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隻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會下棋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剛學下棋時,往往僅考慮自己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而不會考慮別人會怎樣。隻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後,才會考慮我怎樣,對方會怎樣應對,對於對方的應對,自己應當如何一一應對。如此考慮的回合數越多,個人的水平也會越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隻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麵的,不是反社會的。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4)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5)鼓勵孩子“納新”和處變
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緣份的天空
茫茫人海中與他相遇、相識、相知,也許是冥冥中注定,也許是我們前世的緣份。一直冰封的心突然間就被溶化了,當他關心我、嗬護我,不由自主地我就信任了他,依賴了他。當他輕擁我入懷時,我渾身都在幸福地顫粟,在他懷中的溫馨,讓我以為從此有了一個我渴望已久的溫暖的港灣。
似乎是一種觸手可及的幸福,但當我伸出手去觸摸時,卻又陡然發現,它又是那麼的遙遠........,我想冷靜,可理智在他麵前總是不停地崩潰。有時我以為自己可以做到不想他,他卻總是悄悄地鑽入我的夢中。
在漆黑深邃的夜色中,寂然無聲,隻聽見思潮翻湧,多希望一切的不安隻是我的錯覺。
滄桑的我太脆弱,再也經不起生活的海洋中的一點點風暴,每當掀起小小的風浪,我便膽怯的隻知道逃避,流淚、痛苦。弄不明白我把自己交給了他,為什麼卻得不到他細心的嗬護、愛惜,天知道我多麼渴望知道他心底是將我如何定位的。或者我想要的太多,抑或太過於浪漫,以為隻有玫瑰才能代表愛的一切,可這是每個女人都想擁有的呀!簡單的一個“愛”字,卻弄出那麼多的酸甜苦辣。每次我都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段感情,可又總是被不經意的打碎。
雨在窗外淅淅瀝瀝,似灑下千縷愁絲,又似一個個感歎號,感慨這人世間的這個情字。我太脆弱,經不起感情的衝擊,因而弄得疲憊不堪,甚至想退卻,可又放不下這段感情。“愛太深,容易看見傷痕;情太真,所以難舍難分…”付出的感情又怎能輕易收回。在憂鬱迷惘中,我卻仍執拗於自己的愛,寧願在錯誤中踩著不變的步伐。雖然我也愛自己、珍惜自己,但為了愛,我卻舍棄了自我。任自己在這片沼澤地裏越陷越深,期待著有一天他能明了我的這份愛,能全身心來愛我、嗬護我。
時間在動蕩中流逝,突然有一天,我明白過來,愛一個人並不一定會真正的擁有他,真正的愛就是希望他能幸福快樂,如果愛到不能愛的時候,我不能再執著自己的那份感情,而應該平靜地放手,打開心靈的枷鎖,也許我們仍然都會擁有快樂的天空……
打開愛的窗
她一直如花的笑靨,蕩漾的全是幸福,今日造訪,卻是雨打枝頭,絹絹淚水,滴滴憂愁.和她相識近四十年,我一直淋浴著的她春光明媚,從沒見過如此秋扇見絹.閨中好友的突變讓我有點迷惑.
她來不及坐下說:“你不知道,他對我感情不專,使我很痛苦”。
我問她:“為何這樣說?有什麼事實能鴝證明嗎?”
她急急地說:“沒有,隻是他現在每天總是很晚回來,回來也很少說話,有時打電話說在公司,可是我去了,卻不見他的蹤影。你說這些還不能夠證明嗎?”
看她哭得很傷心,我把她扶到沙發邊坐下,遞了杯水給她,問:“還有嗎?”
杯子在她手中打轉,搜索枯腸的表情已讓我了然。
我不禁啞然失笑:“就這些,讓你成了個淚人?”
“小嬋,告訴我,你到底要追求多少感情才滿意呢?不要太強求,感情如同一個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遠。”
她擦幹淚水說:“那要咋辦?”
我認真的對她說:“放寬尺度,你愛的範圍太狹窄了,猶如把感情當成一條繩子,縛(管)得你老公對你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才使你那麼痛苦。你應該以柔和的感情來寬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來加在感情上麵,否則你老公表麵對你又愛又順,但內心卻是又煩又畏,也就難怪他下了班也不想回家,會對你有欺騙的行為。你若能把愛擴大到去愛他所愛的人,他一定會感謝你,同時也會更珍惜這份感情中的恩情,因為你所給予他的愛是那麼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煤爐,隻要你多給他寬廣的愛,滿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會被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