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處處蘊藏著商機1
任何東西到了商人手裏,都會變成商品。
一個猶太人如此教導兒子:“處處蘊藏著商機,關鍵在於你自己如何去發現。”
1946年,父子倆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
許多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兒子始終牢牢記著父親的話,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彈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還曾經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然而,真正讓他揚名的,卻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向社會廣泛招標,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廢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因為在紐約州,處理垃圾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起訴的。
兒子當時正在法國旅行。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即終止休假,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木料和螺絲後,他不發一言,當即與政府部門簽下了協議,由麥考爾公司來處理這批垃圾。
消息傳開後,紐約許多運輸公司都在偷偷發笑,他的許多同僚也認為回收廢料吃力不討好,能回收的資源價值也實在有限,這一舉動實在愚蠢至極。
他沒有去理會別人的看法,而是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舊木料則加工成底座。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塵都精美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些廢銅、邊角料和灰塵都以高出它們原來價值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賣出,且供不應求。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從這堆廢料上賺到了350萬美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商業化的社會永無等式可言,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點鈔票而累得氣喘籲籲。這裏麵的奧妙就在於:把別人眼中的破銅爛鐵看作財富。
機會對商人來說無比重要,把握住了機會,也就把握住了財富。《塔木德》上說:“任何東西到了商人手裏,都會變成商品”。真正能實踐這句話的也隻有《塔木德》的忠實信徒——猶太商人,他們早已把合同、公司乃至文化、藝術甚至於他們的耶和華上帝都商品化了。猶太人常說:“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每一個人,但如果她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迎接她時,她就會從窗子裏飛走。”顯然,我們的周圍到處存在機會,隻要我們做好準備,就可能把機會變成機遇。猶太人告誡孩子要時刻準備著迎接機會的到來,同時在發現機會的同時還善於利用機會、把握機會,隻有這樣才能夠取得巨額的財富。
1984年,尤伯羅斯把一向虧損巨大的奧運會賣出了天價,從此奧運會身價百倍。雖然萬物可商,真要做到最好卻要商眼銳利,敏於先機,思想解放和智識過人等諸方麵的原因,而這些一般人百求難得的東西正是猶太商人的特長。包括剛提到的奧運會,現代世界的許多原先非商業性領域,大多是在將興未興之時,被猶太商人率先打破封閉而納入商業世界的,比如娛樂業、收藏業等等。
在現代商業活動中,商機的獲得與戰場上戰機的獲得同樣重要,它們都是一種主動權的掌握,掌握了主動權就有了勝算的把握,失去主動權就意味著市場被競爭對手占有和分享。同時,商機的獲得還包含著這樣一種意義:無論是在商品上還是在地域上,要有別人之所未有,到別人之所未到。商場上的先機往往意味著你要盡可能地做獨家生意,你的商品無論是品質還是價格都應該是獨一份,舍此無他,你要到別人還沒有開發的生意場上去,在別人未到之前實實在在地賺上一筆。
美籍猶太人哈默1931年從蘇聯回來時,正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逐漸走近白宮總統寶座的時候。當時美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羅斯福提出“新政”加以解決,獲得了一些人的讚許。但此時,“新政”還沒得勢,大多數人對“新政”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哈默研究了當時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認為羅斯福肯定會掌握政權,“新政”一定會成功。正是從這點出發,精明的哈默找到了一條可以發財的新路。他認為:一旦羅斯福新政得勢,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會被廢除,為了滿足全國對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求,那時將需要空前數量的酒桶,對製作質量上乘的酒桶必不可少的經過處理的白橡木的需求也將大大增加,而當時市場上卻沒有酒桶。
哈默在蘇聯住了多年,他清楚地知道蘇聯人有製作酒桶用的桶板可供出口,於是,他訂購了幾船桶板,並且就近在紐約碼頭俄國貨輪靠岸的泊位上建立了一個臨時性的桶板加工廠。由於供不應求,他又在新澤西州的米爾敦建造了一個現代化的酒桶工廠,名字就叫哈默造桶廠。當哈默的酒桶從生產線上滾滾而出的時候,恰好趕上廢除禁酒令,人們對威士忌、啤酒等酒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各酒廠生意量急劇增加,這就需要大量酒桶。於是,哈默的酒桶被那些最大的威士忌和啤酒製造廠用高價搶購一空。哈默再一次獲得了成功。
哈默敏銳地感覺到了羅斯福上台是大勢所趨,並且巧妙地抓住了要廢除禁酒令的機會,從蘇聯進口原料,在美國製造了大批酒桶,為自己的財富又狠狠地增加了一筆。上帝並不偏愛猶太人,而猶太人何以能夠成功得更多、更普遍一些,成為命運的寵兒?是機會!世界上的生意人都懂得抓住先機,而猶太人在這方麵又有自己獨到的精明和機敏,使得他們抓住了很多難得的商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78:22法則
猶太人經商有它的法則。猶太人認為,支持這法則的,就是上帝的宇宙大法則——78:22法則。人無法推翻宇宙大法則,隻要在此大法則下經商,就絕不會吃虧。
邁耶·羅斯柴爾德,原本生活在德國的猶太貧民區,他花了幾年時間就建立起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實現了由窮人變為金融大亨的美夢。除此之外,羅斯柴爾德家族控製著當今世界上重要的黃金市場,是猶太商人中最會賺錢的傑出代表。
邁耶是從10歲開始向父親學習經商的,少年時代就培養出了對古錢幣和其他古董的強烈興趣。邁耶是從零開始的,他積累著從富人那裏賺到的小果實,並積極拓展商機。在認識到"78:22”法則後,他開始擬定計劃將這些古幣做成精美的記錄卡寄給他認定的顧客。他認為銷售這些奢侈品最有效的方法是接近最有購買力的貴族,他們占據有“78”的錢,邁耶艱辛地開辟這通往宮廷的銷售之路。不久當地的領主比海姆公爵召見了他,邁耶不惜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他自己收藏的珍貴古幣,為他日後建立羅斯柴爾德財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邁耶很清楚,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向最有權勢和財富的人推銷他的產品。於是采取一種舍棄目前小利而獲得長遠巨額利潤的經商法則。他以很高的價格收集這些古錢幣,有意地以低得離譜的價格出售給比海姆。從此以後,比海姆經常幫助他收集古幣,替他介紹買主,使他獲得數倍的利潤。邁耶日後長期采用了這種策略,最初為那些有錢的貴族、領主、大金融家提供情報,為之服務,然後再從這些強勢人物身上賺到利潤和財富。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比海姆那時已經是歐洲最大的金融家之一,並從事著大宗的軍火買賣,將自己龐大的資金借給了君主和貴族以賺取高額利息。此時45歲的邁耶也同樣從這場戰爭中賺取了驚人的利潤,從19世紀以來的100多年裏,羅斯柴爾德家族積累了4億英鎊的資產。
所以說素有經濟帝國“紅色之盾”榮譽之稱的羅斯柴爾德,就是成功運用78:22法則的典範。
猶太兒童從小就懂得所謂的宇宙大法則,就是"78:22法則”,更嚴格一點可以說是785:215。猶太人解釋說,正方形和其內部的圓的關係體現了這一法則:當正方形麵積為1000時,其內切圓麵積為785,正方形所餘麵積為215。在空氣的成分中,氮和氧的比率為78:22,如果造出氮60,氧40的“人造空氣”,人們則難以生存。此外,人的身體,水份與其它物質的比率也是78:22。78:22這一比率與人的生存同在。
因此在每一個猶太人心中,這個78:22法則是神秘和神聖的。由此出發,猶太人視78:22法則為穩定而又和諧的宇宙法則。
猶太人經商的方法,也以此法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