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如何對付難辦事1(1 / 3)

第一章如何對付難辦事1

一個人從戀愛到結婚成家、從在校學習到踏入社會工作,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交往範圍的逐步擴大,所麵對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其中有許多事情尤為難辦,這些事情直接關係到一個人能否正常工作與生活;能否擴大聲譽,提高身價,建功立業;能否在社會生活中逢凶化吉,成為贏家。由此說來,如何應對這些難辦的事情對每個人來說顯得極為重要。

實踐證明,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知道該如何應對人生最難辦的事情,並且舍得在這方麵下功夫。

怎樣與脾氣大的上司相處

脾氣大、愛發火的上司,大部分屬於那種工作作風潑辣、雷厲風行的人。他們把完成工作或任務看得很重,在這方麵稍微有一點使他不滿意的地方,他就有可能對下屬咆哮或大聲叫罵。

這樣的領導大部分心底並不壞,在他心情好的時候顯得很隨和,甚至會有點靦腆,一旦發起火來,很難控製自己。哪個下屬要是撞到他的“火口”上,不燒傷也得疼一陣子。

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常會遇到他發脾氣,處理不當便會影響你工作的心清上下級關係的和諧,因此要學會與之相處的藝術,這於己於他都有利。

該如何與脾氣大的上司友好相處呢?你可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管好“火源”

脾氣大的人,往往性子比較急躁,肚子裏裝不得一點事,容易發火,一點就著,一碰就響。與這樣的領導相處,你要了解他的性格特點,同時要理解他。

他不是對你特別過意不去,你呢,就像麵對著一堆易燃易爆品,要切實管好“火源”,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領導交待辦的事,不拖延耽擱;辦事利索些,雷厲風行;事前做好工作的各種準備,說話不要太嗆。總之,不要故意“放火”,盡力避免摩擦“點火”,這樣領導的脾氣也就沒有那麼多機會發作了。

(2)先讓領導的火氣發出來

當下屬遇到領導發火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硬起頭皮來洗耳恭聽。正確則虛心接受,不對則事後再找機會說明,這比馬上辯解、風助火勢、火上澆油要高明不知有多少倍。

領導正在火頭上,理智最容易受情緒的支配,很難冷靜地分析問題和聽取意見,許多人正是在“一怒之下”做出許多遺恨千古的事情。所以,你必須明白,向情緒尚處於激動狀態的領導所作的任何辯白,在效果上都是徒勞的,而且會適得其反。

再說,“火”壓在心中,無論對誰都是很難受的。現代醫學就證明了宣泄而不是壓抑對保證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也許你用某種手段僥幸使領導壓住了火氣,但它遲早還是會在另一處或另一時爆發的,而且火力可能更旺,更不利於解決問題。所以,甘當領導的“出氣筒”,對領導有益,最終對下屬也有利。

(3)把握火候,善意規勸

一般情況下,人們發完脾氣後,都是會有些後悔和自責的,許多領導也會為自己不能“製怒”而感到有些懊悔,下屬可以利用這個時機,規勸領導,講明常發火對身體、對同事和對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請領導提高素養、遇事要冷靜、理智,不要放縱不好的脾性。正因為領導此時心裏懊悔,所以他才能夠接受下屬的規勸。

(4)事後再作解釋

不管領導發火在不在理,也不管你有多少理由,在其火氣正盛之時,一句解釋的話也是多餘的。你可以在領導發完脾氣安靜下來後,找個合適的時間來做解釋。

如果下屬的確做錯了事,一定不要羞於再見領導,或害怕再被訓斥。高明的領導是絕不會為同一個問題動兩次肝火的。但下屬在事後深刻地檢討和表明決心卻是十分必要的。它表明,你並沒有忽視領導的話,你有了自我反省並希望有機會進行改正。此時,領導必然會說:“其實昨天我的態度也不好……”這樣,他就不會苛刻地要求你了,相反,作為對你“態度不好的”補償,他可能較平常更為寬容和大度。

如果領導對下屬的責難是錯誤的,下屬就更應該在事後澄清,洗去不白之冤。但是,雖然真理在手,下屬仍是要講究策略的。這裏,為你提供一個小小的技巧,即先承認自己的一點錯誤,然後再話鋒一轉,向領導解釋事情的真相和原委。

為何要先承認自己的一點錯誤呢?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給領導一個台階下。否則,這就等於說領導原先的訓斥是毫無道理的,完全錯誤的,這自然會使領導在心理上無法認同。沒有心理上的契合,那你後麵的解釋自然就不會被悉心聽取。使領導有尊嚴感,就會防止他為獲取尊嚴而采取不利於你的行動。況且,每一個下屬都不一定是無可挑剔。沒有錯誤的,領導的斥責也不一定都是錯的。

(5)拿出事實和行動來

事實勝於雄辯,行動勝於表白。有時候,領導發脾氣,我們隻有拿出事實和行動來,才能熄滅他的火氣。

如果領導是因為你的工作出了問題而大發脾氣的,你應該馬上行動起來,采取措施補救和改正。領導看到他的話已起了作用,火氣就消去了一大半。如果領導發火不在理,使你受了委屈,你有確鑿事實或材料可以證明,那你不妨堅持一下自己的看法。用事實而不是解釋來證明自己沒錯。但要注意方式,不可過激,要沉靜自信,並且言簡意賅。

在抗美援朝時期,誌願軍第五次戰役就要打響了,第60軍卻從前線發來電報說,該軍已進入戰役發起前的待機地域,可是有的部隊已斷糧了,開始用衣服換糧食,請速補給。彭德懷司令員看罷電文,怒不可遏,他派人把管後勤的副司令員洪學智叫來,把電報扔給他,說:“你這個洪學智怎麼搞的?仗不打就讓部隊餓肚子,怎麼得了!”洪學智卻很冷靜,他很有把握地表示:“這個電報情況反映不準確。”彭德懷更加憤怒了,他反駁道:“60軍那邊明明缺糧食,部隊都開始拿衣服換糧食吃了,怎麼不缺糧?總攻馬上要開始了,你說這個仗還打不打?你誤了我的軍機呀廣’洪學智仍堅持說60軍有糧,並要派人調查,彭總派自己的秘書一同前往。到了前線,第60軍軍長一臉歉意地解釋:“我們還有3天的存糧,電報反映的情況不準。”在總部的彭德懷司令員聽到這個消息這才放心,後來,他包了一個梨送給洪學智,笑著說:“我錯怪你了,送給你一個梨,吃梨,吃梨,我給你賠個梨(禮)。”一場誤會煙消雲散。

大家都知道,彭總是個火爆性子,他發火也是為了工作,但由於他沒有完全掌握實情,使洪學智將軍受了委屈。而洪將軍憑自己掌握的事實,冷靜自信,終於使彭總認識到自己不該對他發火。可見,用事實來說話對付愛發火的上司也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6)要正確對待領導的發火

不管領導發火是否有道理,但他畢竟是領導,從維護領導尊嚴的角度來說,下屬應該正確對待領導的發火。

王根寶先生在他的《與領導相處的藝術》一書中提出了處理領導發火的10條建議,現錄於下供大家參考:

①不馬上反駁,或憤憤離開。

②不中途打斷領導的話,為自己辯解。

③不要表現出漫不經心或不屑一顧。

④不文過飾非,嫁禍於人。

⑤不故意嘲笑對方。

⑥不用刻薄的含沙射影的語言給領導者某種暗示。

⑦不對領導進行反批評。

⑧不轉移話題,假裝沒聽懂對方的話。

⑨不故作姿態,虛情假意。

⑩不灰心喪氣,影響工作。

怎樣與忌賢妒能的領導相處

忌妒是人類的天性,輕微的忌妒有助於激勵自己奮發向上,而過強的忌妒則會產生邪惡。尤其是當領導是一個忌賢妒能的人時,有才能的下屬就會吃苦頭,甚至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三國時的楊修,之所以被曹操殺害,就是由於曹操忌妒他的才能。

如果你確有領導不及的地方,而你的領導又是個忌賢妒能的人,你該如何和他相處,才不致傷到自己呢?

(1)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含而不露。

不可讓領導自慚形穢

在忌妒型的領導手下工作,下屬應小心從事,不可將自己的聰明外露,顯示在業績上碩果累累,但表麵上卻給人一種並不以才高而為然的印象,讓人感覺你隻是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與世無爭的謙謙君子。否則,張揚炫耀自己,使領導自慚形穢,免不了“樹大招風”,“出頭的椽子先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