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詩和遠方》,跟哺育孩子一樣,傾注心血,隻望其快樂成長。然不為名利,皆閑情偶記以自娛而已。以為文提醒自己尚能思考,樂於思考,夢猶在,心未老。
餘樂讀淵明和東坡之文章,皆因其隨性隨心,體察萬物,而不做作。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與清風為伴,與山川對飲,保持超然物外之心態。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如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忘懷得失,以此自終。”,性灑脫,窮且益堅,常著文章以自娛,不評論時政,不怨天憂人。偶然樂趣躍然紙上,卻也因此樂此不疲,忘懷得失。飲酒樂甚,扣弦放歌,不墜青雲之誌。
又如東坡赤壁所言,“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將個人得失拋之腦後,以變化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我欣賞萬物,“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萬物皆有靈,與我為伴,故我心不眠。心中無我,便有整個世界。
身似浮萍何處寄,我心安處是吾鄉。吊絲一枚,城市打拚。現實中孤煙一片飄零無依,此書卻是我心安處,是我的心靈棲息之所。屋內無他物,赤心一顆,孤桌一張,青燈一盞,香茗一杯。當夜幕降臨,疲憊的眼神逃脫加班的魔咒,自由的心靈卻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裏策馬馳騁,巡遊天下。這裏充滿愛和陽光,花香滿屋,俗事盡棄,以詩對話,對酒當歌,盡情哭,大聲笑,衝破現實枷鎖,充滿自由氣息,但又不是烏托邦。
翻看以前的大學空間動態,曾寫過如下詩句:
《醉臥山巔》
晨曦初霧,踏雪尋梅。
鳥鳴於澗,飄而衣吹。
扁舟一葉,寄情山水。
以夢為馬,淚而酣醉。
且把眼光放開,覽山川之勝,養大道於胸。書中不過死道理,世事通明皆學問。欲從山澤草野,世間百態中。讀無字之大書,求無字之真理。不知工作以後一年,兩年,五年,以致十年,還有如此心境哉!!!
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迷茫。年少時的雄心壯誌,正慢慢被現實打磨光滑,消耗殆盡。內心渴望被肯定,渴望能擁有平常的幸福生活,買房娶妻生子。但而今卻身處尷尬境地,回鄉有心不甘,在此無法紮根,每天承受工作壓力,未來的路又在何方。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最能打動我的還是於朦朧無聲處的一束微光,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正是被這樣的微光指引,引領我們穿越黑暗,穿越平淡過往。當微光越來越亮,我已不再懼怕黑暗,人生也才愈覺嬌研起來。”,願我們心中的那一束微光不滅,願這個逐漸成長的孩子能帶給你些許微光,慢慢照亮我們共同的前進方向。
詩和遠方,與我心靈契合,邃取作孩名。平時喜讀詩書,徒步漫遊,退而記錄成文。詩文如酒飲輒醉,清風明月共枕眠。此種行徑,雖不合當下時宜,奈何秉性難棄,興趣使然。
本書封麵取自之前拍攝的南京“愛情隧道”。為此去過多次,直到鐵軌兩旁,綠樹成蔭,呈合抱狀。鐵軌的盡頭便是遠方,遠方雖充滿期望,但請勿忘出發時的初心,回家的路。詩意的生活讓我渴望,雖不可常及,但偶然得之,便欣然自娛。理想中的生活,不受經濟困擾,既可一把吉他浪跡天涯,又可朝九晚五忙於興趣之事,不知今生能否實現。
本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或是多個網站投稿轉載,隻是為了賺點人氣,實在無人關注,還望理解。
同時,感謝您關注到這個孩子。如不合胃口,請掩卷尋它,在此送上真誠祝福;如心靈契合,給您帶來些許正能量,撰文不易,些許安慰。
最後,祝願大家幸福快樂每一天。
2016.07.07於南京先鋒書店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