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麻衣教(3 / 3)

這個時候,耳邊傳來了抽泣聲,傲蒼穹收起了邪龍瞳。他轉過頭看著暗冷月,發現暗冷月的眼角已經掛著淚珠了。

抽泣和哭泣是不一樣的。

傲蒼穹的鼻子猛然的嗅到了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這是一個清純的男孩所散發出來的氣味。是一種通感,由視覺引起的一種嗅覺和味覺。這種感覺,傲蒼穹這種勇猛剛陽的男人永遠不會給與別人的一麵。

傲蒼穹知道自己是一條龍,一條毒龍,一條“嗔”毒已深的毒龍。這條毒龍就像是他身體之中的傲天神龍一般,擁有一種能破壞一切的力量。這種力量其實就是佛家所說的“嗔”。癡、嗔、貪三毒之中,最厲害也是最具腐蝕性和殺傷性的一種。

但是暗冷月沒有,他為什麼要受到這樣的酷刑呢?難道說上天就是通過暗冷月來懲罰他?

嗔又作嗔怒,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雲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癡一起被稱為“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但是暗冷月卻不是這樣的。想到這裏傲蒼穹覺得自己的確是把暗冷月害慘了!在他印象之中的暗冷月一直是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兒。但是自從遇到傲蒼穹之後,暗冷月好像從來沒有真正的快樂過。所以對於那個笑容,暗冷月的笑容,傲蒼穹竟然覺得很陌生。

傲蒼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本身處在一個仇恨之中,他本身的“嗔”毒已經很深了。自從十三歲那年他就已經中毒了。如今這個毒已經中了將近十年了。傲蒼穹這個時候豁然開朗,為什麼他會對暗冷月這麼辛苦的想念。其實這份想念說白了就是一種報答——傲蒼穹對暗冷月的報答。

因為在這個長達十年的嗔毒蔓延的過程之中,隻有和暗冷月在一起的兩年的時間傲蒼穹感覺不到自己在仇恨之中。傲蒼穹覺得自己當時很傻,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那兩年是他傲蒼穹最快樂的兩年。但是傲蒼穹自己的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幸福和快樂得到的隻是無情的背叛和一個事實——證明他是一個蠢蛋的事實。

那個事實教育了傲蒼穹,也狠狠地告訴傲蒼穹塌實一條毒龍一條上天都不放過的毒龍。一旦有一點點地鬆懈,就會變成一個毫無容身之地一無所有的人!傲蒼穹又回到了他的仇恨和世界之中,一切被他忘記的仇恨又被他撿了起來。但是傲蒼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他並不恨暗冷月。雖然沒有大度的原諒,但是對於他來說不仇恨已經是很難的了。

所以在火雲教的時候,傲蒼穹才會從李思簡單的一言一行之中找出問題來。一個人從十三歲的時候,就將一份仇恨的心腸埋藏在心底一致埋藏了十多年。這個人的心計究竟有多麼大?這個人的城府會有多麼深?這個人的毅力會有多麼的強!十三歲到二十三歲的十年一直在仇恨在自己給自己打的“嗔”結之中度過,這個人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難以想象。真的難以想象。

突然間相同了這個難以想象的問題,傲蒼穹看著天空回憶起自己的過去留下了眼淚。他終於知道自己究竟已經走到了什麼地方,也知道了自己的應該何去何從了。既然他已經成魔就隻能走下去。這條路是一條單行道,而且無法回頭!

“天。”傲蒼穹內心深處大聲喊道,“你為什麼要造就我這一代魔王?難道你就隻是為了讓人間多出無數的悲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