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的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戰士們還在睡夢中時,突然,宿營地裏拉響了一陣急促的警報。這是集結的軍號聲。
戰士們睡眼惺忪地立即集結,一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列隊完畢後,江海川被黃震歡叫到指揮部的帳篷裏。
“東經XX度XX分XX秒,北緯XX度XX分XX秒發現一處火情,地點位於蒙古國,目前火勢正向我國蔓延,西北風5級,天氣晴,水源地距火情地直線距離3公裏,垂直距離2.8公裏。”作訓參謀正在彙報。
原來,此次駐訓的重頭戲來了,根據課目安排,今天進行實戰滅火演習,為了貼進實戰,采取突襲的方式來進行。
“嗚——嗚——嗚……”警報聲響起的時候,戰士們每個帶上40公斤左右重的裝備,趕赴火場。
城市消防滅火和森林滅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裝備的差異,消防滅火隻需要把消防車開過去,接上水帶噴灑就可以了。而森林滅火需要帶上風力滅火機、水泵、打火棍、滅火彈。大夥要帶著這些裝備,徒步從亂石嶙峋的山上穿越到火場中。
重重的裝備,崎嶇的山路,給這次森林滅火工作帶來了難度,戰士們趕到火場的時候,大火已經蔓延到了中國境內。
指揮長決定,先燒出一條隔離帶,也就是劃定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邊緣的樹木人為的燒光,這樣,當火勢燒到隔離帶時,由於已經沒有了可燃物,自然會漸漸減弱。
火勢漸漸向隔離帶逼近,不料,風向突然有了變化。
這種變化完全在預料之外,因為山裏的風刮起來完全沒有章法,大火並未朝隔離帶行近,而是突然轉向,向林木茂盛處進攻。
這是一片密林,而且地上還有許多易燃的腐殖質,江海川高舉攝像機衝進火場,但火借風勢,隻是輕輕一舔,江海川的一條眉毛被沒了,這下真正成了“一眉道人”。
一位上等兵趕緊護著江海川離開,在上風處繼續拍攝。
一個排的戰士用風力滅火機上前撲救,使用風力滅火機的技巧就是對準火焰的根部猛吹,造成缺氧環境。不過,這種裝備隻能對付火焰高度低於2.5米的火情,而且隻能滅明火,否則隻會起到助長火勢的作用。
三個滅火彈同時也投進了火場,滅火彈爆炸後產生的幹粉彌漫,落在火焰上,對特大火勢有遏製作用。
大火燃燒產生的濃煙幹擾了撲救的視線,不少戰士的臉上都已煙熏黑,分辨不清五官,火,燃燒的聲音,和對講機的指令聲混合在一起,一時亂了套。
不過,具有豐富經驗的指揮長果斷調整戰鬥隊伍,風力滅火機對準火焰根部猛吹,另一路水泵分隊通過接力的方式,將山腳下有一條溪流的水引入到山上,對明火進行噴灑,待明火熄滅後,手拿打火棒的隊伍負責把冒煙的地方進行清理。
這場演習共持續了2個多小時,戰鬥才算結束。
演習結束後,部隊就要返回在市區的駐地了。大家把帳篷都撤下,生活拉圾一律打包帶走。
在返回的路上,黃震歡又再次叮囑江海川,女朋友應聘的事情,讓她千萬不要忘記了。
這段時間一直呆在山上,胡子也沒有刮過,一回市區,江海川就直奔宿舍準備洗澡,不料,寢室這會兒卻停水了,得,還是先填飽肚子吧。
想到這裏,給黎藍打電話,告訴她自己已經回來了。
“你別到外麵吃飯了,到我宿舍來,我做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