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捷徑2(1 / 3)

第十一章 捷徑2

等價交換

我隻拿這點錢,憑什麼去做那麼多工作,我幹的活對得起這些錢就行了。

許多時候,我們會聽見許多人在抱怨:我們那個老板太摳門了,隻給我們開這點兒工資,公司一年賺那麼多錢,全是他一個人的。或者是:經理幹的活也不比我多多少啊,可他的薪水比我高出一大塊,他拿的多,就該幹的多嘛,我隻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幹。

不可否認,在一個單位或組織中,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付給員工的薪水或其他獎勵也有不公允之處,要知道這是難免的。但在所有解決此類問題的對策中,上述這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區:我是在為老板工作,薪水一定要和我的工作等價交換(超額當然更好),也就是說,你在用錢來購買我的勞動,你出什麼樣的價錢,我就提供什麼樣的質量。

這種想法有以下幾個錯誤:

首先,工作的目的與回報並不隻是薪水。人需要工作,需要社會歸屬與認同,而且一個人的才幹隻有在工作的磨練中才有可能長進,也隻要用積極愉快的心態去工作,才能在自身進步與工作成績中獲得一種成就感的享受。如果你對工作環境與報酬不滿意,完全可以與老板溝通或另謀高就。消極抵抗的作法隻能是自毀前程:自己業務沒有進步,工作不認真負責,當然不會招人喜歡。

其次,在衡量一個人工作成果時,也許會有暫時的標準差異,但不可能長久失衡。也許從一開始,老板並沒有意識到或發現你的能力,因為這需要一個過程,而給你定了一份較低的薪水標準。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消極怠工,那麼你的實力大部分被你冰凍起來浪費掉了,你的薪水也很難有提高的可能,因為老板還在想:這小子就這麼兩下子,他對公司的貢獻比給他的薪水還低呢。

還有,人生的每一段經曆都是自己書寫的檔案。消極工作會給老板、同事、客戶留下一個不敬業,對自己、對公司不負責任的印象,這種負麵影響說不定會對你以後的工作、生活造成什麼障礙呢。記住,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消極怠工是最不可取的一種。

理財投資

我們掙這點工資,每月剩不下什麼錢,又沒有多少存款餘錢,談什麼理財投資呢?

我們許多老百姓有這樣一種誤區:理財投資隻是有錢人需要考慮的事情,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又沒幾個錢,談什麼理財投資呢?殊不知,這樣的錯誤想法正是使人們貧窮的原因之一。除卻少數有錢人是一夜暴富之外,大多數富翁都是通過辛勤工作以及長期的正確投資理財方式使自己富裕起來的。

在本套叢書的第一本書《虛掩的門》中,我們曾給大家講述過日本麥當勞的創始人滕田田創業時的傳奇。那時,他還是一個年輕人,掙的工資並不高,但他胸有大誌,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堅持把每月收入的1/3存入銀行,如此6年,雷打不動。在他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而去尋求住友銀行的支持時,住友的總裁非常慚愧:這位總裁的年齡是滕田田的2倍,收入是滕田田的30倍,可是直到當時他將要退休了,他的存款卻還沒有滕田田多。這個故事向大家展示的主要是滕田田的堅毅執著,但同時我們從中看出理財能力高下的區別。那位住友銀行的總裁如此之高的收入,為什麼到老都沒有什麼儲蓄呢?不客氣地說,這位老總雖然在銀行工作,有深厚的金融業務專業知識,但在個人理財投資方麵絕對是一位失敗者。

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與行之有效的方法,會使你的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而使自己、家人獲得一種經濟上的安全感。反之,盡管你收入不菲,但你可能會陷入一種窘迫的境地。收入不多的人不可能去請專門的理財顧問與專家,但自己一定要有這方麵的知識與計劃,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財富逐漸增多。

世界著名的大富翁巴菲特並非出身富貴門庭,年輕時也沒有很好的機遇掙到大錢,他擁有的就是一套科學的投資理念。在他個人傳記中,巴菲特曾這樣寫道:如果在20世紀50年代時,你有100美元,你用來吃了麥當勞或買了條李維牌牛仔褲,這些錢被徹底消費掉了,它可能滿足了你一時之需,或者這些消費本就是很隨意的不必要的開支,時過境遷,這些錢早就沒什麼意義了。但是如果當時你用這些錢購買了麥當勞、李維公司的股票,那麼它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回報呢?也許你已經是百萬富翁而不用為退休後的生活發愁了。

這個例子曾給我極大的觸動,我本以為自己手中的這點錢,根本就不可能同“投資”這個概念搭上邊界的,頂多可以存人銀行吃些利息而已,投資隻是有錢人的事。但在那以後我明白了:錢無論多少都可以去投資,去用錢賺錢,富有是投資理財的結果而不是前提。返回頭來看我國的股市。在股市初起時,隻有少數人敢投身其中去吃螃蟹,結果10年後我們隻能以豔羨的目光注視著那些身邊的百萬富翁,並且在心裏想:他媽的,如果當時我也進入股市買些股票多好,當時股指隻有幾十點,今天都2000點了,唉,太遲了,沒這發財的命!

其實在這樣想的同時,我們又失去了機會。要知道,股市在我國發展不過10餘年的事,目前雖然已有2000點的高度,但結合大的經濟發展勢頭來看,這仍不過是個小小的底部而已。10年後,當股市發展到萬餘點時,你也許又在埋怨自己錯失良機了。如果現在就拿出一些錢,認真學習些股市(或其他)的基本知識,選擇一些較有發展前景的好企業,長期投資其中,那麼你肯定可以分享到經濟長期發展的帶來的優厚利潤的。現代市場經濟是全球範圍內不可阻擋的大潮,每個人的工作生活中都要不斷地作出經濟決策,個人的投資理財已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管好你的錢,用好你的錢,讓它給你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恃才傲上

沒本事的人才去巴結領導呢,我靠本事吃飯,他能拿我怎麼樣?

有上述這種想法的人,多半是有“兩下子”的人。應該說,這種想法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它容易把人往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去引導:領導是我的對立麵,我有真才實學,和他對著幹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還能在同事麵前顯出我的性格和本事。

任何組織機構都須有嚴格的等級存在,這是其得以有效運轉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相應地也就必須有各級領導的存在。不論這些領導是如何處於這些位置上的,也許他真的是能力出眾,也許他擅於組織和協調,也許……,但無論如何,有一點你必須承認;他有指揮你的權力,並會對你的發展構成正麵或負麵的影響。

除去極為優秀或個別的領導以外,大多數領導喜歡號令自己的下屬。這不但是上下級組織的必然要求,也是領導履行職責,達到預定目標的前提保障。很多領導還認為自己比下級優秀,在潛意識中有很強的優越感等等。在這些領導的心目中,領導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也是最為敏感和脆弱的,如果下級讓這些領導下不了台、麵子難堪,他們是絕不會容忍和諒解你的。

同領導的衝撞對抗一般會有兩種後果:

首先,不利於工作的開展。上下級的不團結、不協調勢必會影響到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一旦工作中出現問題,領導就會順勢將這些責任推轉到你的頭上。其次,對個人的發展極為不利。你的衝撞或傲上會使領導覺得尊嚴受到極大的損害,會產生極大的敵意,即使當時能夠克製,以後也會千方百計地同你過不去。盡管你有才華,但也會很難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