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界之寬廣未有知其盡者。因其自成體係且獨立於宇宙之中,方才自成一界。一片蔓於穹宇間的無窮大陸,好似棱鏡的一麵,折射、導運著星辰的光輝。若以道眼縱觀,它又似一片浮萍,無垠的延伸至宇宙深處。獨自漂泊、守望著那片星辰之海。
若有仙神路過隻需降下雲頭就會發現,這片完整的疆域不知何故穿插著九道界牆,將其分割成十州之地。隻是這穿來往複的九道界牆,是如何劃分十州的著實令人費解。若以理學推演,就像將一條直線切割成了十條線段一般。可這一方三維世界,又怎得被視作一條絲線切割封閉的呢?這,也許就是宇宙之妙或是“道”之妙處吧。在凡眾生民看來,東華帝國已然是廣闊無垠了。可在超凡者眼中,不免就會小那麼一些。而在入聖者眼中,便不會將這一世帝國太過放在心上了。他們隻會與那同為修士的皇室權貴有所交集,以便獲取些應用之物。說來也隻是圖些便易罷了~!
若論疆域之廣,七大道宗均比之過甚。隻是所轄處盡為山澤險絕,就算帝國擴充疆域時與之有所交集,也隻借路而過罷了。一般情況下,兩相既無妨礙更不會衝突。帝國所轄盡為適生之所,萬眾凡生盡皆聚其中,相對有序的以農耕、獵捕為生。然而,不論道門抑或是佛門,其繁盛與否之根源仍在帝國之中。人類的繁衍作為孕育修士的基礎,確實關乎著宗門後進之士的命脈。因此,帝國之體與宗門道途卻也並非涇渭分明。問道者本欲成仙、成佛,唯道而蹤。王道者本欲歸化四方,持掌現世權柄。兩相持“道”不同,其勢卻交集於凡生之眾。於生民繁衍而言,無論多麼混亂的政治統治,都要比無治之狀強勝得多。因此,問道尋蹤者雖具強力卻無意於皇權,而王道者恰可牧養凡眾以支道途傳承,這便是同世並存合道共生之理。東華帝國既是道門的祖庭所在,更是其昌隆之所,古往今來便是繁修之地。各道修士遍布四疆,七大道宗乃超級宗門自不必說。那些大大小小的宗門、世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最為神秘的一支當屬四大隱世家族,他們秉承著不出世、不紛爭、不收徒、不納客的傳統。以大威能劃地為疆,隱身其中承襲著先祖的衣缽、道統。隱在秘處尚有異類、異修之人,雖未現世卻也是星羅棋步。佛門一脈曆經幾許傳承已然無從可考,相比道門之悠久亦是不弱。可不知何故,僅為數千年前的一次妖劫,就被道門突然封禁起。而且竟毫無抵抗之念,就將這萬世道統葬送殆盡。時至今日已是銷聲匿跡不知所蹤,隻留下一些廟堂殿宇的遺址尚被道禁封印著。東華帝國的這一世王朝,承載數百億生民安渡了數萬載生息。其間,雖是爭伐不斷,天災人禍亦是無其不多。可在這道輪紛繁的世界,未曾斷了人類血脈、使得族類仍在繁衍,已是難能可貴了。數萬年間,東華帝國自也沉積下厚重的底蘊,傳承下璀璨的文明。然而世間之事,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亦屬道其宗也。先祖耗費無數歲月開創基業,繼承者近百朝勵精圖誌將帝國推向極盛之期。可若要將其敗落,卻仍然顯得那般輕而意舉。短短七朝不足千光景,本如巨獸般龐大的帝國就變得贏弱不堪起來。如今,縱橫百萬裏之遙的帝國版圖,已被蠶食削減得隻餘下十之二三。至此,不僅淡出了九大帝國之列,成為小神州內眾多中等帝國的一員。而且在內憂外患之下,隻能依靠天險之地才得以維持帝國的存在。
北有玄極雪原,南有地焰天坑,西有荒蕪大漠,東有鬼獄森林、絕望之海。為求自保,帝國封閉了天險通道,安下重兵結營而守。還付出巨大代價引天元宗為援,以道禁之術加持守勢,這才得以偏安一域。如此拒險而守以逸待勞,一時間倒也安泰。可失去了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已然變成一隻披著堅甲卻不見不聞的老龜,成為強敵眼中一塊待裹之肉。雖然一時無法吞其入腹,卻也不必防備它暴起傷人。待其自衰而亡之時,盡可毫不費力的擒而食之。因此,千把年來東華帝國仍然保持著獨立的姿態。可如此閉關之策,卻使得帝國千年來毫無建樹,就如服食********一般衰至岌岌即倒之態。強敵環視之險,臣屬昏聵之憂,權貴擅權之亂,已使得當朝之君似如煎鍋之蟻。而那身居道門之首的天元宗卻突然發力,大有將帝國崩朝改世之心。更使得皇帝日日暴怒,卻深感難扶這將傾之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