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體驗快樂人生1
擁有良好習慣
緊張是一種習慣,放鬆也是一種習慣。壞習慣可以改正,好習慣可以慢慢養成。
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僅隻勞心的工作,並不會讓人感到疲倦。這聽起來似乎令人不可思議,但在幾年前,科學家們就想找出一個問題的答案——人類大腦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情況下究竟能支持多久呢?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們發現:血液通過活動的腦部時,一點都沒有疲勞現象!如果你從正在勞動的工人血管中抽取血液樣本,你就會發現裏麵充滿了“疲勞毒素”,因而產生疲倦現象。但是,假如你從愛因斯坦身上取出一滴剛經過腦部的血液加以觀察,就會發現裏麵根本沒有任何“疲勞毒素”。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大腦可以“工作了8~12個小時後,情況仍然一樣好”。大腦是全然不會累的……那麼,人為什麼會經常感到勞累,是什麼讓你覺得勞累呢?
精神病理學家宣稱,大多數疲勞現象源於精神或情緒的狀態。英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哈德菲爾德在其《權力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大部分疲勞的原因源於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產生的疲勞是很少的。”
美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布利爾更加肯定地宣稱:“健康情況良好而常坐著工作的人,他們的疲勞百分之百是由於心理的因素,或是我們所謂的情緒因素。”
這些久坐的工作者的情緒因素是什麼?喜悅?滿足?當然不是!而是厭煩、不滿,覺得自己無用、匆忙、焦慮、憂煩等。這些情緒因素會消耗掉這些長期坐著工作的人的精力,使他們容易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帶著頭痛回家。不錯,是我們的情緒在體內製造出緊張而使我們覺得疲倦。
大多數保險公司在他們的宣傳單上指出:“辛勤工作很少會導致疲勞,尤其是那種經過休息或睡眠之以都不能解除的疲勞——憂慮、緊張、心亂才是導致疲勞的三大因素,而我們卻常常以為是身體或精神的操勞引起的——記住,緊繃的肌肉本身就在工作。所以,放鬆自己吧!節省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現在,請你暫時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當你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否正對著書本皺眉?你有沒有覺得兩眼間的肌肉緊縮起來?你是否很輕鬆地坐在椅子上?還是緊繃雙肩?你臉上的肌肉緊不緊張?除非你的全身像個舊布娃娃一樣鬆散,否則你現在就是正在製造精神緊張和肌肉緊張;你正在製造精神緊張和精神疲勞!
為什麼你在從事腦力工作時,會製造出這些不必要的緊張呢?丹尼爾·喬塞林說道:“我發現症結在哪裏了——幾乎是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工作認不認真,在於你是否有一種努力、辛勞的感覺,否則就不算做得好。”於是,當我們聚精會神的時候,總是皺著眉頭,緊繃肩膀,我們要肌肉做出努力的動作,其實那與大腦的工作一點也沒有關係。
一個令人吃驚的可悲事實是,無數不會浪費金錢的人,卻在魯莽地浪費自己的精力。
那麼,什麼才是解除精神疲勞的方法?放鬆!放鬆!再放鬆!要學會在工作的時候讓自己放鬆!
學會放鬆,是一件容易的事嗎?其實容易。你可能要花一輩子時間改掉目前的習慣。這種努力是值得的,因為你的一生可能因此而發生很大的改變。威廉·詹姆士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式的生活讓人過度緊張,快動作、高節奏、強烈極端的表達方式……這或多或少是些壞習慣。”
緊張是一種習慣,放鬆也是一種習慣。壞習慣可以改正,好習慣可以慢慢培養。
那麼,你怎麼放鬆自己呢?是從大腦開始?還是從神經開始?都不是,你應該從肌肉開始放鬆。為了說得具體一點,我們假定由眼睛開始,先把這一段文字讀完,然後向後靠,閉上眼睛靜靜地對你的眼睛說:“放鬆,放鬆,不皺眉頭,不皺眉頭,放鬆,放鬆……”你不停地慢慢地重複約一分鍾……
現在,你是否發現兩眼的肌肉開始聽話了?是否感到有隻手將緊張揮之而去?不錯,這一效果近乎神奇。但就在剛經過的一分鍾裏,你已窺知了自我放鬆的秘訣與奧妙。這種方法同樣可用於顎部、頸部、臉部的肌肉、雙肩或整個身體。但是,最重要的器官還是在眼睛。芝加哥大學的艾德蒙·賈可布森博士說過,一旦你能放鬆眼部肌肉,就能忘掉一切憂煩!其理由是,眼睛消耗的能量為全身神經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一。許多視力頗佳的人常因“眼睛疲勞”而導致了視力減退,因為他們增加了眼睛的緊張。
著名小說家薇姬·鮑姆說,小時候,她摔跤傷了膝部和腕部,有個老人把她扶起,這老人當過馬戲班的小醜,一麵幫她撣掉身上的灰土,一麵說:“你之所以會受傷,是因為你不懂得怎樣放鬆自己,你要把自己當成一隻舊襪子一樣鬆弛。過來,我教你怎樣做。”
老人教薇姬和其他小孩子怎麼跌倒,怎麼向前翻滾、向後翻滾。他不停地叮嚀:“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鬆鬆垮垮的舊襪子,你就一定會鬆弛下來!”
其實,你可以隨時隨地地放鬆自己,隻是不要勉強要求自己放鬆下來。放鬆就是釋放所有的緊張和努力。要想輕鬆自在,先得由放鬆自己的兩眼和臉部開始,口裏不斷重複:“放鬆……放鬆……鬆弛下來……”你可以感到一種活力從你的臉上肌肉逸出,進入身體內部。你遠離了壓力,好像嬰孩般自由自在。
這就是女高音歌唱家嘉麗·克西的經驗。海倫·傑普森告訴我,有演唱會以前,見到嘉麗·克西坐在椅子上,全身肌肉放鬆,下顎整個鬆弛地往下垂。這是個絕佳的好習慣,可以讓她在出場前輕鬆下來,而不容易疲累。
下麵有四條建議,它們可以幫助你學習如何放鬆自己:
(1)隨時保持輕鬆,讓身體像隻舊襪子一樣鬆弛。我在辦公桌上就放著一隻褐色的襪子,好隨時地提醒自己。如果找不到襪子,貓也可以。你見過睡在陽光下的貓嗎?它全身軟綿綿的,就像泡濕的報紙。懂得一點瑜珈術的人也說過,要想精通“鬆弛術”,就要學學懶貓。我從未見過疲倦的貓,或精神崩潰,因無法入眠、憂慮、胃潰瘍而大受折磨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