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 3)

第一章1

芬香永存

那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發;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唇;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媽,你走後我變乖了。為了紀念您,我變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掃得幹幹淨淨;把物品放得整整齊齊;把家具擦得閃閃發亮。一切都像您從前為家裏做的一樣,就像您從未離開;以前您愛嘮叨我亂放東西,說女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得改掉。每次我總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嬌說有媽在我怕什麼。您在世的時候怎麼也沒辦法改掉這壞習慣,總愛依賴您,現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這壞習慣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變得這麼乖,該有多高興啊,是嗎,媽?我真的很希望您能聽到,為了紀念您我改掉了。

媽,您走後我更關心妹妹了。為了紀念您,我對妹妹就像您從前待她那樣溫柔,我時常檢查妹妹的作業、考勤情況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聽話,我們都長大了,不會像以前那樣總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吵嘴惹您心煩,也許您不知道,連鄰家的九大娘都四處誇我們兩姐妹聽話懂事,還說要她的二狗娃以我倆為榜樣別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媽,您聽到了嗎?為了紀念您,我變得更像姐姐。

媽,您走後我就把頭發留長了。為紀念您,從不留長發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兒決定把頭發留長,留得長長的,像您當年一樣。走在村裏,他們都說這孩子越看越像她媽呀。媽,以前您總怪我把頭發剪得那麼短,說一點兒女孩子的味都沒有,叫我把頭發留長,我死活不肯,總說往後一點再說。現在我的頭發長了,真的很長了,而媽媽您卻不再在身邊,您卻看不到了。媽,我多想您能看到。為了紀念您,我把頭發留長。

媽媽,您走了,整個世界都變得那麼陌生,我無所適從。我開始獨立,學會做各樣的活兒。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樣,媽媽您知道嗎,是為了更好地紀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談舉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兒的心上。我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那樣,媽媽您就會知道女兒用了這些特殊的方式來紀念您。

媽媽您對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兒卻隻能做這些小事來紀念您,願媽媽安息。

【簡評】

這一封發往天堂的信能在40多萬高考作文卷中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兩個特點: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過字裏行間,我們聽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聲音,也看到了一個在經曆失恃之痛後突然長大了的堅強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擷取三個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訴,令人肝腸寸斷。母親走了,作者生活中賴以依靠的那棵樹倒了,於是自己便長成了一棵樹。文貴情真,這篇作文為此提供了一個範例。(點評教師王小應)

2005廣東高考滿分作文:芬香永存

無題

拉開窗簾,陽光隻有一種顏色 —題記

拉開窗簾,陽光隻有一種顏色

不論你喜歡

赤橙黃綠青藍紫

當然情感無罪

但它好像變色墨鏡

把整個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麵孔扭曲

給你看

於是無知的你伸出指頭

“這個醜,那個美”

別總給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霧

那麼當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麼要知道

它剽竊不了太陽的光線

不是說感情總在欺騙

隻是它總有失真的一麵

時常擦拭你的雙眼

別讓理智離開身邊

拉開窗簾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麼撐起帆

起風了,你看那是岸

普朗克的懺悔書

我,普朗克,一個可能被後人尊重和崇拜的物理學家,有愧於良心,有愧於多年來在原子本質問題上苦心鑽研卻始終未獲得突破的物理界朋友們,有愧於全人類。

我即將與世長辭了,幾十年了,幾十年來我一直生活在壓抑之中,我的生命始終未獲得過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生命不會延續太久了。幾十年來,那東西一直在我心裏癢癢,我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搔一搔。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一個人沮喪地扯著那好似灌了鉛的腿艱難地移動在我家的花園內,鳥兒的歌唱,花兒的繽紛在我眼裏都已蒼白無力。我剛從實驗室出來,剛剛完成了我的原子假說以及我的普朗克公式。這是我的重大發現,也是物理界的重大突破。然而,我的學說與牛頓的粒子說是矛盾的。我一旦公布自己的學說,牛頓的粒子說必將被推翻。那時,我太敬重牛頓了,他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許多理論、學說都讓我歎服,我對他的崇拜幾乎達到盲目、瘋狂的境界,他在我心中是完美的。我感到眼前灰暗,不知所措,一定是自己錯了。

我辭去了教授的職務,在此後的幾年裏潛心鑽研,尋找原子假說中的“錯誤”,然而,我沒找到錯誤,事實反而更加肯定了原子假說的正確性。我感覺自己要瘋了,壓抑和煩躁開始包圍我,我停止了研究,將自己徹徹底底地變成了一隻“自然動物”。

多年的思想掙紮我已經受夠了,我試圖找些豪言壯語來安慰自己,試圖用牛頓的光芒來照亮心中的盲區,安安穩穩地過完此生。我失敗了,我終於清醒認識到:沒有比公布原子假說更讓我踏實的行為了,隻有那樣我才能解脫,我已經讓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滯後了幾十年。

幾十年的壓抑給了我寶貴的思想財富,我想他們與原子假說同樣值得留給後人:事物的本質與自然界中的一些客觀規律是不可改變的,而感情的親疏往往會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發生偏差。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要放開感情方麵的影響,對現實的肯定不會傷害感情,但感情影響了認知,則會讓我們走彎路。

普朗克

×年×月×日

莫把情雲遮慧眼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無數的感情裏度過。有人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從笑聲中開始又在哭聲中結束,這一笑一哭,莫不飽含著濃濃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標、希望,使生命真正飽滿、充實,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華。

人們重感情,人類也許永遠也無法理解在一頭饑餓的雄獅麵前,它的孩子與獵物沒有區別的那種無情獸性。然而深深淺淺的感情織成的雲卻又常常成為一種遮蔽,讓人們原本智慧的眼眸無法看到青天。

司馬遷說,人情莫不念父母、顧妻子,人在很多時候都會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碼將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關心的人,就像俗話所說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於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鄰的寓言而今人也仍舊在走著這條老路,甚至走得很偏很遠。一個年輕的女職員在她本該擁有幸福家庭,擁有燦爛前途之時卻貪汙公款,被投入監獄,當人們問她為什麼要做這種傻事時,她的回答隻有三個字:“為了愛”。一位母親,因年幼的兒子身患絕症無藥可治,竟抱著兒子踏上了黃泉路。一個老實的農民,卻也知道講哥們兒義氣,將小時候同學偷盜來的贓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裏胡塗地便成了窩藏犯……人們所犯的錯誤小到考試時幫助作弊,大到殺人放火,有的隻是一時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卻真成了道家所說的情劫。

人們中也有很多人認識到這一點,於是情似乎又變得可惡了。“殺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冒出頭來。一樣的顧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麵周到的服務,而熟人卻被晾到了一邊兒;有次品賣不出去,就聯係一個熟單位做職工福利。反正是親不見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夠體諒,熟悉的人礙著麵子不好說,隻管讓他們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態度甚至還成為了一種利用的工具。

我們景仰包公,不隻是因為他不畏強權,更因為他大義滅親,鍘了自己的親侄兒。

而事實上,每個人在感情占了上風的時候隻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靜,就能擺脫情感的糾葛,不論是偏向親近的人還是故意“殺熟”,都不再會成為人心中對錯的評判。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當我們注視感情時也切記:莫把情雲遮慧眼。

米粒-穀粒-血汗

這是他第一次到女同學家吃飯,走進她家的大門,他才知道什麼叫奢華,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呀:乳白色的天花板,古銅色的牆壁,青藍色的地毯……“嘖嘖,北京故宮也不過如此吧!”他在心裏暗自讚歎。

上飯時,熱情的主人給他盛來了滿滿一碗雪白的米飯,顆顆雪白的米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直往他的鼻孔裏鑽,他咽咽口水告誡自己,“千萬別吃得太快,要文雅一點。”他幾乎是數著米粒進口的。吃到還剩淺底的時候,他犯難了:“是吃得一粒不剩,還是故意留點底兒?”父親送他上車時的叮嚀又在耳邊回響了:“娃兒,城裏人一輩子也沒碰過泥土,他們不知道種田的辛苦,不知道米粒的珍貴,你以後吃飯要故意留點底兒,別讓人家把咱看扁了,以後吃完之後千萬別再舔碗了。”其實,他早就養成舔碗的習慣了,每次吃飯時,父親總要看著他把米粒吃得幹幹淨淨才讓他離開。可現在究竟是吃得幹幹淨淨還是留點底兒呢?他偷偷抬眼想從主人的碗裏得到一點啟示,卻發現主人早已吃完,正坐在對麵的沙發上看著他,碗筷也不知什麼時候撤走了。他現在感到自己仿佛是一個正在舞台上表演吃飯的小醜———以前父親盯著他吃飯,心裏是一懷的親切,可是現在?他也說不出那種奇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