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事業成功秘訣之時間管理篇5(1 / 3)

第七章事業成功秘訣之時間管理篇5

成功就靠這“一點”

我們從小就很崇拜英雄:不管是一個筋鬥雲就可以飛十萬八千裏的孫悟空,三頭六臂的哪吒三太子,佛法無邊的阿彌陀佛,還是“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的諸葛亮,“恨天無把,恨地無鉤”的天下第一條好漢李元霸,”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都是兒時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總想長大了當一個這樣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覺得這些英雄人物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於是轉而崇拜起專家教授與企業家等成功人士來了。心中時時在想,如果哪一天能夠當麵見一見這些人就心滿意足了。

經過一段“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時光,最近這些年來,我們中的一些人自己也成了專家教授或在企業界、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終於可以天天與那些一直崇拜的成功人士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這才發現他們與自己一樣,原來也不過如此。他們之所以成功,就不過比我們多了那麼“一點點”。

像所有擁有追求與決心的人一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細心琢磨,成功者何以成功,失敗者何以失敗的關鍵之處究竟何在?

終於我們發現了那麼“一點”,發現所有的成功其實離我們就差那麼“一點”。

經過長期的思考,認真的研究,我們獲得了生命中最為關鍵的四個“一點”,這些“一點”正是我們所說的“成功者路上的一盞燈”。這些明燈已經點亮,現在我們向您隆重推薦以下四個“一點”:

心態好一點,思路多一點,信息廣一點,膽量大一點。

其實,在“人之初”的時候,每個人的起跑線都差不多,隻是有的人在不斷地跑,最後把很多人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語:

你們不要以為成功的人有什麼了不起,他們其實隻比一般人多那麼“一點”。也就是說,人生的道路就好像在跳台階:

最初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同一個台階上跳,其中有少數人跳得不過比別人高那麼“一點”,幾乎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跳上了一個台階,而其他很多人還在原來的地方不停地跳。

在這個新的台階上,這新的一群人又在不斷地跳,其中有少數人跳得比別人就高那麼“一點”,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又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人們就是這樣不斷地跳啊跳啊……

過了一段時間,不斷往上跳的人背負青天,俯視黃塵一看,隻見芸芸眾生正在向他們頂禮膜拜呢。

在這些人當中,很多人都自以為是,把自己看成是天才、全才,就像尼采那樣自稱“太陽”,全然不記得自己不過比別人就高那麼“一點”……

隻有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會不斷地提醒自己 “不過如此”。

既然如此,這些“芸芸眾生”為什麼不盡快地去追趕那些隻不過有“一點”的人呢?

我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經說過:

當你讀錯一本書的時候,不要以為你隻讀錯了一本書,因為同時你也失去了讀一本好書的時間和機會。

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個道理推而廣之:一個人錯過了一次好的時間和機會就等於同時失去了一次好的時間和機會,也就是說,失敗了一次,也就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時間和機會。同樣的道理,虛度一天,不僅僅是虛度了一天,而是兩天……

這是一種很有科學道理的運算公式,每個人都應該記住,在生活中,沒有“1—1=0”這樣的算式,而是“(—1)—1=一2”。

社會科學家的精心研究和無數人生活實踐都證明了這個道理,人生的成功與失敗,人生的功過是非等都是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來的。

隻要是有心人,就會很容易發現這個算式具有普遍的意義:

有兩個同學,在學校的時候學習等各方麵都差不多,但是一個人多幾分考上了大學,另一個卻名落孫山。原來,沒有考上大學的那個同學在高考前的一段時間因為談戀愛耽擱了一些時間,結果導致了落榜的後果。很明顯,僅僅耽擱了一點時間,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才能補回來……

——可能一輩子也補不回來了!

同一條街上的兩個小販,都是靠賣豆腐為生。一個每天都不停地幹,累了也不休息,於是每天都可以比另一個多掙一點錢。經過10年的時間,這個小販成了百萬富翁,掌握著上千萬元資產的大公司,而另一個人還是原來的樣子,可謂“幾十年如一日”,不同的是,他的兒子現在也“子承父業”,可以代替父母賣豆腐了。

很顯然,成功者是“1+1=2”,失敗者是“(—1)—1=—2”,而兩者之間的差距是“2—(—2)=4”,而這個“+4”是成功者的積累,以幾何級數增長,而後者的“—4”是以幾何級數後退,因此時間越長,他們的差距越大!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人生成功的算式很容易使我們明白:付出一份辛苦,哪怕就是那麼一點,就會獲得雙倍的成就;而少付出一份辛苦,哪怕隻是一點,就會遭受雙倍的損失……

我們之所以強調“成功的人不過就多那麼一點”,其道理就在這裏。這是人生的經濟學,這是人生的運籌學。讓我們好好地經營人生、完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