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功故事庫(1 / 3)

第四章 成功故事庫

[BT2]逃難的國王

很多年前,有一個國王,他統治時期一點都不太平。強大的鄰國頻繁地侵略他的國家,入侵者大都勇猛善戰,幾乎每戰必勝。他的國家似乎就要滅亡了。

國王帶著自己的軍隊抵抗著敵人的入侵,但經過多次奮戰之後,國王的軍隊還是潰散了。每個人都盡力各保其命,國王也是如此。他將自己偽裝成一名牧羊人,獨自逃進了一個森林。

經過了幾天的流浪,他感到饑餓和疲憊,終於,他看到了一間伐木人的小屋,便敲了敲小屋的門,開門的是伐木人的太太。國王向他乞求一些食物,並請求暫住一宿。國王的外表太寒酸了,她完全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她說:“如果你能幫我看著這些放在爐子上的蛋糕,我就給你吃一頓晚飯。我想出去擠牛奶。小心看著蛋糕,在我出去的時候,不要讓蛋糕烤焦了。”

國王靠著火爐坐下來。他全神貫注地看著蛋糕,但沒過多久,他的腦袋裏就滿是他自己的煩惱:怎樣重整自己的軍隊,之後,又如何抵禦敵人的攻擊?他想得越多,他就越覺得希望渺茫,甚至他開始相信再繼續奮戰下去也是沒有用的。國王忘了他照看蛋糕的事。

過了一會兒,那個太太回來了。她發現她的小屋裏滿是煙,蛋糕變成了燒焦的脆片,而國王坐在爐灶邊,出神地瞪著火焰,根本就沒有注意到蛋糕已經烤焦了。

那個太太生氣地喊道:“你這個懶惰沒有用的家夥,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讓我們都沒有晚餐吃啦!”國王從自己的思考中回過神來,隻是慚愧地垂著頭。

剛好伐木人回來了。他立刻就認出那個坐在爐灶邊的陌生人。

他對太大說:“你知道你罵的人是誰嗎?這是我們高貴的國王。”

他太太嚇壞了,她跑到國王的身邊跪下,乞求他原諒她剛剛這麼嚴厲的話語。

但是睿智的國王請她起身,說:“你罵得沒錯,我說我會看好蛋糕,而我卻把蛋糕烤焦了。我被你罵是應該的。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個責任,不管責任大小,都應該切實地完成應盡的本分。這次我搞砸了,但是絕不會再有下次了,我要去完成我當國王的責任。”

那之後沒幾天,國王就再度重整他的軍隊,並且很快就將敵人打敗了。

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在重視小責任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對未來大責任負責的好習慣。

[BT2]年輕的修女

一位年輕的修女進入修道院以後一直在從事織掛毯這項工作。做了幾個星期之後,有一天她拂袖而去。“我再也做不下去了!”她歎道:“給我的指示簡直不知所雲,我一直在用鮮黃色的絲線編織,卻突然又要我打結、把線剪斷,完全沒有道理,真是浪費。”

在另一旁織毯的老修女說:“孩子,你的工作並沒有浪費,其實你織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帶她走到在工作室裏攤開的掛毯麵前,年輕的修女看呆了。原來她編織的是一幅美麗的《三王來朝》圖,黃線織出的那一部分是聖嬰頭上的光環。

在工作中,隻有看到自己進行的工作存在的價值,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所進行工作的真正意義。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的工作。

[BT2]樵夫的斧頭

山裏住著一位以砍柴為生的樵夫。他不辭辛勞地建造了一所房子,從此可以免受風雨的侵襲,日子過得很是舒坦。

有一天,他把砍好的木柴挑到城裏換回了許多必需品,忙碌了大半天,直到黃昏時分才回到家。可是,他卻發現他心愛的房子不知什麼原因就起火燃燒了。左鄰右舍都前來幫忙救火,但是傍晚的風勢過於猛烈,最後還是沒有將火撲滅,一群人隻能靜待一旁,眼睜睜地看著熾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棟木屋。

當大火終於被撲滅的時候,樵夫手裏拿了一根棍子,就跑進一片廢墟的屋子裏不斷地翻找著。圍觀的鄰人以為他在翻找藏在屋裏的珍貴寶物,所以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視著他的舉動。

過了半晌,樵夫終於興奮地叫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鄰人紛紛向前一探究竟,才發現樵夫手裏捧著的是一片斧頭,根本不是什麼值錢的寶物。隻見樵夫興奮地將木棍插進斧頭上安裝木柄的孔中,充滿自信地說:“隻要有這柄斧頭,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家。”

:成功者失敗之後永不氣餒,能夠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後運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BT2]一錘定音

在一個小山村的村頭,有一家人經營著一個專打銅鑼的鋪子,不知道從哪個年代開始,他們祖祖輩輩就以此為生。工匠夫婦一個人做,一個人賣,撫養著兩個兒子,日子雖然貧苦卻也平靜。

兒子漸漸長大了,也跟隨著父親學手藝。現在,老工匠師傅已經70歲了,但還堅持每天掌錘。兩個兒子雖然也幹了十幾年,但每到製作鑼心的時候,他們就停止了,把錘子交給父親,由父親完成最後的一錘。

一個遠道而來的人,對此疑惑不解,便向老工匠詢問。

老工匠說,這鑼心的一錘與周邊的錘法都不一樣,鑼心以外的每一錘都隻是準備,最後的一錘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揚,或雄渾洪亮,都因這一錘而定。這一錘打好了,就是好鑼,要打得不輕不重,恰到好處。否則,這隻鑼就報廢了。

那個人恍然大悟,難怪有“一錘定音”之說呢,原來就是老人說的一番道理。:人生常常有許多重要的關頭,而這要人們去好好把握。往往隻是小小的一步,就成為得失成敗的關鍵。

[BT2]萬分之一的機會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車去外地,但事先沒有買好車票。這時剛好是聖誕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很難買到火車票。

甘布士夫人打電話到車站詢問,答複是車票已經全部賣完,不過,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到車站碰碰運氣,看是否有人臨時退票。車站還特別強調了一句:這種機會或許隻有萬分之一。妻子也勸他不要去碰那個釘子了,可是得知這個信息的甘布士還是決定去試一試。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趕到車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沒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地等待著。就在火車還有5分鍾就要開出時,一個婦女匆忙趕來退票,因為她家裏有急事,必須改期。甘布士如願以償地搭上了火車。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給妻子打了一個長途電話:“我抓住了那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了,因為我相信一個不輕易放棄的人是真正的聰明人。”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著不放棄萬分之一機會的執著,才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他從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成為了擁有5家百貨商店的老板,後來他已經是企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不要放棄可能把握的任何一次機會,因為機遇就可能蘊藏在這裏麵,它能幫你獲得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BT2]劣勢與優勢

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傅,開始學習柔道。他學得不錯,可是練了3個月,師傅隻教了他一著,小男孩有點不明白大師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終於忍不住發問:“我是否應該再學學其他著?”

師傅回答說:“不錯,你的確隻會一著,但你隻需要會這一著就夠了。”

小男孩仍舊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師傅,於是就繼續照著師傅的教導練了下去。

幾個月後,師傅第一次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輕輕鬆鬆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對手還是很快就變得急躁,並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著,又贏了。就這樣,小男孩順利地進入了決賽。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要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小男孩一度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就叫了暫停,並打算就此終止比賽,然而師傅不答應,堅持說:“繼續下去!”比賽重新開始後,對手放鬆了戒備,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著,製服了對手,由此贏了比賽,得了冠軍。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師傅一起回顧每場比賽的所有細節,小男孩鼓起勇氣道出了心裏的疑問:“師傅,我怎麼憑一著就能贏得冠軍呢?”

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基本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著;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著惟一的辦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可是你沒有了左臂。孩子,有的時候,人的劣勢未必就是劣勢,可能反而成了優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劣勢,聰明的人不會使它成為自己發展的絆腳石,而是善於將這種劣勢轉化為優勢,更利於自己的發展。

[BT2]隻需10分鍾

在一所中學裏,有一位老師經常彈奏《致愛麗斯》,在空曠的琴房裏,樂音非常美妙,音質之純美是一般的音響不能演繹出來的。

有一個人羨慕地問她:“如果我能像你這樣演奏需要多長時間?”

她微笑著說:“10分鍾。”

那人很吃驚。她說:“是真的,不過我說的是每天10分鍾。”

原來她隻是一位地理老師,根本就沒有多少音樂常識。3年前,有一家私人企業捐贈了那架鋼琴,一直放在琴房裏,於是,她便利用每次課間10分鍾,到琴房裏練習彈奏,從最初的音階開始。不過,她隻有10分鍾,10分鍾之後,上課鈴聲響,她就得停止。

一位前來聽課的大學畢業的音樂教師偶然聽到她彈的那首鋼琴曲,隻聽出了其中隻有一個音符沒有彈好,其餘的就無懈可擊了。

聰明的人善於利用時間,能夠將每天短暫的時間通過長期的積累,轉化為自己的寶貴財富。

[BT2]埋在樹下的金幣

從前,在一個偏僻的村莊裏,住著一個窮人,他隻有很小的一塊田地。有一年,他的收成很不好,最後,隻剩下一小袋種子了。當那塊地到了可以耕種的時候,天剛一亮,他就從床上爬起來,來到田裏開始播種。

他十分小心,生怕遺失了一粒種子。到了正午時分,太陽猛烈地灼烤著他,他感到很疲乏,便停下來在樹旁休息。當他坐下的時候,一把種子從袋子裏灑出來,掉到了樹幹下的一個樹洞裏。雖然隻是一點種子,但這個貧苦的人還是想:“種子本來就很少,對我來說,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貴的,丟失了都是損失。”

想到這裏,他就拿著鏟子,開始挖這株樹的樹根。天氣很熱,汗水沿著他的背和眉毛滴下來,但他還是不停地挖。當他終於挖到種子時,他發現它們掉在了一個被埋著的盒子上麵。而那個盒子卻裝著黃金。

從此以後,這個窮人成了一個富有的人,人們對他說:“你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他笑著說:“不錯,我是很幸運,但這些都源於我辛勤勞作和對種子的珍惜。”:付出就會有收獲,那些不畏困難,辛勤工作的人往往能夠超越平庸,獲得豐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