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難忘的一堂“課”
2003年9月26日那一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那天,附小六年級的全體師生在風景迷人,寬廣的閩江公園上了一堂特別的課,這堂課的主題是“遊江濱,賞城雕”。就是觀賞城雕,然後寫生。
平時我們上課都是呆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然後作筆記;而“露天課堂”則別具一格,首先是“露天”,也就是在室外,自己去觀賞,然後畫下來。露天課堂最大的優點就是給了學生一個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了解大自然,體驗大自然,不是很好嗎?
當同學們一邊觀賞城雕,一邊議論時,這就是同學們發揮想象力的時候了,也可以練練口才。有許多座城雕都會引起人們的暢想。比如《恬甜》,人們剛開始從遠處看一定以為是冰糖葫蘆,但走進一看才知道是五隻滾圓滾圓的小胖豬疊在一起,這時,有的人就會想:它們疊在一起要做什麼呢?是在尋找什麼嗎?還是看到了什麼新鮮的東西了呢?答案有很多種,,同學們要發揮自己的想象了。我想:這座雕像的塑造者之所以不告訴人們這座雕像的含意,就是為了要給人們想象的空間吧!想讓人們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
我觀賞完這六十多座城雕,就去找自己想畫的城雕了。公園力隨處都可見同學們汗涔涔,埋頭認真繪畫的身影。一個個都說得眉飛色舞,聽得津津有味;江麵吹來陣陣暖風,輕拂著嫩緑的樹葉,同學們都沉浸在和風回想這什麼……
2003年9月26日那一天,給我的回憶錄增添了特別的色彩,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魚竿
前幾天,我回老家,無意中發現不遠處的池子裏積了水,於是興衝衝地跑了過去。
池邊柳樹隨風搖擺,太陽也隻露出它的半麵,好像在和白雲說悄悄話。也許正因為這種天氣,魚兒不斷的騰空而起,吸引了不少垂釣者,我也入鄉隨俗,加入了這支龐大的隊伍。我算釣魚界的菜鳥了,“做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好像是孟詩人量身為我訂做的。
每個人都做到了高境界“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我把魚竿扔給了旁邊傻笑的爸爸,打算去四周轉一轉。轉眼間,有趣的一幕發生了……
看見李叔叔正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李叔叔技術純熟,沒多久,魚簍裏就有了魚的身影。小孩呆了,一雙綠色的眼睛直勾勾的頂著他,似乎想要那些魚。李叔叔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魚的送給他,小孩遙遙頭,李叔叔驚異的問:“你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魚杆。”
李叔叔問:“你要魚杆幹什麼?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都死了,要是我有魚杆,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玩不完。小孩驕傲的笑了,無知的笑了。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
錯了,他如果隻要魚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
因為他正處在年少輕狂的時期,沒有耐心,他也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有用的。
如我所料,他釣沒5分鍾就匆匆把魚竿還給了李叔叔,垂頭喪氣的走了。
離我不遠處的陌生人好像也是個門外漢,雖然釣了一上午,但他從未抱怨過,一直在認真的完成這件任務。我的心微微一顫,重新把魚竿仍到了水裏……不久就有有上鉤了……
釣魚的技術固然重要,但你沒有毅力,遇到挫折就放棄,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永不言敗。這就是“堅持就是勝利”的最好闡釋了吧。
我的夢想
我合上《科幻小說》,托著下巴,想著長大後要發明什麼。想著想著,我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成功了,成功了,‘機器人老師’研製成功了!”20年後的我——一位發明家高興地叫起來。為了讓還耕耘在黑板前的張老師不用那麼辛苦,我研究了一年多,終於研製成功了。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抱著“機器人老師”,向熟悉的母校走去……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老師。”張老師笑眯眯地對學生們說。她的話音未落,學生們就紛紛議論開了。隻見老師從口袋裏拿出一個遙控器,按了一下上麵的按鈕,遙控器隨後發出綠光。一眨眼功夫,教室門口就出現了一個和張老師個子差不多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有長方形的臉,兩隻小小的眼睛,卻異常敏銳,它胸前還有一個屏幕呢。它的腳底下有兩隻輪子,行走非常靈活。
學生們又議論開了:
“這就是我們的新老師嗎?”
“機器人能當老師嗎?”……
老師說:“現在,就讓它來和你們上一節課吧。”隻見機器人“走”上了講台,不用教案,卻滔滔不絕地講起來。它講得是那麼有聲有色,竟和張老師一樣講得生動、有趣,有時還不忘逗逗學生們笑。更令人讚歎的是:它胸前的屏幕上竟播放出了這篇課文所描寫的美麗景色,讓學生們身臨其境,連平時老愛開小差的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不用半個小時,它就講完了。學生們連習題也不用做,就全掌握了。
老師看到機器人教得這麼好,佩服得五體投地。老師走上講台,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麼好的‘機器人老師’是誰製造的嗎?它就是我以前的學生江子龍製造的。江子龍現在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發明家,他今天也來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我正要上去和老師握手,突然摔了一跤,跌倒在地上了……“我怎麼在家裏?”我情不自禁地說。唉,原來這隻是一場夢而已。
啊,這就是我的夢想!隻要我努力學習,就一定能發明出“機器人老師”。讓我們把握今天,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國慶隨想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一個個鏗鏘有力的音節,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曲,一段段美麗精彩的舞蹈,迎來了祖國母親56歲的生日。在這個時候,每一位中國人的心情都無比激動,因為,在56年前的十月一日,我國的第一任領導人——毛澤東,毛主席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且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漸漸地成為了亞洲東部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建國之前,中國曾經經曆了一段屈辱的近代史,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在這些戰役中,有許多民族英雄脫穎而出。這些英雄都具有一種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國雄壯美麗的大好河山,看到了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中國人……此時,它雖然身在寒冷的峰頂,但它心裏卻有一顆熾熱的太陽為它驅趕寒冷。但是,當它看到人麵獸心的侵略者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頭焚燒,久久不息。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血可以流。淚可以灑,但頭不能低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本色,中國人的血脈流淌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華夏大地陽光燦爛。
自建國以來,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在農業中,我國著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了種植快,產量高等具有許多優點的水稻,使我國的糧食產量有了明顯提高,如今我國不僅能自給自足,而且還向國外輸出了大量糧食。也證明了我國之所以被稱為“農業大國”,並非徒有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