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網絡購物傳奇的女性 第七章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1
Skype之父
——我更喜歡當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
Skype之父、Atomico風投基金創始人Niklas Zennstrom近日在訪華期間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希望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他同時鼓勵中國同行創新,而不是複製美國模式。在總結連續創業的經曆時,Zennstrom說自己更喜歡白手起家的感覺。
Niklas Zennstrom在時隔兩年之後,再度造訪中國,用他的話說是“希望回來看一看中國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以及有了哪些變化”。
這位Skype、Kazaa、Joost、Joltid等多項知名互聯網服務聯合創始人,如今還掌控著風險投資基金Atomico。截至目前,這一基金主要在歐洲、美國和拉美地區進行投資,幫助創業者的公司向海外擴張,並建立合作和夥伴關係。
“中國不是我們投資的核心區域”,Zennstrom說盡管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並不缺乏資金,他更希望能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不過Zennstrom也補充說,如果時機合適,也不排除和中國企業進行共同投資。
在此前不久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Zennstrom曾表示訪華意在尋求中國科技企業,幫助Atomico所投資公司在華進行業務拓展。
中國互聯網市場給這位Skype之父留下的印象是——觀察美國市場,並很快“複製”那些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的產品是一種很流行的做法。“我並不鼓勵創業者將這種思維擴大化”,他說創業者應有不同的想法和創新意識,才能取得成功。
在總結自己連續創業的經曆時,Zennstrom說創辦一家企業並引領它走向成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過程。“但在一家公司成熟後,管理工作要遠遠多於戰略規劃”,Zennstrom坦言,“我更喜歡當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
現在Zennstrom已專心做投資,不過被問及若再創業會選什麼領域,他給出的答案是手機行業。但他同時強調,有時候為取得巨大成功,不得不做與潮流相反的決策。
80後大學裏創業年賺百萬
眼下,正是大四學生忙著找工作的時候,而浙江萬裏學院商學院金融專業07級學生沈靖淞就已當起了老板。他創立的投資谘詢公司,一年運營就創造了利潤幾百萬元。他也因此榮獲了第二屆浙江大學生最具潛質校園“創業之星”稱號。
剛進大學就規劃了未來的發展
沈靖淞生於1988年,舟山人。剛進大學時,沈靖淞就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一個明確的規劃。他在大學裏參加的活動、社團,始終圍繞著鍛煉人際交往、管理策劃、與人溝通合作等能力。大一時,他就擔任了基礎學院的學生會主席。
在很多大學生還在大手大腳花父母生活費時,家境不錯的沈靖淞卻早早樹立了理財意識,給自己建了個“小金庫”.“為此,我的大學生活除了專業課學習,基本都在外麵打工賺錢。”不過,沈靖淞打工的選擇不同於普通大學生,“這些工作必須能增長我的專業知識,鍛煉我的交際能力,在這基礎上能賺錢。”“倒賣”過手機,炒過股票基金,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沈靖淞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沈靖淞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愛好。“有空的時候,我喜歡在城市廣場上一個人閑逛,商場、超市都是我經常去的地方。”不過,他這麼做的目的是“臨市麵”,用敏銳的目光發現蘊涵其中的商機。
一次實習成為創業契機
有時候,創業也要懂得走捷徑。“創業不能趕時髦,應該學會‘鑽空子''.”沈靖淞告訴記者,他的契機就是去了一個投資谘詢公司實習。這段經曆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沈靖淞實習的那家公司是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裏的代理商,靠代客投資收取交易傭金贏利。通過實踐,沈靖淞了解到,這是一個“複製成本”非常低的行業。“在我國,目前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交易機製與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但因為還沒有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管理機製,而且隻需要20%的保證金就能買賣,市場上的投機氛圍濃重。”盡管市場並不規範,也不成熟,但沈靖淞卻從中嗅到了實實在在的商機。
這一市場的獨特優勢讓沈靖淞心動,於是產生了自己創立投資公司的大膽想法。之後,他開始留意公司的客戶的倉戶管理和實戰操作手法,暗暗積蓄力量。
向父母借錢開起投資公司
雖然門檻低,但成立公司畢竟需要先期投入。“當我一提出要創立公司的想法,父母都非常支持我。”沈靖淞順利地從父母那裏“借”了5萬多元,又把小金庫裏的5萬元拿出來,和其他3個滿懷夢想的年輕人一起開始了創業之路。
如今,沈靖淞已把公司從學校裏搬遷到了格林生活廣場。現在公司已成為河南駐馬店芝麻批發市場寧波地區運營商、山東壽光果蔬電子交易市場在寧波地區的代理商以及“今訊”投資資訊寧波地區運營中心。另外,沈靖淞還成為“今訊”投資資訊浙江區經理。去年,沈靖淞帶領的團隊憑借“大眾電子產品交易”項目,榮獲浙江省大學生賽博“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一等獎,後又獲得第二屆浙江大學生最具潛質校園“創業之星”稱號。
雖然圓滿地完成了預期目標,但創業中的苦樂隻有沈靖淞自己才體會得到。
如今,沈靖淞的公司已經步入正軌,旗下的客戶以每個月5%-10%的速度增長,去年的利潤已有幾百萬元。但沈靖淞卻說,這隻是他創業的起點。目前,他考慮逐步從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來,和合夥人一起著手開發另外一個連鎖酒店的項目。
楊世明
——網上賣核桃年銷320萬元
2007年,楊世明準備從深圳華強北進手機回老家雲南大理去銷售,可家裏手機店滿大街飄。徘徊在創業還是打工的十字路口,或許是很多準備“逃離北上廣深”青年麵臨的最大問題,更令人頭疼的是,在基本沒有創業資金的情況下如何著手,楊世明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核桃,白手起家在網上賣核桃,現在“梅林核桃王”在網上鼎鼎有名,創下了一年銷售額超過320萬元的業績,楊世明的故事或許能給心中有諸多疑問、又有誌於創業的年輕人以啟示。
成家後開銷變大 總經理助理辭職
2001年,從山東工商學院畢業後,由於一位師兄的推薦,24歲的楊世明來到深圳在一家著名的生產月餅的公司找到一份管理培訓的工作。由於勤奮肯幹,他的能力提高很快,兩年後就跳槽到一家提供快速消費品的公司,成為月入七八千元的總經理助理。“因為總經理和另外的老板一年到公司的次數都不會超過兩次,我這個助理做的是總經理的工作”。楊世明說,那時他主要負責在深圳各大商場超市的某品牌紙巾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