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學會與別人相處3(1 / 3)

第十章 學會與別人相處3

真心喜歡自己

如果要把這世界上的芸芸眾生硬分成兩種人,你會如何給他們分類呢?

其實,不論你用什麼方法分類,世界上都不止兩種人。不過,如果硬要分成兩種人,筆者倒覺得世界上真的隻有兩種人,那就是喜歡自己的人和不喜歡自己的人。

根據這個標準分類,恐怕有一大堆人要擠在不喜歡自己的那一邊,隻有很少數人能夠開心地舉手說:“我喜歡自己。”

不喜歡自己的人,總有一籮筐的理由:我太矮、我有青春痘、我不擅長交際、我沒有學問、我家境清寒、我父母不體麵而喜歡自己的人,卻不一定說得出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喜歡自己,並不盲目,他們不相信自己是十全十美,反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具有許多缺點。隻不過,他們願意接受自己的一切——一切的優點和缺點,不企圖掩飾,不刻意改變;當然,更不會癡妄地羨慕旁人。

喜歡自己,是快樂的起點。

人,天生不平等,有美醜胖瘦、高矮貧富之分,但是也有公平的一麵,所有的好條件與所有的壞條件,都不會同時集中於一身。仔細思索,美麗的人可能太懶惰,以致一事無成;而能幹的人也許過於操勞,損害了身體;富有的人縱情聲色,未必能擁有美滿的家庭;有學問的人自律嚴謹,說不定會平白失去發財的機會。這樣想來,人人都有所得,卻也不自覺地失去了什麼。

最幸福的人,是了然於人生的不完美,卻又能在這不完美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求全”本是人性的通病,擁有一份好工作,還希望能夠賺取更多錢財;擁有理想的婚姻,又盼望事業飛黃騰達;一直想做富家翁,又恨不得在報章雜誌頻頻露臉、出盡風頭;更有人,事業、財富、婚姻、愛情所有的好東西都想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殊不知十全十美本來不是自然界的規律,月亮圓了會缺,春花開罷即謝,秋去冬來四季運轉不息,不曾為任何一個美好的時刻所羈絆。

人生也難求絕對的圓滿,際遇有時順有時逆,財富來時有如巨浪湧到,去時又如退潮的海灘,愛情、婚姻、事業既難樣樣美好,更難時時順心。

生活在這樣坎坷的命運裏,難怪有許多人要怨天尤人,落入憤懣不平的行列中,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諸多挑剔,整天籠罩在不快樂的陰影之下。

隻有喜歡自己的人才知道,快樂的秘密不在於獲得更多,而在於珍惜既有。能深切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你就會明白,其實人人都蒙恩寵、享有莫大的福氣。喜歡自己,對生活的喜悅之情自然流露,就成為最吸引人的氣質。

沒有人能確切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受人歡迎,可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你是不是喜歡自己?心理學家凱特發現,要讓別人喜歡真正的你,就應該培養喜歡自己的特質。也許你會感到相當驚訝,因為一般人認為可以吸引人的美貌、魅力、人際關係等等,並不是你需要具備的特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生得既不美麗,又不富有,可是卻能受到朋友的喜愛。最重要的道理是:他們真心喜歡自己。如果你能接納心理學家凱特的八點建議,也許你也能輕易成為一個喜愛自己的人。

1.學習一個人獨處的方法

不論一個人的年齡是大是小,能否麵對孤獨,正是對個人成熟度的最佳考驗。成熟的人擁有獨立的自我,不需要時時刻刻依賴他人,即使在孤獨的時刻,也能夠堅強地妥善處理問題,流露出成熟的自信。而這種成熟與穩定的個性,正是一個人接納自己、相信自己的象征。

2.必須將每個人當成不同的個體

我們常常在還沒有清楚地認識一個人之前,就主觀地先下結論:這個人一定很頑固;這個人恐怕不好相處;這個人說不定很挑剔……這些先人為主的印象,往往阻礙了我們去認清人們的本來麵目。

因此,拋開成見,學習去看清別人真實的一麵,可以為我們自己贏得很多可貴的朋友。

3.挖掘快樂之源

快樂要自己找,它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生活中有許多讓人快樂的事物,你都可以去發掘。學習一種外國語、和朋友分享新的思想、去運動、參加有意義的社團、抽空去度假,這些快樂的途徑,所費不多,卻需要你運用智慧去享受。隻會坐著抱怨生活枯燥,沒有積極去為自己創造快樂,那麼很快就會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人了。

4.不要諷刺別人

冷嘲熱諷,不僅不能證明自己的聰明,反而暴露了自己是一個氣度狹窄、自大又無能的人。

貶低別人不等於抬高自己,真正受人尊敬的人,懂得認識每一個人的價值,不會輕易毀壞他人的名譽,而這種自重、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有信心的表現。

5.對你很重要的事,即使別人不合作,你也要堅持到底

輕易妥協,隨便放棄理想的人,也許表麵看來處處都很和氣,可是這種絲毫沒有個性的人,往往不能得到人們由衷的佩服與喜愛。自認為值得爭取的事,一定全力以赴,這樣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進而喜歡自己的所作所為。

6.應努力增強感情的力量

冷淡自持,固然可以保護自己,可是與人交往,能用真心投入,產生同喜同悲的感受,這才是真正深厚的感情。不要怕流露感情,相反地,要努力培養正確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

7.學習如何給朋友支援

自私自利的人,很難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隻有肯付出友情,肯幫助他人,樂於與人分享喜悅也分擔憂愁的人,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美好。

8.運用原則來觀察你的人生

你是宇宙的惟一,有你自己的人生原則。你不需要模仿別人,也不必要扭曲自己。張三的帽子戴在李四頭上,未必合適,你的人生也隻有遵循你獨特的原則,才會活得舒適、活得好看。

喜歡自己的八點建議,都很簡單。你無需換上漂亮的衣服,改變討人喜歡的麵孔,說些迎合他人的言語,隻要你靜下心來,學習看重別人、看重自己,培養成熟獨立的個性,你就向“喜歡自己”這個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呢?

答案當然是:你自己。

你在忙著想贏得整個世界的肯定之前,別忘記先討好最重要的一個人——學會喜歡你自己、接納你自己吧。

患難見真情

一個看得透、斷得準的人可駕馭事物而不為事物所駕馭。他可以洞察事物最深處的東西,摸清他人的底細。不論什麼人,他一看就能了解並能把握其本質。他有罕見的觀察能力,隨便多麼隱秘的東西,他都能加以破解。他觀察嚴謹,思考微妙,推理明晰,天下沒有什麼東西他不能發現、留心、把握和理解。

下麵這則伊索寓言足以說明要看透事物的本質。

鹿口渴得難受,來到一處泉水邊。它喝水時,望著自己在水裏的影子,看見自己的角長而優美,洋洋得意,但看見自己的腿似乎細而無力,又悶悶不樂。鹿正自思量,出來一頭獅子追他。它轉身逃跑,把獅子拉下好遠,因為鹿的力量在腿上,而獅子的力量在心裏。這樣,在空曠的平原上,鹿一直跑在前頭,保住了性命;到了叢林地帶,它的角被樹枝絆住,再也跑不動,就被獅子捉住了。鹿臨死時對自己說道:“我真倒黴,我原以為會敗壞

我的救了我,我十分信賴的,卻使我喪命。”

在普通的人當中,扮演寓言中“鹿”之角色的人往往踩中了“地雷”,而洞明世事的人則以其高深的遠見,繞過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