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語言的突破1
幫助他人要有耐心
有一種說法,叫做生活不需要技巧,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要誠心誠意,不要懷著某種個人目的,因為一旦對方發覺自己是被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對他再好,也隻能適得其反。
要獲得真正成功的人際關係,就要使一顆誠心去與他人交往的“心眼”。如果帶著個人目的去幫助他人,也許隻能一時得逞,最終將失掉朋友。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可以試著將自己忘掉,忘掉你提供的幫助和友愛能夠給你帶來的好處。
對別人的幫助要落在實處,不要停留在口頭上。世上有兩種幫助,一種是隨便幫幫,一種是一幫到底。前一種幫助也是幫助,也能夠給人帶來好處,但它不算真正的幫助,因為這種隨便的幫助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就不管用了。後一種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是幫他人徹底解決實際困難的幫助。我們常用兩肋插刀來形容朋友之間很深的情義,當朋友有難時,我們能夠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這才是真正的幫助。
幫助他人也是需要技巧的,也就是說當你想幫助某個人的時候,你要注意具體方法,如何幫助他,才能使他真正受益。如果不注意這一點,你常常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一位盲人在大街上著急地用盲杖敲著地麵,是在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好心的你走上去想幫助他,告訴他左邊是北,右邊是南,他其實仍然分不清楚,他需要你拉著他的手,帶著他走一段路。
瓊是一個單身女子,住在紐約的一個鬧市區。有一次,瓊搬一個大箱子回家。因為電梯壞了,瓊隻得自己扛著箱子上八層樓。約翰是一個平時沒事就在大街上閑逛,偶爾還惹是生非的人。這次他看到瓊累得氣喘籲籲,於是想上去幫忙,但瓊並不信任約翰,以為他圖謀不軌。約翰感到非常困惑,他費了很多口舌,想說明他善良的用意,仍無濟於事。瓊將箱子從一層搬到二層就再也沒有力氣搬了。讓不讓約翰幫忙呢?瓊感到矛盾了。最後還是約翰幫她把箱子搬上了八層。為了表示自己真誠的用意,約翰隻將箱子搬到瓊的家門口,堅持不進去。後來約翰和瓊成了好朋友。
幫助他人要堅持不懈,不要隨心情,高興時誰都幫,不高興的時候就誰都不幫。毛澤東說過,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現代社會,在金錢的衝擊下,很多人一舉一動都在考慮著自己的利益,就別說幫助別人,更別說堅持不懈地幫助別人。無私地始終如一地幫助他人,一直是受社會所尊敬的優良品質。
幫助他人不能居功自傲。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幫助了他人時,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更不能擺出一副救世主的麵孔,因為我們的幫助應該是無私的、誠懇的、不存在半點恩賜的感覺。如果總記得自己有恩於他人,這樣活著豈不是很累嗎?居功自傲的人也常常因為其驕橫的態度而招致別人的不滿,人們不願接受他的幫助,這樣的人也不會有好人緣,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別忘了該出手時快出手。
搞關係最怕急脾氣
在社會上生存,就要與人交往,交往中隻有做個有“心眼”的聰明人,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尺寸和溫度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為辦事做好鋪墊。“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正是最高的與人相處的指導原則;保持平靜的、持續的接觸,這樣拓展出來的人際關係才是可以信賴的。
某甲參加一個社交聚會,交換了一大堆名片,握了無數次手,也搞不清楚誰是誰。
幾天後他接到一個電話,原來是幾天前見過麵,也交換過名片的“朋友”,因為那位“朋友”名片設計特殊,讓他印象深刻,所以記住了他。
這位“朋友”也沒什麼特別目的,隻是和他東聊西聊,好像二人已經很熟了一樣。
某甲不大高興,因為他對那個人沒有業務關係,而且也隻見了一次麵,他就這樣子打電話來聊天,讓他有被侵犯的感覺,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什麼好!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情形常會出現,以這位某甲的“朋友”來看,他有可能對某甲的印象頗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動出擊,另外也有可能是為了業務利益而先行鋪路。但不管基於什麼樣的動機,他采取的方式犯了人際交往中的忌諱——操之過急。
拓展人際關係是名利場上的必然作為,但在社會上有一些法則還是必須注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
這個法則就是“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一回生,二回熟”還太快了些,“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則是漸進的,而且是長期的、對方不知不覺的。
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人都有戒心,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對方對你采取的絕對是關上大門的自衛姿態,甚至認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絕你的接近,名人、富人或有權勢之人,更是如此。聰明者自會不動聲色留點“心眼”。
2.每個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會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以求盡快接近對方,也許對方會很快感受到你的熱情,而也給你熱情的回應,可是大部分人都會有自我受到壓迫的感覺,因為他還沒準備好和你“熟”,他隻是痛苦地應付你罷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絕和你碰麵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點還不止上麵提的兩點;因為你急於接近對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對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為話題,好持續兩人交談的熱度,這無疑是暴露自己,若對方不是善類,你不是自投羅網嗎?如此說來,做人要有“心眼”,做事時要留一手,以贏得更多朋友和保護自己。
織好的“網”該理就要理順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認識很多人,整天為應付自己找來的關係而叫苦連天。網織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許多死結,結果使用起來沒有實績,撒進海裏網不到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時就要理順關係網,該增的增,該刪的刪,該修的修,該補的補。
要織一張好的關係網,你必須費些“心眼”,做好計劃成本,有步驟地進行。
(1)篩選
把與自己的生活範圍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人記在一個本子上,把沒有什麼關係的記在另一個本子上,這就像是打撲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無用的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