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肝硬化(1 / 2)

第一章 肝硬化

棗湯

(方源)《傷寒論》

(組成)芫花10克,甘遂10克,大戟10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清晨空腹取1.5克,以大棗10枚煎湯待溫送下,得快利止後服而以粥調養,如利而病不除,可再服增至3克。不可久服。

(功效)攻逐水飲。

(主治)懸飲或水腫。證見飲停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幹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苔滑,脈沉弦:及水腫腹脹,屬於實證者。

(按語)①本主證以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幹嘔短氣,脈沉弦為辨證要點。②本方各藥峻烈,不可過劑。③本方可治肝硬化腹水。

小消化水丸

(方源)《外台秘要》

(組成)大黃30克,甘遂30克,葶藶子30克,巴豆5克。

(用法)上藥共研末,煉蜜為小丸。1次服3克,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24小時內不超過2次。腫消大半則停藥。

(功效)逐水消腫。

(主治)水病。證見通身微腫,腹大,食飲不消,二便不利,脈實。

(按語)①本方證以通身微腫,腹大而實,二便不利,脈實為辨證要點。②本方各藥均為峻烈之品,而且巴豆毒性大,應控製劑量;宜丸、散劑。③本方可用治肝硬化腹水。

芫花丸

(方源)《太平聖惠方》

(組成)芫花30克,大戟30克,甘遂30克,川大黃30克,青皮45克。

(用法)為細末,製為小丸,每次服5克,食前以酒送下。每日2次。

(功效)逐水理氣。

(主治)婦人血分,四肢浮腫,心腹滯,不思飲食。

(按語)①本方證以四肢浮腫,脘腹脹滿,脈實為辨證要點。②本主各藥多性峻烈,應控製劑量。③本方可用治肝硬化腹水,不拘男女。

小胃丹

(方源)《丹溪心法》

(組成)芫花15克,甘遂15克,大戟15克,黃柏9克。

(用法)為未,粥丸麻子大,一次服3克,一日服2次,臨臥津液吞下,或白湯一口送下。不可久服。

(功效)逐水清熱。

(主治)水飲痰熱互結。證見浮腫,大便不通,幹嘔短氣,或咳唾胸脅疼痛,苔黃膩,脈沉弦。

(按語)①本方證以浮腫,大便秘結,幹嘔短氣,苔黃膩,脈實為辨證要點。②本方為十棗湯以粥易大棗以養胃氣,再加黃柏以清熱而成。③本方可用治肝硬化腹水、滲出性胸膜炎。

三花神祐丸

(方源)《宣明論方》

(組成)甘遂15克,大戟15克,芫花15克,牽牛60克,大黃30克,輕粉3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末,製為小丸,1次服3克,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膽不可久服。

(功效)逐水開結,通便消腫。

(主治)一切水濕腫滿。證見淋秘喘咳,中滿腹脹,黃瘦困倦,或肢體麻痹,走注疼痛,頭目眩暈,脈實者。

(按語)①本方證以脘腹中滿,氣促,二便不利,脈實者為辨證要點。②本方毒性類舟車丸,宜控製劑量,不可久服。③水邪壅盛,形氣俱實者宜。④本方可用治肝硬化腹水。

大戟散

(方源)《太平聖惠方》

(組成)大戟15克,甘遂15克,續隨子15克,牽牛子15克,葶藶子15克。

(用法)上藥研細共為散,1次服2克,燈心湯調服,每日2次。不可久服。

(功效)逐水消腫,利尿通便。

(主治)水氣。證見心腹臌脹,喘息,二便澀,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