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功緣於玲瓏交際
人活在世上離不開與其他人的交泣。除非你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否則都要涉及到人際關係,都要有一個與他人合作的問題。一個”獨立’”的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生存發展的,更不用說成功了。隻有學會了與別人合作才能在事業的進取過程中左右逢源,再注直前。
建造關係網絡
那些令人羨慕的成功者,除了他們本身優越的條件外,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身邊有一群非常要好的朋友。這些朋友為他出謀劃策,對他提出高的要求,不讓他有絲毫的鬆懈和半點的放棄。
為了成功,你也需要有這樣一群良好的朋友,需要有這樣一張良好的人緣網絡。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際關係網對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及工作的好壞具有極大的影響,所以說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擁有多大的權力和影響力,與合適的人建立穩固關係對此至關重要。
前幾年,組織都是由獨立的單元構成的。在這些單元中每個人都權責分明,分工程度、次序及內部程序都是統一規定的。如今的組織將這種規定徹底改寫了,那些等級森嚴、分工明確、井然有序的組織結構已經被可變的、有機的和充滿活力的架構所取代。
這種新的架構能夠很快適應組織不斷變化的需求。人們不再把各層麵的工作定義為一些毫無人情味、機械性的操作了。企業也是根據員工對變革的適應能力、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對他們的業績做出評估的。他們的成功取決於如何編織他們的關係網絡。
在編織關係網的過程中,已經認識的人很重要。你目前的人際關係網絡是打造你未來關係網的原料。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們所熟識的人又有自己的關係網。
成功建立關係網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人建立穩固的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能開拓你的視野,讓你隨時了解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並提高你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當你對職業關係有所意識,並開始選擇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人時,你必須放下那些關係網中的額外包袱,其中或許包括那些認識已久卻對你的職業生涯毫無益處的人。當然,你們仍然是朋友,隻是你不必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維係這種老關係。
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的核心必須由10個左右你所信賴的人組成。這首選的10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家庭成員以及那些在事業上與你聯係緊密的人。這些人構成你的影響力內圈,因為他們能為你創造一個發揮特長的空間,而且彼此都是朝一個方向努力。這裏不存在勾心鬥角,他們不會在背後說東道西,並且會從心底希望對方成功,你與他們的合作會很愉快。
當雙方建立了穩固關係後,彼此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他們會激發對方的創造力,並不斷從對方身上得到靈感。為什麼要將影響力內圈人數限定為10人呢?因為這種牢不可破的關係需要你一個月至少維護1次,所以10人就足以用盡你所有的時間。
另外,你必須與至少15個人左右組成的後備力量保持一定的聯係以作為你10人內圈的補充。假如內圈中有一位退休或移民國外,那15人組成的後備軍就派上用場了。其實,隻要你每月定期和他們取得聯係,可以通過電話、傳真、聚會、電子郵件或信件,這個團體的人數都會超過15人。
對方在試圖與你建立關係時,總會打聽你是做什麼的。如果你的回答很一般,比如隻是一句“我是某公司的經理”,你就失去了與對方繼續交流的機會。你可以這樣回答對方:“我在某公司負責一個小組的管理工作,主要為我們的網絡開發軟件。我喜歡騎馬,愛好打網球,並且喜愛文學。”這種簡單而不失個性的介紹不僅為你的回答增添了色彩,也為對方提供了不少可以繼續的話題,說不定其中就有對方感興趣的。當他這樣表示:“哦,你打網球?我也喜歡”時,你們就建立起了一種最初的關係。
建造關係網絡的前提,不是“別人能為我做什麼”,而是“我能為別人做什麼”。在回答對方的問題時,不妨補上一句:“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保持聯絡是建立成功關係網絡的另一重要條件。當紐約時報記者問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政治關係網時,他回答說:“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在一張卡片上列出我當天聯係過的每一個人,注明重要細節、時間、會晤地點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信息,然後輸人秘書為我建立的關係網數據庫中。這些年來朋友們幫了我不少。”
要與關係網絡中的每個人保持密切的聯係,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性地運用你的日程表,記下那些對你的關係至關重要的日子,比如生日或周年慶祝等。在這些特別的日子裏準時和他們通話,哪怕隻是給他們寄張賀卡,他們也會高興萬分,因為他們知道你心中想著他們。
觀察他們在組織中的變化也不容忽視。當你的關係網成員升遷或調到其他的組織中去時,你應該衷心地祝賀他們。同時,也把你個人的情況透露給對方。去度假之前,打電話問問他們有什麼需要。
當他們處於人生的低穀時,打電話給他們。不論你關係網中誰遇到了麻煩,你都要立即打電話安慰他,並主動提供幫助,這是你支持對方的最好方式。
充分地利用你的商務旅行。如果你旅行的地點正好離你的某位關係成員挺近,你可以與他共進午餐或晚餐。
隻要是你關係成員的邀請,不論是升職派對,還是他女兒的婚禮,你都要去露露麵。
至少每三個月調整一下你的關係網。要多問問自己:“為什麼要保留這種關係?”如果你不定期更新或增加新人,你的關係網絡就會老化,其威力會大大減弱。
時刻關注對網絡成員有用的信息,定期將你收到的信息與他們分享,這是很關鍵的。
優秀的關係網絡是雙向的。如果你僅僅是個接受者,無論什麼網絡都會疏遠你。搭建關係網絡時,要做得好像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它似的,因為事實上的確如此。
善於交往的方法
成功交談的秘密在哪裏?斯邁爾斯說:“一點兒秘密也沒有……專心致誌地聽人講話是最重要的,什麼也比不上注意聽那樣對談話人的恭維了。”
不是嗎?沒有必要到哈佛大學學習4年弄清這一點。我們知道有這樣一些商店老板,他們選最好的店址,進貨講經濟效益,花數百美元做廣告,但卻雇了這樣一些售貨員——他們不注意聽顧客講話,經常打斷顧客的話,對他們顯出不耐煩的樣子,惹顧客發火,從而使顧客離開商店。下麵請看烏托的經驗:
烏托從商店買了一套衣服,很快他就失望了,衣服會掉包,把他的襯衣的領子染上了色。他拿著這件衣服來到商店,找到賣這件衣服的售貨員,向他說了事倩的經過。“說了”這個詞也許是我加的。請原諒,我講得有點誇張。他倒是想說說事情經過,可沒做到,售貨員總是打斷他的話。
“我們賣了幾千套這樣的衣服,”售貨員聲明說,“你是第一個找上門來抱怨衣服質量不好的人。”他的語氣似乎在說:“你在撒謊,你想誣賴我們,等我給你個厲害看看。”
吵得正凶的時候,第二個售貨員走了進來,說:“所有深色禮服開始穿時都會褪色。一點辦法都沒有。特別是這種價錢的衣服,這種衣服是染過的。”
“我差點氣得跳起來”,烏托先生敘述這件事時強調說,“第一個售貨員懷疑我是否誠實。第二個售貨員說我買的是二等品,我氣死了。我準備對他說:‘你們把這件衣服收下,隨便扔到什麼地方,見鬼去吧。’正在這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來了。他很內行,他的做法改變了我的倩緒,使一個被激怒的顧客變成了滿意的顧客。他是怎麼做的?”
“首先,他一句話也沒講,聽我把話講完。其次,當我把話講完,那兩個售貨員又開始陳述他們的觀點時,他開始反駁他們,幫我說話。他不僅指出我的領子確實是固衣服褪色而弄髒的,而且還強調說商店不應當出售使顧客不滿意的商品。後來,他承認他不知道這套衣服為什麼出毛病,並直接對我說:“你想怎麼處理?我一定遵照你說的辦。”
“9分鍾前我還準備把這件可惡的衣服扔給他們。可現在我回答說:‘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想知道,這套衣服以後還會再染髒領子嗎?能否再想點什麼辦法?他建議我再穿一星期,‘如果還不能使你滿意,你把它拿來,我們想辦法解決。請原諒,給你添了這些麻煩。’他說。”
我滿意地離開了商店。7天後,衣服不再掉包了。我完全相信這家商店了。
艾薩克·馬科森大概是世界上采訪過著名人物最多的人。他說:“許多人沒能給人留下好印象是由於他們不善於注意聽對方講話。”“他們如此津津有味地講著,完全不聽別人對他講些什麼……許多知名人士對我講,他們推崇注意聽的人,而不推崇隻管說的人,由此可見人們聽的能力弱於其他能力。”
不隻是著名的人,而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注意聽他講話的人。
每一個經受過困難的人都需要別人聽他講話。每一個被激怒的顧客、每個不滿意的職員或受委屈的朋友都需要善於聽他講話的人。
如果你想成為好的對話者,那你首先應做一個善於傾聽別人講話的人。
要記住:與你談話的那個人,他對自己事情的興趣程度比對你的事情感興趣百倍。
你如果想成為被人喜歡的人,請記住這條準則:“要善於注意聽別人講話並鼓勵其講話。”
尊重他人才能讓人接受
有一條十分重要的涉及人們品行的準則,你如果不輕視這條準則,你幾乎永遠不會落人困難的境地。誰遵循這一準則,誰將有眾多的朋友和經常感到幸福。誰違反這條準則,誰就會遭受挫折。這條準則是:“尊重他人的優點。”
你想得到你所接觸的人的讚揚,你想讓別人承認你的優點,你想在你那個小天地感到自己能起些作用。
無疑,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比你高明。所以說:讓他明白你承認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優勢,並且是真誠地承認——這是打開他心扉的可靠鑰匙。
請回憶愛默生的話:“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某方麵超過了我。我努力在這方麵向他學習。”
但不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沒有充足的根據就認為自己是傑出的人,還為此大喊特喊。
如果你想讓你的家庭生活每天都過得幸福,你任何時候都不要批評你妻子不太會做家務,同時也不要把她擅不擅於做某項家務同你的母親作對比。相反,要誇獎妻子,並為自己娶了這樣的妻子而感到慶幸。甚至肉煮得過火、麵包烤焦了也不要供叨,僅僅說一聲,這次做得不如往常香。這樣,她將努力做到一切,使你保持以往對她的看法。但是,你不能突然這樣做。否則你的行為將引起她的懷疑。今天或明天你給她買一束鮮花或一盒糖果?不能隻在口頭上說:“對,我應這樣做”,而是付諸行動。對妻子要有笑臉,要溫柔地對待她。如果男女雙方都這樣做,我們這裏未必就有這麼多人離婚。
這樣,你想引起人們的高興,應遵循的另一條準則是:“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
(1)在爭論中不槍占上風
十有九次的爭吵結果是,每人都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確的。
實際上在爭吵中是沒有勝者的。即使你在爭吵中占了上風,說到底你還是失敗了。為什麼?即使你是勝利者,那又怎麼樣呢?你將洋洋得意。但你的對手會怎樣?你使他覺得低你一等,你傷了他的自尊心,他當然惱火。而被迫放棄自己觀點的人從來就是不改初衷的。
說服某人並不意味著同他爭論。說服人同與人爭吵毫無相同之處,爭吵不能改變別人的看法。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與人爭論和提出異議,有時也可取勝,但這是毫無意義的勝利,因為你永遠也不能爭得發怒的對手對你的友善態度。”
請好好思考思考,你更想得到什麼呢,是想得到表麵的勝利還是人的支持?二者兼得的事是很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