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脂血病的日常生活宜忌2(1 / 3)

第十章 高脂血病的日常生活宜忌2

運動中的宜忌

1.運動宜適度

適度運動對於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重要,運動時要掌握運動量的大小,尤其是體質較差的人更要注意。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運動量過大則可能超過機體的耐受程度,反而會使身體因過度疲勞而受損。因此,運動強調適度不疲勞,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操之過急,往往欲速而不達。若運動後食欲減退,頭昏頭痛,自覺勞累汗多,精神倦怠,說明運動量過大,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那麼,運動量多大才算合適呢?一般來說,以每次鍛煉後感覺不到疲勞困乏為適宜。

2.運動宜動靜結合

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因為強調動而忘了靜,要動靜兼修,動靜適宜。運動時,一切順乎自然。進行自然調息、調心,神態從容,摒棄雜念,神形兼顧,內外俱練,動於外而靜於內,動主形而靜主養神。這樣,在鍛煉過程中內練精神,外練形體,使內外和諧,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製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實際上太極拳是高脂血症患者動靜結合的最佳運動方式。

3.運動宜張弛有度

高脂血症患者運動鍛煉,並非是要持久不停地運動,而是要有勞有逸。有張有弛,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因此,緊張有力的運動,要與放鬆、調息等休息相交替。長時間運動,應注意有適當的休息,否則能影響運動效益。使運動不協調,精神不振作,甚至對養生健身不利。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鬆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人們才願意堅持實行。即“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的方式下進行。”在健身方麵,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輕輕鬆鬆地逐漸增加活動量。

4.運動宜因人而異

對於大多數高脂血症患者來說,由於肌肉力量減退,神經係統反應變慢,協調能力變差,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能得到活動的運動,像步行、太極拳、慢跑等。而對於年輕力壯、身體好的人,可選擇運動量大的鍛煉項目,如長跑、打籃球、爬山等。每個人工作性質不同,所選擇的運動項目也應有別,如售貨員、理發員、廚師要長時間站立,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在運動時不要多跑多跳,應多仰臥抬腿;經常伏案工作者,要選擇一些擴胸、伸腰、仰頭的運動項目,又由於用眼較多,還應開展望遠活動。總之,因人而異是運動的基本原則之一。

5.運動宜長久堅持

輕微而短暫的運動對高脂血症以及肥胖患者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隻有達到一定運動量和長期堅持,才能對血中脂質產生有益的作用,並減輕肥胖患者的體重。也就是說,高脂血症患者運動鍛煉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貴在堅持。隻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進行適宜的運動,才能收到健身的效果,運動鍛煉不僅是形體的鍛煉,也是意誌和毅力的鍛煉。人貴有誌,學貴有恒,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沒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人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說明,鍛煉身體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經常而不間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達到鍛煉的目的。

6.運動忌無計劃性

醫學專家經過長期的研究證明,隻有具有計劃性的有氧活動(如慢跑、走路、遊泳、登樓梯等)才是預防與治療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就高脂血症患者治療恢複而言,每周保持3次運動,才可以稱得上是計劃性的運動,而對於工作緊張或是經常出差的高脂血症患者,每周至少應有1~2次運動。為了能夠長期地保持運動的規律性,還應計劃每周的運動時間和內容,注意不要將每次運動的時間間隔安排得太長。有計劃的、有規律性的運動會使您在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麵獲得很大益處。

7.高脂血合並症患者忌盲目運動

高脂血症患者而無其他合並症應保持中等強度運動量,在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的自身感覺,如出現呼吸困難、前胸壓迫感、頭昏眼花,麵色蒼白等現象,應立即停止運動,有可能的話,應平臥休息。高脂血症患者合並有輕度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無症狀性冠心病等疾病者應自行掌握,以鍛煉時不發生明顯的身體不適為原則,必要時應在醫療監護下進行。高脂血症患者合並下列疾病時禁止運動:

(1)嚴重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2)重度高血壓病。

(3)嚴重糖尿病。

(4)重度肝、腎功能不全。

(5)明顯甲狀腺功能亢進。

(6)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穩定型心絞痛。

(7)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脂血症患者合並房室傳導阻滯、左束支傳導阻滯、安裝固定頻率起搏器、勞力型心絞痛、嚴重貧血、重度肥胖以及應用洋地黃或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時也應該很謹慎地進行體育運動。

生活起居宜忌

1.高脂血症患者的起居八宜

起居養生,即通過合理的科學的生活方式來達到促進健康、治療疾病的目的。在我國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對起居療法在防治人體疾患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有明確的記載與論述。因此,結合現代醫學科學研究成果,在防治高脂血症中,須高度重視和充分注意以下要點。

(1)宜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即使節假日或來親戚、朋友也應注意不要隨意打亂自己的“生物鍾”,這點相當重要。對於多數高脂血症患者來說,生活無規律現象十分明顯,必須刻意糾正過來。要嚴格養成“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好習慣,午間可小憩半小時,對高脂血症患者來說,午睡不宜過長。一般情況下,也不宜過多(或經常)熬夜。

(2)宜飲食有度。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維持生命的必需物質。高脂血症患者特別須重視正常的家庭膳食餐飲,切忌暴飲暴食,做到均衡營養,粗細搭配得當,葷素調和得法,自覺做到不挑食、不嗜食、不偏食、不吃零食。

(3)宜重視家務勞動。家務勞動不僅具有培育和鍛煉人的意誌力、持久性作用,而且長時期實踐兼有較好的降脂減肥效果。尤其是男子適宜多做一些家務,還有促進家庭和諧、豁達情誌的效果。對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來說,家務勞動量要適宜,尤其老年人不宜過於勞累,應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4)宜經常堅持體育鍛煉或體力活動。對高脂血症患者來說,尤其要高度警示:勿久坐、勿久立、勿久行、勿久臥、勿久蹲。在正常工作、學習、勞作的環境中,要堅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的廣播體操(或工間操)的鍛煉活動,此項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持之以恒,經年不斷,是大有裨益的。

(5)宜有適量的文娛生活安排。扭轉多數高脂血症“生性喜靜”的不良生活狀態。所謂“生性喜靜”是一種非健康狀態,對人體來說是害多利少的生活格調。人在自然界生存,要陶冶自然所賦予的樂趣和愉悅,應走出居室、書房、工作間,到人群中去,到各類健康的、有益人體的活動鍛煉中去,如結伴、合群地進行步行運動、跑步運動、跳繩運動、降脂健美操、跳迪斯科舞、騎自行車、遊泳、爬山以及習練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門球、保齡球等,並在長時期的文娛活動過程中,親身感受其降脂減肥的樂趣。

(6)宜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做到或達到每天排大便1次。是起居療法的一個重要方麵。中醫十分重視人體正常排大便的保健價值,並認為“頻泄誠耗氣,強忍則大腸火鬱”。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說:“忍大便,成氣痔。”氣痔為中醫病名,症見肛門腫痛,大便艱難,便血脫肛等。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人體腸腔中存在大量細菌,每天攝食的食糜(經咀嚼和胃腸消化後的食物)經細菌發酵分解,會產生一係列的有毒物質,如醛、酮、氨、過氧化脂質以及多量的膽固醇等物質,被人體腸道重新吸收,進入循環,不僅直接危害髒腑,而且會誘生高脂血症等病症。因此,專家們指出,必須重視“負營養”的排出,意在告誡人們要重視人體代謝廢物對健康的危害,及時排便。並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