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諸葛亮平定西川1
漢寧太守張魯,聽說曹操新近殺了西涼太守馬騰,打敗了他的兒子馬超,收降了韓遂,怕曹操乘勝來取漢中,便召集部下商議。閻圃說:“西川地方大,人口多,糧食足,劉璋又是個沒用的人,不如進攻西川,以西川作根據地,就不怕曹操了。”張魯同意,立即和弟弟張衛商議起兵進攻西川。
西川益州牧劉璋,聽說張魯要來攻打西川,非常擔憂,忙找部下商量。張鬆說:“曹操掃蕩中原,呂布、袁紹、袁術都被他消滅,新近又破馬超,所向無敵。主公可備進獻的禮物,我親自到許昌,說服曹操去攻打張魯,使張魯自顧不暇,便不敢進攻西川了。”劉璋非常高興,立即準備好金珠綢緞等禮物,讓張鬆帶到許昌。
張鬆暗裏畫下西川地圖藏在身邊,動身出發。張鬆到許昌的事,早有人報告荊州。諸葛亮連忙派人到許昌打聽消息。張鬆見了曹操,因為說話不講究方式,又因麵貌生得醜陋,曹操深為不滿,竟教人用亂棒打了出來。
張鬆連夜離開許昌,非常氣憤,心想:“我本想獻出西川給曹操,誰想他這樣待人。我出來時,在劉璋麵前說下大話,如今空手無成,豈不要被西川人恥笑。聽說荊州劉備很講仁義,不如去那邊試試。”於是乘馬向荊州進發,到了郢州界口,見有一隊兵馬迎接,為首一員大將便是趙雲。
趙雲說:“因大夫遠路奔走辛苦,我家主公劉玄德特命我聊獻薄酒粗食。”說畢,便親自送上酒食。張鬆暗想:“人說劉玄德寬仁愛客,的確不假。”喝了幾杯酒,就和趙雲上馬同行。來到荊州界口,被邀到賓館裏歇宿。賓館門前,竟有一百多人在旁侍立,為首大將,正是關羽。張鬆下馬和關羽同進館驛。趙雲和關羽擺開筵席,對張鬆殷勤勸酒,一直到夜深,才吃喝完畢。
第二天,張鬆上馬走不到三五裏路,隻見劉備帶了諸葛亮、龐統親自來接。進荊州城後,又被劉備請去吃酒,席間隻說閑話,並不提西川的事。張鬆故意問:“現在皇叔除荊州以外,還有幾郡?”諸葛亮說:“荊州也還是向東吳借的,東吳常常派人來討。因為我們主公是東吳的女婿,所以能暫且安身。”劉備接連留張鬆吃了三天酒,始終不提起西川一個字。張鬆辭別回川,劉備在十裏長亭送行。
張鬆見劉備流下眼淚相送,心裏不由想:“劉備這樣寬仁愛才,不如教他來取西川。”於是對劉備說:“我看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常常想來攻打,這地方不可以久守。西川地方大,人口多,糧食又足,地勢又險要,這裏有學問的人,對你都很仰慕。如果皇叔起兵取得西川,便可以成大事,有一番作為。”
劉備說:“我怎麼敢當?劉璋統治西川已久,別人怎能去占他的地盤?”張鬆說:“有何不可?在閣下感召下,我不能不說實話。劉璋雖然有西川這樣的好地方,但軟弱無能,又不肯任用有才能的人……我這次遠行,本想把西川獻給曹操,可是他驕傲自大,看不起人。所以我特來拜見明公。如果你有取西川的意思,我願作為內應,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備說:“無奈劉璋和我同宗,若攻他,怕天下人唾罵。同時,西川路很難走,教我怎麼個取法?”張鬆就在衣袖裏取出西川地圖,交給劉備說,“看此圖,就知道西川道路了。”又補充說:“我有兩個好友,一叫法正,一叫孟達,他兩個一定可以幫助你。如果這兩個人到荊州來,閣下可以同他們開誠相見,同議大事。”劉備看了地圖,謝了張鬆。張鬆離開時,諸葛亮吩咐關羽、趙雲等一直送到十幾裏路以外。
張鬆回到益州,先見了法正、孟達,把實情說了,這二人也表示同意。第二天,張鬆才去回報劉璋,故意嚇唬劉璋說:“曹操有攻打西川的意思。”劉璋說:“這便怎麼辦?”張鬆說:“我有一計,可以使張魯、曹操不敢輕易進犯西川。”劉璋問:“什麼計?”張鬆說:“荊州劉皇叔,和主公同宗,仁慈厚道,赤壁一戰之後,曹操聽了他的名字都要害怕,何況張魯。主公可派人去和他結好,使他做我們的外援,這樣就不怕曹操、張魯了。”
劉璋同意了,便問:“誰可以到荊州去完成這一使命?”張鬆保薦法正、孟達。劉璋把二人叫來,寫了一封信,先教法正到荊州去見劉備,然後派孟達領精兵五千去迎接劉備入川。
法正來到荊州,見了劉備,呈上書信。劉備看了,非常高興,叫擺酒席款待。吃酒時,劉備叫隨從人員都走開,秘密試探法正口氣。法正說:“劉璋這人太庸弱無能,西川早晚守不住,你不去取,別人也要去攻打,還是你拿下的好。如果你有此決心,我願以死報效。”
晚上,劉備以此事請教龐統。龐統說:“事情當決而不決,是傻瓜。主公不必再多慮了。”劉備再把諸葛亮請來商量,諸葛亮也同意拿下西川,於是劉備打定了主意。諸葛亮說:“荊州重地,必須分兵防守。”劉備就讓諸葛亮總守荊州,關羽、張飛、趙雲各守住要路,聽諸葛亮調遣。自己和龐統、黃忠、魏延等帶領大隊人馬去西川,隨即命令黃忠為先鋒,魏延做後軍,自己和劉封、關平督領中軍,龐統為軍師,帶馬步兵五萬,向西川進發。
蜀軍初戰失利,龐統戰死,劉備急調張飛前來助戰。張飛不費什麼氣力,接連拿下四十五處關隘,順利地到達雒城。
張飛見了劉備,就配合黃忠、魏延等與西川兵再戰。這時,趙雲也已來到,他們生擒了吳懿,招降了吳蘭、雷同,進帳來見劉備。諸葛亮到時,見張飛比他先到,非常奇怪,問起緣由,張飛把設計捉嚴顏的情況如實講了。諸葛亮連忙向劉備道賀說:“張將軍會用計策,這真是主公的洪福。”
劉備見吳懿被捉,問他降與不降。吳懿表示:“既被捉來,為何不降?”於是也投降了。吳懿說:“城中一共有三員將領。劉璋的兒子劉循,副將劉瑣、張任。劉循、劉瑣不要緊,張任是西川有名的將領,極有膽略,不可輕敵。”諸葛亮於是打定主意:先捉張任,後破雒城。
諸葛亮先到金雁橋邊看了一下地勢,然後給各將領分派任務:命令黃忠、魏延各帶兵一千埋伏在金雁橋南邊蘆葦叢裏,張任來時,黃忠部下專砍馬腳,魏延率兵專刺馬上將領;教張飛率領一千兵馬在山東邊小路上埋伏,張任來時,就想辦法捉住。又教趙雲埋伏在金雁橋北麵,等張任過橋,便把橋拆了,並故意虛張聲勢,使張任不敢往北而向南走,以便引他中計。
分派完畢,諸葛亮便親自去前方誘敵。張任見諸葛亮坐著四輪車,帶著一隊不整齊的人馬,很是輕視,便緊緊追趕過來。諸葛亮下車逃走,張任追過了金雁橋,果然中計,被張飛捉住,押解到金雁橋邊。諸葛亮接著又令嚴顏、吳懿等去雒城前喊叫,要劉瑣等投降。劉瑣不降,還準備戰鬥,張翼殺了劉瑣,打開城門投降。劉璋的兒子劉循則從西門逃回成都。
劉備和諸葛亮不久又商議如何攻打綿竹。法正說:“不必多慮,雒城既然破了,西川就是囊中之物了。主公以仁義服人,最好少動兵。等我寫一封信給劉璋,說明利害,他自然肯投降。”諸葛亮同意這一主張,便讓法正寫信,派人送到成都。劉璋早得到劉循的報告,說劉備殺了張任,攻下雒城,見法正寫信前來,氣得把信撕得粉碎,並把來人趕出成都。
為了加強防備,劉璋立即命令妻弟費觀配合李嚴帶領三萬兵馬把守綿竹。益州太守董和勸劉璋向張魯求救。劉璋說:“張魯和我一向有仇,怎肯相救?”董和說:“西川亡,東川也難保,若和他說明利害,一定肯出兵相救。”劉璋依從,便寫信派人到漢中去見張魯。
馬超自從被曹操打敗,逃到羌族居住地區,兩年有餘。後來在冀州一戰,又被曹操打敗,便到漢中投奔張魯。張魯愛馬超驍勇,便收留下來。劉璋來求張魯救助時,馬超自告奮勇,願去攻打劉備。張魯大喜,立即調撥兵馬兩萬,教大將楊柏監軍,和馬超一同去攻葭萌關。守葭萌關的孟達、霍峻,抵擋不住,派人向劉備告急。諸葛亮說:“須是張飛、趙雲,才能敵得住馬超。”正說著,張飛大叫著進來:“我來向哥哥請令,去戰馬超。”劉備於是便任命魏延做先鋒,張飛居中,自己在後麵督軍,到葭萌關去迎戰馬超。
到了葭萌關,張飛和馬超連戰一天一夜,不分勝敗。第二天,諸葛亮來到,立即表示:“馬超是員虎將,和翼德死戰,必有一傷,等我用個計策,使馬超歸降。”於是先派人送賄賂去買通張魯部下官員楊鬆,然後寫信給張魯,教他不要替劉璋出力,並答應攻下西川之後,保薦他當漢寧王,要他撤回馬超兵馬。
張魯接到諸葛亮的信,便召集部下商議。楊鬆說:“既然劉備保薦主公當漢寧王,可以考慮讓馬超回師。”張魯大喜,立即派人叫馬超撤兵。馬超因為沒有攻下葭萌關,不同意照辦。楊鬆便放謠言,說馬超想奪下西川,自立為王。張魯果然起了疑心,立即派兵把守各處關口,防止馬超兵變。同時還限定馬超一個月內做到下麵三件事:一、攻下西川;二、把劉璋的頭拿來;三、打退劉備兵馬。弄得馬超進退不得。正在這時,諸葛亮派李恢去勸馬超投降,馬超隻好表示同意。
在這前後,綿竹也被劉備部將攻了下來。李嚴、費觀等都已投降,於是,劉備、諸葛亮便集中力量進兵攻打成都。劉璋知道沒法抵抗,隻好開門投降。劉備教劉璋前往荊州,自己做了益州牧,大封功臣,所有投降的劉璋部下官員,一概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