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想飛
地震中的父與子
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這個兒子又又是多麼無私啊! 如果你的兒子已被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學校的廢墟所埋,你會不斷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你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會讓別人先脫險嗎?就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找到了答案。 這篇課文我一口氣讀了三遍。文章寫了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失去了孩子極度悲痛的情況下去兒子昔日的學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的父母來到這裏,痛苦的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喊完後便絕望的離開。也有許多好心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然而這位父親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個小時後,聽見了孩子的聲音,並最終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14個同學,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多有責任心啊!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這個兒子又又是多麼無私啊! 我讀後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隻有長眠於地下了;如果這位這個兒子畏懼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話,那他的14個同學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記得我小時候,隻知道讓大人給我買玩具,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也無可奈何,隻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對父子的精神用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一定會天天向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西遊記》有感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世界裏沒有陽光。”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世界裏沒有陽光。”一本好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給人以啟迪。我也讀過許多好書,其中《西遊記》給我印象最深。 一提起《西遊記》,許多人都會想起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斬妖除魔的情景。以前我也十分崇拜他,可近來我又讀了一遍這本書,對書中的人物也有了新的見解。 有的人喜歡孫悟空,喜歡他的法力無邊;有的人喜歡唐僧,喜歡他的平易近人;有的人喜歡沙僧,喜歡他的忠厚老實。但我卻對豬八戒獨有情鍾。 豬八戒,再人們心中永遠是好吃懶做,一事無成的家夥,但他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優點--為人樂觀,永不放棄對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取經一路坎坷,但他總開導大家“想開點”;師父命懸一線,他又能為自己留條後路,隨時準備回高老莊過自己本來平淡無奇的生活。 在實際生活中,和八戒同樣開朗樂觀的人也有許多,他們被人們嘲笑為樂天一族,被人們誤解為玩世不恭,不懂思考分析的人。其實不是這樣的,科學家發現:樂觀的人的工作效率比多愁善感的人的工作效率要高要強。 我以前也不是一個樂觀的人,記得有一次,我的成績不理想,心情不好,我的好朋友看見了便指著牆角蜘蛛網上的飛蛾對我說:“看,它明知劫數難逃還努力改變。”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麼是樂觀,化悲痛為力量就是樂觀,永不言敗就是樂觀! 八戒愚蠢可他開朗樂觀,不正是人們說的大智若愚嗎?好一個春光燦爛的豬八戒:我樂觀,我開朗,我快樂。
南觀山
不僅嚇跑了魚,而且自己也淋成個落湯雞。用手指了指我的頭,我用手一摸,摸到兩個硬邦邦的東西。拿下一看,居然是隻螃蟹,嚇得我大叫起來。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呀 南觀山 “五一”放假,媽媽帶我去惠州的南觀山遊玩。 到了南觀山,我們就往南觀山上的小溪跑去。走近小溪連衣服都映上了濃濃的綠色。清澈見底的碧水中,小魚兒自由自在的遊動,我看見了有幾隻魚躲在一個大石頭下,我便撲了過去,沒想到這一撲,不僅嚇跑了魚,而且自己也淋成個落湯雞。我仗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大笑了起來。用手指了指我的頭,我用手一摸,摸到兩個硬邦邦的東西。拿下一看,居然是隻螃蟹,嚇得我大叫起來。媽媽瞧了瞧我,笑的更起勁了。 順著小溪往前走,有一片竹林,我們便走了進去。我想戲弄一下媽媽。哪知,一鑽進竹林,就不見媽媽了。我拚命的找出路,我找啊找,猛些見到一個小亭子裏坐著一個人,我走過去看了看,發現是媽媽。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呀! 這次郊遊,使我意識到,人也要開動一下腦筋!!
記憶裏的沙子
人生若采摘,那麼記憶就是陳釀采摘幸福,陳釀甜蜜;采摘痛苦,陳釀苦澀。如果你在記憶中嚐到了苦澀,那麼請你忘記;如果你在記憶中嚐到了甜蜜,那麼請你銘記。 人生若采摘,那麼記憶就是陳釀采摘幸福,陳釀甜蜜;采摘痛苦,陳釀苦澀。如果你在記憶中嚐到了苦澀,那麼請你忘記;如果你在記憶中嚐到了甜蜜,那麼請你銘記。 忘記的背麵是寬容,銘記的背麵是感激。 當父母責備的時候,忘記他們的方式,銘記他們的目的;當有人誇你的時候,忘記他們的稱讚,銘記他們對你的鼓勵;當你失敗時,忘記失敗的苦楚,銘記失敗的原因;當你成功時,忘記成功的榮耀,銘記成功的艱辛.. 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學會忘記與銘記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忘記與銘記的過程。 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激的心來麵對生活,銘記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因為是他教會了你助人為樂;銘記曾經欺騙過你的人,因為是他讓你認識到社會的複雜;銘記曾經與你較量過的人,因為是他讓你知道適者生存的道理;銘記曾經傷害過你的人,因為是他讓你認識到這個社會有時是很殘酷的.. 其實,事物往往就象一個帶核的水果,采下來不能全部都吃掉,我們要用“忘卻”的刀除去裏麵的果核,再用“銘記”的容器盛裝它們。 如果我們一味“忘記”,最後我們將一無所獲;如果我們一味“銘記”,最後我們的心靈就會長滿雜草。 然而,人的一生是複雜的有時你很難準確判定哪件事是正確的,哪件事是錯誤的,不是每件事都是“1+1”那麼簡單。有時好的外表隱藏著醜陋,樸實的外表下卻包含著愛心,這時我們更應該仔細地去體會——這就是成長。 人生就像一次采集,我們將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收入記憶中,可一回頭卻發現其中不可避免地混入了沙礫——別小看這些沙礫,它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將你的心靈磨得生痛。這時我們就需要借助“忘卻”的力量,揀出心中這磨人的沙礫,最後我們通過不斷的“忘記”與“銘記”,就會發現我們的記憶充滿了金子,而這也將成為我們一生的寶貴財富。 銘記的背後是感激,忘記的背後是寬容,讓我們用感激與寬容去感受生活吧!
無題
PS:隨筆。因為妹妹最近很傷心,太多難過的事了。。。這篇內容零零散散,硪隻係想舒心一下。呃。隻是舒心一下,文章怎麼樣MM8管。下次MM硪還是very happy的。希望大家不要再意這篇文章了~米人看也無所謂。 失去後才發現,原來,我離不開這一切。更離不開他。 一年前,我瀟灑地走了,盡管心裏有多少痛楚,我還是瀟灑地走了。 一年前,我曾天真地以為,時間真的可以衝淡一切,衝淡記憶,衝淡悲傷。 一年前,我所做出的,沒有去試圖挽留的,傷心代替了,也許,這是代價。 也許一切並不是我無奈,而是我沒有真正去挽留,隻在任命運、緣份戲弄我,戲弄這段無知的感情。 在那兩年期間,擁有過太多美好的記憶。甚至自己也很迷糊。一切漸漸美麗起來,一瞬間,又化成灰燼。 我們 誰都不是天使,但誰都也是。 當擁有最美麗的一雙翅膀時,就是天使。 當翅膀被折斷一隻時,就失去了原有的美麗。。。 狠下心來,決定要忘記時..哭了..
真的不想,但這是唯一的辦法。真的是自己所不敢預料的。真的曾天真地以為,不用多久,我的悲傷,就會被時間帶走,記憶,就會被快樂掩蓋...
錯過的日子被月光拉得細長。彼此之間的影子也淡淡模糊了. 也許這並不是緣份,隻是一個巧合,意外的巧合。世界有太多的巧合,太多人會誤以為是緣份。最後,結局從不會像童話中那樣的美麗。 就算是緣份。但錯過了就難以重來。 我和他,永遠是兩條不可相交的平行線,各走各的路。銘記一些事,忘記一些事.. 漫天飛舞,一片荒蕪,滿眼風雪和眼淚都化作塵埃.再多的苦,於事無補,忘記所有才能夠重來. 漫天黃沙,何去何從。 虛假的笑容,最終,仍化為眼淚.. 忘記所有才能夠重來.. 何時,才能真正忘記.. PS:隨筆。 因為妹妹最近很傷心,太多難過的事了。。。這篇內容零零散散,硪隻係想舒心一下。 呃。 隻是舒心一下,文章怎麼樣MM8管。 下次MM硪還是very happy的。希望大家不要再意這篇文章了~米人看也無所謂。
真美好!!!
生活是美好的,隻有被稱為人的這類動物歪曲生活之美。因為人美並未像其他萬物生靈那樣循著天定正途、大自然的引導和真主的啟示生活,而是按其自定法則生活,這些法則乃是其依據惟我主義、狂妄自大和個人好惡所隨意製定的。所以,他常對同類行惡,與異類為
敵。 生活是美好的,隻有被稱為人的這類動物歪曲生活之美。因為人美並未像其他萬物生靈那樣循著天定正途、大自然的引導和真主的啟示生活,而是按其自定法則生活,這些法則乃是其依據惟我主義、狂妄自大和個人好惡所隨意製定的。所以,他常對同類行惡,與異類為敵。 或許獸類會為食色而相互殘殺,鳥類會為食色而相互廝咬,但那種殘殺和廝咬隻是短暫的行為,既無預謀,亦無所仇,更沒有伴隨其後的罪惡。而人類與之不同,他是平安之中的渾濁,生活之中的灰塵。他有記憶力,所以對往事念念不忘,將仇惡牢記在心;他有洞察力,所以常為自己製造布滿恐懼的未來。他的現在是永無休止、永不消歇的激烈廝殺,他要麼為記憶中昨天的舊恨複仇,要麼為預見中今天的食物而不擇手段地攫取,要麼為想象中明天的恐懼而小心防範。 生活是美好的,比之更美好的是生靈,是能夠感受、品嚐、體會到這種美好並以其點綴自身的萬物生靈。鳥兒美於花園,因為它懂得怎樣將花園中的五顏六色裝點到自己的羽毛上,將花園中的樂曲集於自己的囀鳴;獅子美於森林,因為它能夠使森林的威嚴活生生地體現在它的威嚴之中,將森林的雍容和莊重體現在它的雍容和莊重之中;駱駝美於沙漠,因為它使自己存於大漠之間,將大漠中的山丘化為它的形體,將大漠的黃沙描繪在它的膚色之中;鯨魚美於大海,因為大海是它生命的一部分,平靜的海水、洶湧的波濤和湍急的水流便是構成它這部分生命的內涵。 仿佛大千世界之中的萬物生靈都在追隨著大自然,受其影響,與其同步共進。隻有人類例外。因為他們偏離了主在創造他們時為他們確定的正途,主便隻好專為他們派遣先衙和使者,為他們開辦學校提供經書,但光明怎能照進盲人之眼,雷聲又焉能震動聾子之耳! 生活是美好的,它的美並不局限於某個民族而不惠予另一個民族,亦不局限於某個階層而不惠予另一個階層。它的美是主在上天與下界撒播的藝術靈光。讓我們全身心地去追尋,盡情地去享受吧!凡有聽覺、視覺和感覺的人,都會在每一個景致中發現美,都會在每一個地方感受到美。那些對生活之美熟視無睹的人,生活的自然之花在他們身上已然枯萎,他們的感官已然麻木,所以,存在於他們和世間萬物之間的真實和正確的思維紐帶已然斷裂。 美是大自然的保護生活、保持生命本質的手段,它以美使離散的東西重新聚合,使離散的生靈重新會聚。同時,美是內心的愉悅,是心靈的光環,是精神的慰藉。誰的感覺和意識中充滿了美,那他便青春永駐,處處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