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給自己打氣:信息篇
在西點軍校中,學員們對於那些衝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遠在我們想象之上的。在學員的眼中,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說明你是真正的英雄。西點的學子非常欣賞古羅馬哲學家塞尼卡的一句名言:“真正的偉人,是像神一樣無所畏懼的凡人。”也就是說誰能以不屈的精神對待生活中的不幸,誰就能最終克服不幸。在失敗麵前愈是堅強,愈能減輕失敗所帶來的打擊。
阻礙我們的主要是心態
有時候,阻礙我們成功的主要障礙,不是我們能力的大小,而是我們的心態。
——喬納森·威廉斯
一位西點軍校的舉重運動員講過這樣的故事:
身為一個舉重者,我最大的障礙是如何突破當前的瓶頸,順利地舉起500磅的重量。
幾乎每一位運動員在某一段時間都會遇到瓶頸,像是無法突破既有的分數、表演形式或演出水準;也可能是無法超越快速球的速度、射擊的準確性、競賽的時間、某一高度或距離。
我在舉重訓練中穩定地持續克服更高的重量限製:從400磅,450磅,475磅,490磅,495磅,一直到498磅。但我舉不起500磅的重量。雖然我口口聲聲說我自己一定能夠舉起500磅的重量,但我心中並不以為然。
當你舉重達到一定重量時,你通常不會自己抬著舉重杆,否則在你舉重開始前,你已經疲憊不堪了。所以一般而言,都由教練或看守員幫你抬著舉重杆。
有一天我的教練對我說:“曖,吉姆,讓我們再試一次,然後就可以洗個澡回家。來吧,再舉一次400磅。”
我舉起重量杆,然後我的教練宣布:“我的天!我想他們弄錯了,我敢肯定這個杆子有506磅!”
從那刻起,對我而言要舉重500磅不再有任何困難。
當時真正阻礙我的不在於我的訓練不夠或體能不足。單以我的體力來看,我很可能在幾個星期前就可以舉起500磅的重量,真正的原因在於我的意念,我知道我能舉重500磅是因為我已經做到了。
由此可見,要敢於“硬幹”,不要懷疑自己。
不放棄每一次機會
有時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機會會讓你輕易獲勝,會立刻有所改善,甚至會在整個問題解決之前就出現這種情況。抓住這些機會,它們為你和你的團隊創造了小的勝利。這會鼓舞士氣,通過向任何有可能正在關注這件事的人展示你的見識和認真,可以給你帶來額外的信譽。
隻要有可能,麥肯錫顧問就會把這項教條付諸實施。在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裏,客戶可以非常耐心地等待結果,這也是麥肯錫的一個大項目所能夠持續的時間。在結束之前給客戶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內容,會有助於減少團隊的壓力。
在我的股票經紀人客戶的例子中,在我們對銷售和交易 資料進行分析並推導出了一係列結論(這要感謝80/20規則)之後,我們想就我們的發現跟後勤部門的高級主管進行溝通。我們安排了一個有後勤和企業其他部門(如銷售、交易、研 究等)領導參加的會議。
由於我已經在對數據的實際分析中把蓋子揭開了,所以 便直截了當地提出了我們的發現。它們像重錘一樣給了這些 非常有經驗的華爾街主管們一擊。客戶對其運作如何缺乏效率根本沒有什麼概念。
這個說明會產生了兩個效果。首先,它使那些當初對麥肯 錫的出現不以為然的主管們確信,他們有問題,而我們可以幫 助他們解決。其次,由於我提出了自己的發現,他們對我的意見的態度急劇改變,這使得我的工作容易了許多。在會議之 前,我有點像正在覬覦他們的企業的不通世事的MBA。會議之 後,我成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人。
通過先摘好摘的果子,通過抵製住把自己的信息捂到研究結束後的盛大說明會上才披露的誘惑,我們使得客戶更有熱情了,使得自己的工作更容易了,也使得自己更快樂了。
這項規則實際上涉及的是關於在長期關係中如何使你的顧客滿意的問題。你的客戶有可能是你的產品的購買者,有可能是你的服務的客戶,也可能是你的老板。無論他是誰,都值得讓他保持快樂,讓他知道他是你的最優先對象。比如說,在處理一個3個月交貨的軟件設計項目時,你在兩個星期之內已經把部分解決問題的一個非同一般的程序集成工作完成了,拿去給你的老板看。千萬不要遲疑!僅僅部分解決問題仍然可能意味著利潤的提高。隻是別讓人以為你已經放棄了對完善的解決方法的追求,這些小的勝利會有助於你和你的顧客。
相信同一戰壕裏的朋友
學會“相信”,相信自己企業的產品,相信你所在的公司,相信你的同事和助手,相信你的老板,相信某些商業方式會讓你受益,相信生產者、創造者、製造者、銷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們,相信真理創造價值,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相信成功的關鍵並不僅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
相信陽光、空氣、牛奶、蘋果醬和書,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請始終記住,語言裏最偉大的詞彙就是“自信”。相信工作的雙手、思考的大腦和愛的心靈。
最大限度地發掘企業的人力資源,是每個老板的願望,而能否做到這一點又是企業能否欣欣向榮的關鍵。怎樣才能有效地開發人這種最寶貴的資源呢?一旦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就可以回答上來:“重用人才唄。”而這種回答的潛台詞就是,找出職工中的有智慧者。什麼叫有智慧的人?其實公司裏是處處存在人才的,關鍵是讓人才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工作最重要的是熱情也就是自信。而且,雖然諸葛亮著實身手不凡,但別忘了中國有句老話:“三個奧皮匠抵個諸葛亮”。其實對於身處激烈競爭中的現代企業來說,重視群體的力量,激發起全體員工的熱情,效果遠勝於靠幾個“諸葛亮”。
一家名叫賽特的鋼鐵公司老板吉姆·賽特對此就有過很深刻的體驗。這家企業正處在鋼鐵業逐漸成為“夕陽工業”時期,它的日子開始很不好過,尤其在進入90年代以後,公司的資金和人才不斷流失。在這種情形下賽特走馬上任,開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挽救公司。他的一項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要把每個人都拉來戰鬥,提高每個員工的士氣”。
自那以後,賽特對用人有了新的看法,他決定建立一套訓練製度以鼓勵團隊行為。“以前我們發現了傑出人才馬上把他提拔到公司中心去,使他離開了主流大眾,這樣做效果並不好。”於是,公司設法造就一種新型的領導者,這種領導者與以往的不一樣,他不是在那裏想方設法地最大限度地展示個人的才能,而是盡可能地發揮團隊的群體熱情的力量。他總是把成績歸功於他的部下,他能了解誰最需要幫助,對需要幫助的人說:“我來幫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幫助”,他會不斷同雇員交流他是如何做的。同時給予他們極大的自信與鼓勵,激發起人才的熱情,才能激發起企業成功的動力。
矢誌不渝的朝著成功
強烈的成功的欲望會使一個人忘記一切苦痛,迎來成功的一天。
——著名作家愛倫坡
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是世界文壇上最著名、最浪漫的天才之一,但愛倫坡的一生,曆經了屈辱與苦難。他自小就是個孤兒,受盡了白眼與欺辱。在被一個富有的煙草商人收為養子後,由於不能博得養父的歡心,竟被罵為“白癡”,用棍棒打出家門。
當他在西點軍校求學時,有一次,應該持槍在操場練習時,他卻躲在房子裏寫詩,結果被教官發現,送去軍事法庭審判,而後在所有學員的蔑視中被踢了出去。
在他26歲時,他與年僅13歲的表妹維琴妮亞不顧一切地熱戀並結婚了,那是愛倫坡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也給他們夫婦帶來了莫大的痛苦。許多人認為他瘋了,勸他盡早結束這幕悲劇,更有許多人奉勸維琴妮亞離開這個窮光蛋,在他們眼裏,愛倫坡根本不配擁有愛情和一切美好的東西。可是,世俗終歸是世俗,市井小人永遠不會領悟到偉大的愛情是如何產生的。愛倫坡夫婦用世間最牢固的愛情擊垮了一切流言,他倆的婚姻是最美滿幸福的,維琴妮亞用溫柔與愛啟示愛倫坡寫成了很多最優美的詩句,其中就有那篇不朽的名詩《烏鴉》。這首詩愛倫坡寫了又寫,改了又改,足足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可是僅賣了十塊錢。這件事立刻在當地傳為最大的笑話,愛倫坡成為了公認的弱智與無能之輩,許多人都為自己能夠識別出一個白癡而驕傲,感覺自己與相中良馬的伯樂一樣出色(但是他們犯了最大的錯誤,今天這首詩的原稿已售價數萬美元)。
在紐約的郊外,有一處四周都種了蘋果樹的房子,在這所房子裏,住著愛倫坡和他年輕的太太,他們以每月3美元的租金租借此房。可是,他大半時候窮得沒有飯錢,更別提房租了。維琴妮亞病倒在床,可他竟沒有分文替她買些食物和藥物。有時候,他們整天餓著肚子,當院裏車前草開花時,他們便煮它充饑。除了肉體的折磨,還有來自旁人的冷嘲熱諷。但愛倫坡幾盡瘋狂地寫詩,強烈的成功欲望使他忘記了一切苦痛,在他的腦海中,隻有兩個字:奮鬥!
體弱的維琴妮亞終究敵不過饑寒交迫,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帶著令人感動的愛去了。失去了愛妻,愛倫坡幾乎崩潰了,惟一支撐他的隻有成功的信念了。在愛妻的墳墓旁,他強忍著淚水和思念,拿著筆,一刻也不放下,他用盡一切氣力,投身於創作。從白天到夜晚,從夜晚到夢中,從夢中又到白天……終於,使他寫出了感人肺腑的《愛的稱頌》,至此愛倫坡終於迎來了成功。
不要沉淪,在任何環境中你都可以選擇奮起。
打造堅強剛毅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而是你如何看待它們。
——美國前國務卿亞曆山大·梅格斯·黑格
在西點軍校的課堂上,常常會有這樣的闡述:在生活中的不幸麵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區別偉人與庸人的標誌之一。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麵前,不屈服,不後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衝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麵前,垂頭喪氣,自暴自棄,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於是成了庸人和懦夫。
在西點軍校中,學員們對於那些衝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遠在生活的幸運兒之上的。在學員的眼中,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說明你是真正的英雄。西點的學子非常欣賞古羅馬哲學家塞尼卡的一句名言:“真正的偉人,是像神一樣無所畏懼的凡人。”誰能以不屈的精神對待生活中的不幸,誰就能最終克服不幸。在不幸事件麵前愈是堅強,愈能減輕不幸事件的打擊。貝多芬以他那孤獨痛苦、然而又是熱烈追求的一生,給世界留下一句名言:“用痛苦換來歡樂。”它曾經鼓舞無數人奮起和自己的不幸進行鬥爭。一個人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勇敢地麵對人生,無論遭遇到什麼,依然保持生活的勇氣,保持不屈的奮鬥精神,他就是生活中的強者,一個真正剛強的人。相反,有些人在失戀、失學、疾病或工作中的挫折、失敗,或其他生活不幸事件的打擊麵前,之所以一撅不振,精神崩潰,弄到十分可憐的地步,原因之一就在於缺乏堅強剛毅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