月為水,三、六、九、十二月為土。
(6)十二支配十二辰
古代將一日分十二時辰;二十三時至一時為子時,一巳時至三時為醜時,三時至五時為寅時,五時至七時為卯時,七時至九時為辰時,九時至十一時為巳時,十一時至十三時為午時,十三時至十五時為未時,十五時至十七時為申時,十七時至十九時為酉時,十九時至二十一時為威時,二十一至二十三時為亥時。
(7)地支配音律
十二地支配十二律,即子為黃鍾,醜為大呂,寅為太簇,卯為夾鍾,辰為姑洗,巳為仲呂,午為蕤賓,未為林鍾,申為夷則,酉為南昌,戌為無射,亥為應鍾十二律是用十二個律管(定音器)定出的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又分陰陽各六,陽為律,陰為呂。
(8)地支配人體髒腑
陽支配腑,陰支配髒。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為小腸,戌辰為胃,醜未為脾,申為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子為膀胱。兩者相配是通過經絡流注而實現的。又有“十二經流注時序歌”:“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醜肝通”。
(9)地支配八卦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分別納地支,原則為;陽爻納陽支,陰爻納陰支京房陽卦從下而上分納,陰卦從上而下分納;鄭玄陽卦、陰卦均從下而上分納。參見第五章《卦象原理》“納甲”說。
(10)地支配河圖
按方位、五行屬性與河圖數相配。子、醜、亥為北方水,配生數一、成數六,巳、午,未為南方火,配生數二、成數七;寅、卯、辰為東方木,配生數三、成數八;申、酉、戌為西方金,配生效四、成數九。一說辰、戌、醜、未為中央土,故配生數五、成數十。
(11)地支配洛書
按方位、五行屬性與洛書數相配。寅、卯、辰配三、八;巳、午、未配二、七;申、酉、戌配四、九;亥、子、醜配一、六。一說辰、戌、醜、未為中央土,故配五。尚有其他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