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崇高理想帶來好思路5(1 / 3)

第四章崇高理想帶來好思路5

在別人的懷疑中奮進

每件被人製造出來的事物在開始時隻是一個想法。你有許多偉大的想法,你隻需要讓你頭腦中的雜音沉寂下來,讓你靜靜地傾聽。沒有人知道,今天的一個偉大想法或主意將走得多遠,或者,明天它就將觸及何人。

幾十年前,一位青年居住在美國猶他州的首府鹽湖城,靠近大鹽湖。他是一個勤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生活非常節儉,他的所有朋友都對他的良好習慣非常稱讚。然而有一天,他做了一件一反常態的事,使得許多人都懷疑他的判斷是否明智。

他將銀行裏的4000多元積蓄全部取出來,到紐約市汽車展銷處,買了一部新車。在人們看來,僅此似乎還不足以顯示他的“愚蠢”,更有甚者,當他把新車開回家後,就把車開進他的車庫裏,頂起4個車輪,動手拆卸汽車,一件一件地拆,直到整個車庫到處都是七零八落的汽車零件。他仔細地檢查了每個零件,然後又把汽車裝好。人們覺得他簡直是發瘋了,而他卻對別人的懷疑不以為然,他不隻是一次,而是多次拆卸汽車,再把汽車裝好。大惑不解的人們開始嘲笑他了。

幾年後,那些嘲笑過他的人不得不改變對他的看法,並深信不疑,他有明智的見識。這個反複動手拆裝汽車的青年就是沃爾特·珀西·克萊斯勒。他開始製造汽車了,他的產品領導了整個汽車工業,他在汽車這個領域裏還做了許多有價值的改進與革新,他終於取得了成功。

每件存在的事物在開始時隻是一個想法。你有許多偉大的想法,你隻需要讓你頭腦中的雜音沉寂下來,讓你靜靜地去傾聽。沒有人知道,今天的一個偉大想法或主意將走得多遠,或者,明天它就將觸及何人。

發人深省的思想創造發人深省的夢想。

幾乎在每一個成功的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想法,這個想法滋養著人的信念。而許多擁有成功故事的人物,麵對的是最大的逆境。一個極普通的青年被成功意識戲劇般地推入正在成長的汽車工業浪潮中,並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使他用新觀念領導他的整個領域。克萊斯勒的“瘋狂”中蘊含著一種目的,一種方法。他的“確定的目的”有效地培養了他的成功意識,使他大膽開拓,走向成功的巔峰。

不要等所有人都讚成你

當我們的創新想法總是能超出別人的想像,那麼我們就會遠遠走在別人前麵。這樣,我們與別人將不隻是幾步的差距,而可能是幾千步的差距。

眾所周知,美國紐約華爾街的大佬“摩根”是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大財團。

雖然世界經濟幾度風雲變幻,但是摩根財團卻始終巍然屹立,其地位從未發生過動搖。摩根財團有這樣的地位,應該首先歸功於它的創始人——摩根,因為他,摩根財團才得以叱吒風雲,才擁有了今天顯貴地位。

當時美國產業界最重要的運輸手段就是鐵路,摩根看到這一點,他開始一步步地“吞噬”,他不僅賺到了巨額的財富,而且為自己贏得了倫敦和美國金融界的信任與肯定。

19世紀後期,鐵路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但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重複建設,各個鐵路之間的難以銜接,這些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高瞻遠矚的摩根意識到這樣發展下去是不行的,他決心對鐵路行業進行一次大的整合,從而徹底實現對鐵路業的“壟斷”。他說服了鐵路巨頭擱置惡性競爭、化解糾紛。接著又趁經濟蕭條時期鐵路公司大量倒閉之機,對幾大鐵路運營進行了重新規劃。

摩根為實現對破產鐵路企業的控製,於是組建了一個專門對債權人負責的信托委員會。委員會由4人至5人組成,實際的控製權則在摩根一人手中。

就這樣,他用這種別人根本從未想過的辦法,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體製。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摩根化體製”。

想別人沒有想到的,並將想法付之行動,這就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所要做的。

隻有永遠走在別人前麵,想在別人前麵,才能拉開與他人的差距,才能使自己的事業走向輝煌。

日本有一家紡織公司的董事長,名叫大原總一郎,他曾提出一項工業計劃。但是,這項計劃在公司內部遭到普遍的反對。大原總一郎經過認真分析之後,堅持推行自己的原定計劃,結果大獲成功。

他的父親經常對他說:

“一項新事業,在10個人當中,有一兩個人讚成就可以開始了;有四五個人讚成時,就已經遲了一步;如果有七八個人讚成,那就太晚了。”

當我們的創新想法總是能超出別人的想像,那麼我們就會遠遠走在別人前麵。這樣,我們與別人將不隻是幾步的差距,而可能是幾千步的差距。

執著地去追求夢想

有靈感、有夢想是獲得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但是。如果沒有執著的精神,許多夢想甚至是好的構想都隻能是虛幻。

C·L·邵爾斯本來在一家煙廠裏服務,按理說與打字機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但由於一連串的奇遇巧合,使他成為這項專利的持有人。

邵爾斯長得並不怎麼帥氣,但他有一副好頭腦,加上他做事認真踏實。所以跟他相處久了的人,都會對他生出好感。也正因如此,他常去送貨的一家公司裏的女秘書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

婚後的邵爾斯太太,仍在擔任秘書工作,但由於公司業務的擴展,工作愈來愈忙。有時候她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去,連夜趕寫,真是辛苦異常。

邵爾斯擔心把妻子身體累壞,隻好幫她抄寫,他們時常要寫到深夜,兩個人往往寫得手酸臂疼。

一天他們又一起抄寫到深夜,邵爾斯無限疼愛地對妻子說:“這樣忙下去,你會吃不消的。我小時候聽祖母講過一個故事,一位叫普西的神生有8隻手。我真希望我能多生兩隻手,幫你多做一點。”

“別說傻話了。”他太太很感動地說,“你要是真的多生出兩隻手來,豈不變成妖怪了,嚇也把我嚇死啦!”

“對啦,以前我好像聽一位同事說過,有人在研究用機器寫字,可惜那個人沒有研究成功就去世了。他說,如果能研究成功的話,比手寫快多了。”

“用機器寫字?真的能有這樣的機器,那倒是太便利了,我看不太可能。”

“這倒很難說,人類的腦子是個無盡的寶藏,真可說無所不有。當初我進煙廠工作時,大部分都是用手工,現在幾乎全部機械化了。那些機械結構之複雜,簡直叫人不敢相信那是人類造出來的。”

“我明天再去問問那個人,”邵爾斯思索著說,“如果能找出一點頭緒來,我們何不自己來研究研究看?”

“什麼,你要研究寫字的機器?”他太太幾乎是驚叫著說,“你一點都不懂機器,居然要發明寫字的機器!”

“不懂我可以慢慢地學,”邵爾斯說,“反正這次我一定要認真地試一試,不管能不能成功。”

“為什麼突然變得這樣認真了?”

“因為你太辛苦了。我每想到你趴在桌子上寫字的辛苦情形,心裏就很難過,”邵爾斯有點激動地說,“長此下去,你一定會成駝背的。”

第二天,邵爾斯特意去找那位以前告訴他寫字機器故事的人,這個人名叫白吉納,是個老技工,平常對他很不錯。

“你突然問這個幹什麼?”白吉納笑著說。

邵爾斯毫不隱瞞地把內情說了出來。白吉納聽完之後,哈哈地大笑起來,“如果是別人,一定會說你想法荒唐。”他止住笑聲,很認真地說,“但我了解你,你考慮問題是非常認真的,隻是——”他遲疑一下才接著說,“你成功的希望不大。”

白吉納從閣樓上找出了一架用木板釘的機體模型。邵爾斯一件件地擦去上麵的塵灰蛛網,欣喜不已。邵爾斯說:“您沒有繼續研究下去,實在是太可惜了。”

“說實在的,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我的一個老朋友設計的,”白吉納回憶著說,“他是德國移民,來到這裏都是我在照顧他。此人倒是頗有點頭腦,工作之餘,一心一意想搞發明,可惜天不假年,不到40歲便去世了。他臨死時,把這堆東西留給我,並且告訴我,如果我能好好利用,再加研究。將是一筆了不起的財富。

“當時我感於他這份心意難得,倒真想好好地用心研究研究,何況單是‘用機器寫字’這個設想就很夠吸引人了,可惜我斷斷續續地搞了有10年,依然沒有多大進展,最後我便決定放棄了。”

邵爾斯聽後,毅然地說:“我決心要做這項研究工作,不知你是否肯讓我把這些東西帶回去,供我做研究的參考?”

“當然肯,如果你能研究成功,也算替我死去的朋友了了一個心願。”

於是,邵爾斯如獲至寶似的把這些打字機雛形的機件全部搬了回去,開始了他的研究工作。

打字機的字臂,照現在的結構而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形式,可是當時在設計時,卻令邵爾斯大傷腦筋。因為他一開始被一個聽起來簡單而做起來困難的概念愚弄了。

他認為字鍵與字印之間不宜距離太遠,最好是字鍵在上,字印在下,一按就可以有字出來。就像一般人蓋印一樣,既簡單,而又能使機器的體型縮小,可是,研究到最後,他發覺這一構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因為字鍵在上,字印在下麵的設計,字臂不能太長,否則,像樹根一樣盤在下麵,既複雜而又不實用。可是,字臂太短,又不能運用自如,因此,讓他很是苦惱。

他太太看他為了研究打字機,廢寢忘食,身體也日漸消瘦下去,現在又見他為研究中的困難而苦惱,心中更是焦急,便勸他:“我看算了吧,何必這樣認真?你研究這種東西,隻不過為了減輕我的工作負擔,可是,等你研究成功了,身體也累垮了,還要這種東西有什麼用?”

一天深夜,邵爾斯工作得累了,到院子裏散了一會步,回到屋裏再想重新工作時,一抬頭,猛然看到他太太彎著背寫字的側麵身影。也許是這些日子以來邵爾斯過於忙碌了,很少有時間和太太對坐閑聊;也許是由於夜深人寂,使他的情感變得特別敏銳。

就在這一瞥之下,邵爾斯內心深處激起了一陣輕微的顫動。燈下那個美麗的影子,是多麼感人的一幅畫麵!他忽然覺得坐在那裏的不再是他太太。而是他夢寐以求的美妙的打字機式樣。如果把他太太的頭當作字鍵,彎曲的臂當做字臂,這種結構不是很理想的設計嗎?邵爾斯終於忍不住跳了起來,喊道:“姬蒂,我成功了!”

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裏,正在聚精會神抄寫東西的邵爾斯太太,聽到這一聲叫喊,大吃了一驚。她睜著充滿驚慌和詢問的大眼睛,瞪著她的丈夫,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邵爾斯急急地跑過去抱住妻子,低聲而充滿歉意地說:

“對不起,親愛的,我不知道自己會失去常態。這是你賜給我的靈感,親愛的。”

邵爾斯太太心中的驚慌慢慢散去,淚水卻止不住地簌簌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