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1 / 3)

第八章2

心靈的哀歌

春天,花開了,我漫步在花的天堂,聆聽花兒們興奮的聲音。牡丹高傲地說:“我生來高貴,命中注定為詩人吟詠。”玫瑰嬌聲的說:“我是美的化身,是愛情的象征。”

我靜靜的走著,一陣抽泣打擾了我的思緒,我尋聲而去,是一支梅,她臉上充滿了無奈與茫然。我不解的問她為何哭泣,她沒有回答,我說梅是錚錚鐵骨,是人們爭相稱讚的,是敢於直言的花中君子,怎可輕易落淚。“爭相稱讚?”她忽地抬起了頭,“敢問這世間還有多少正直之人?想屈平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頭來不也被逐出朝廷投汨羅江而死嗎?‘屈心而抑誌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他的忠言直諫,忠心耿耿竟為人責罵侮辱。林則徐忠心為國,麵對鴉片對中國的毒害,他直言進諫。到後來雖禁了煙,但由於朝中小人的讒言,皇上畏懼列強,終於一張詔令摘去官冒,發配伊犁。”

我說:“世態炎涼,正直的人前途多舛,而一些拍馬逢迎的小人卻加官進爵平步青雲,確是世之紕漏。”

蓮似乎聽到了我們的談話,忙說:“既然正直之人不為世所容,何不隱居山林,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無憂無慮,盡享生之喜悅?”梅斥之到:“上天賦予每一個人不同的心靈,心靈混沌之人必為世淘汰,心正不阿之人必漸露光芒,倘歸隱山林,單顧個人一時之快而埋沒自己的本事,這豈不是國家的一大損失 ,自己的終生遺憾嗎?蓮羞愧的縮回到水裏。

在命運的盡頭,這支被人遺棄的梅,唱起了一段哀歌:“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這支梅凋零了,留下幾滴混濁的淚水。

就像屈平投江前的不解和無奈。梅枯死了。

我撿起她,把她夾進我的書中,把他放進我心靈的最深處,聽她那一首心靈的哀歌!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泰戈爾說:“當鳥翼係上了黃金時,就飛不遠了。”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一隻蜜蜂把一壺蜜送給天神,天神非常高興,答應送蜜蜂一個禮物,蜜蜂選擇了一根能置人於死地的毒針,天神答應了蜜蜂的請求,但是條件是蜜蜂刺了人之後,生命也隨之結束了。蜜蜂得到了不該得到的東西,同時也意味著失去了自己本不該失去的東西。〕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學會選擇和放棄,學會可以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這也許便是另一種珍惜。蜜蜂如果學會放棄自己本不該得到的東西,那麼它將得到更多。

放棄是生活中時時要麵對的清醒選擇,學會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渡過風風雨雨。懂得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就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的執著,選擇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

一隻倒黴的狐狸被獵人布下的套子夾住了一隻爪子,它毫無遲疑地咬斷了那隻腳,然後逃命。放棄一隻腳而保全一條性命,這是狐狸的哲學。人生亦是如此,當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的利益而謀求整體的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

“魚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說的不也是這麼一種道理嗎?

“有所為必有所不為,有所得必有所失。”也許,我們更多時候,執著於魚,執著於有所為有所得,隻看到選擇放棄時的失落和痛苦,而忘記了如果我們不放棄魚,就會麵臨更大的失去熊掌的痛苦。

放棄一段友誼固然會於心不忍,但是每個人畢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們又怎麼能夠保證每個人都長相廝守呢?固守一位朋友隻會擋住我們人生旅程的視線,讓我們錯過一些更為美好的人生山水。學會放棄,我們就有可能擁有更廣闊的友誼天空。

放棄一段戀情也是困難的,尤其是放棄那種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是既然那段歲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個背影已漸行漸遠,又何必要在一個地方像望夫石一樣苦苦守望呢?不如冷靜地收拾感情的背囊,該放便放,重新上路。學會放棄,一切又會柳暗花明,或許另一枝更美的感情之花會在你旅程的路邊對你搖曳。

放棄是一種量力而行的遠見,放棄是一種顧全大局的果斷,放棄是充滿智慧的膽識和勇氣,放棄是一種泰然處之的寬容和大度。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唯一的導演,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的人生才是徹悟的人生。“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 去留隨意,漫隨天際雲卷雲舒。”笑看人生,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揣著美麗的人格上路》等三篇

揣著美麗的人格上路

哲人雲:“美麗的人格可以使一朵鮮花變成一座花園,也可以使一滴水變成一條小溪。”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人格需要翱翔於藍天,接受風刀霜劍的洗禮;需要遊戈於大海,接受驚濤駭浪的考驗;需要馳騁於荒野,接受荊棘沼澤的磨礪……所有這一切,都足以讓人格遍體鱗傷,疲憊不堪,惟有高尚麼裏的情操才能將這傷口撫平,使人格恢複活力。

一朵雲,放棄了自由自在的飄蕩生活,降為一方甘露,滋養了一方土地。

一朵花,放棄了競相吐豔的美麗生活,成為一枚果實,播散了一片種子。

一棵樹,放棄了直達蒼天的生活,變成了一根柱子,支撐著路邊的涼亭,讓路人遮陽避雨。

一個人應該隨時準備著,伸出助人的雙手,給予是人格美麗的選擇。

揣著美麗的人格上路,路旁有掌聲和鮮花,笑臉同行是對你最好的讚美。

有這樣一方高尚人格的土,在這裏,孕育出嶽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寧死不屈,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在這裏,培養出周恩來的鞠躬盡瘁,焦裕祿的不辭勞苦,孔繁森的一心為公。

歲月的潮水洶湧著,把曆史的血腥與人性的脆弱漂泊成永遠,在這永遠裏,涵混著太多的迷惘與癡迷,智慧與清遠。

千年的餘輝搖曳那些花季,飄落那些雨季。我們不妨把或深或淺的記憶放進日記,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選擇高貴美麗的人格,不再因外界的風聲鶴唳而瑟瑟發抖,不再因世間的榮辱得失而,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飄逝而惆悵莫名——揣著美麗的人格上路吧!當年輕的韻華退卻時,我能夠說:我擁有雖不再年輕,卻依然美麗的生命;當生命消逝時,我能夠說,我來過,我走過,我看過,卻不曾錯過。

人生隻在呼吸間

佛祖問弟子:“人生究竟有多長?”“五十年。”“不對。”“四十年。”“三十年?”“不對,不對!”“那麼人生究竟有多長?”“人生隻在呼吸間。”每次讀到《禪說》中的這一段,總會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一下,以證明我呼吸間鮮活的人生。尤其是經曆了那樣的非常時期。

從前的每個清晨,我們總是在擺脫數不清的昨日的束縛中醒來,又忙著思量明日的生計。對我們而言,人生是茫茫然的漫漫旅程,是周而複始的輪回。殊不知生命其實如此脆弱,人生其實如此短暫。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人的一生真的就如同流星劃過天際那短短的一瞬。在這一瞬之間,人卻不得不用盡整個生命於塵世的山穀中掙紮,並時刻憂慮會掉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有一則寓言:一個人在荒野遇到一隻老虎,於是他拚命逃跑,但那隻老虎卻緊追不舍。那人跑到一處懸崖之上,雙手攀著一根野藤,讓全身懸在半空中搖蕩。他抬頭仰望,隻見那隻老虎仍在向他怒吼,向下看去,又見另一隻老虎正張開血盆大口等著他。而他隻有一根枯藤賴以係命。就在這時,又有一隻白鼠和一隻黑鼠在上麵啃噬那條枯藤,但他忽然看見附近有顆鮮美的草莓,於是他一手攀藤,一手將草莓送入了口中:味道好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