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心髒疾病的預防(1 / 3)

第三十一章心髒疾病的預防

虛靜養心

精充氣足則神健,精虧氣損則神衰。所以精神調養的目的在於調氣,使“真氣從之”,氣調則精藏,方能精神內守。《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要健康,必須有好的心情,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知道,人身有三寶,即精、氣、神。有精氣,才有神氣,神由精所化生,故常精神合稱。精神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是潛在的,但卻是十分重要的。就高脂血症而言,在環境、進食結構相同的人群中,其血脂水平高低不一,甚至有些人長期進低脂飲食,血賺仍然很高。相反,部分人雖進食較多脂肪,而血脂卻正常。研究發現,與血脂有關的除遺傳、飲食、運動等因素外,精神緊張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美國專家對一批財會人員進行研究時發現,在進食同樣飲食的條件下,每當工作量突然增大,精神處於緊張狀態時,血中膽固醇濃度就升高。當工作恢複正常狀態,精神輕鬆,血中膽固醇也隨之下降。

心髒病人養心三法

精神調養對心髒病人十分重要,因為精神刺激可誘發或加重心髒病人的病情。因此,養心遵循以下三個法則:

1製怒:《黃帝內經》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鬱於上,使人薄厥。”薄厥即突然昏迷。大怒可使血壓升高,甚至出現腦血管意外。曆代養生家都十分注意三戒:一戒大怒,二戒大欲,三戒大醉。三戒之中以大怒為首。

2寬心自慰:人的一生,遇到憂傷總是難免的。當遇到令人煩惱、孤寂、苦悶、憂愁、悲傷之事時,要善於自慰。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至”說的是禍福的對立統一。所以遇事一定要保持樂觀的情緒,要相信必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

3移情易性:就是要使自己的精神注意力,從疾病轉移至其他方麵上去。心髒病患者,其注意力往往在疾病上,整天胡思亂想,陷入痛苦憂愁煩惱之中而不能自拔。這就要求患者要善於自我疏導,疏泄消極情緒。一方麵應多參加群體活動,另一方麵應培養廣泛的情趣愛好,如遣懷於栽花種竹養鳥之間,收心於筆耕誦讀之中,使之忘卻病痛,克服緊張、煩悶之感,保持愉悅歡欣的積極情緒,保持心神穩定,達到心理平衡。

心曠神怡

心血管神經官能症,是以心悸、呼吸困難、胸痛、失眠、多夢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甚則表現為心律失常。本症多見於女性患者,此類患者的神經類型常為弱型,較抑鬱和焦慮憂愁,多因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緊張等而發病。亦可因患者的家庭成員或單位同事有患心髒病或神經官能症者,使患者產生聯想、焦慮等所致。

中醫認為:情誌所傷,憂思惱怒,則心肝之氣鬱滯,血脈運行不暢,或氣鬱生痰,痰濁阻滯心脈,皆可致胸痹心痛。心髒病患者,往往由精神、環境刺激而誘發或加重,因這種刺激可使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直接影響心髒功能。心髒病患者,精神靜養尤其重要。

精神愉快,有利於健康,人的精神活動、情誌變化,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也是人的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在正常情況下不會致病,但如果突然的、強烈的、持久的精神刺激,超過了機體生理活動範圍,使氣機紊亂,髒腑陰陽氣血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而環境刺激如觀看驚險恐怖影片、激烈的比賽等對心髒病患者尤為不利,因過於激動而致心髒病猝發死亡者多有其人。喜則氣和誌達,應該說有利於健康,但大笑、狂笑則不利於健康。因興高采烈或狂喜之時,使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增高,足以使心髒病人病情加重,甚至出現猝死。

動靜適宜

當今社會,由於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勞動條件的不斷改善,體力活動嚴重不足,導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明顯增多。通過適當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然而過度的運動,直接影響心髒的功能,甚至可誘發心功能不全,故心髒病患者應減少活動而宜“靜”。

心髒病患者運動後,心髒的工作量加大,耗氧量增多,會加重心肌缺血而誘發心絞痛或導致心功能衰竭,這是患者參加運動鍛煉的一大顧慮。但是,如果掌握心髒病及其運動規律,積極科學地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使營養心肌的血管增加側支循環,從而改善缺血狀態,並且運動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縮力量,使心肌具有更強的代償能力。

由此可見,動與靜是矛盾的,但同時也是辨證的,養生之道在於動靜結合,動而勿妄作勞,靜則勿逸太過,動以養身,靜以養性。那麼,心髒病患者究竟如何運動呢?

1合理的運動處方。體育運動必須結合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製定不同的運動處方(包括運動種類、強度及運動量一運動頻率及時間、運動時機等)。不適當的運動非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反使病情惡化。

首先,病人可根據心率的變化及運動後的主觀感覺來估價運動量。運動時的最大心率應限製在正常人最大心率的80%~85%。

如能做活動後心電圖變化記錄,對於估價運動量更有科學根據。運動後出現的心悸、頭暈、氣急等主觀症狀及出汗多少、口唇顏色、血壓變化等特征,都是考慮運動量大小的重要依據,心髒病患者應以運動後不出現症狀為宜。

其次可根據心髒功能的強弱決定運動量。心功能狀態可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分為四級:

一級:體力活動不受限製,日常活動不引起呼吸困難、心悸、乏力等表現。

二級:體力活動輕度受限製,一般活動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三級: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製,輕度活動即引起上述症狀。

四級:體力活動重度受限製,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症狀。

對心功能一級者,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二級者可進行運動,但要控製運動量;三級者,應注意休息,限製運動;而心功能四級者,應絕對臥床,禁止任何活動。

2安排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心髒病人身體情況一般都比較弱,進行體育運動應先做短時間輕體力活動,隨著體質的增強,逐漸增加活動量及活動時間,鍛煉要持之以恒,不能“虎頭蛇尾”,決不能一時興起,盲目蠻幹。

3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體育鍛煉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如廣播操、太極拳、遊泳、慢跑、步行等,可根據個人興趣、難易程度加以選擇。其中步行是安全簡便、最易持久的運動方式,應是心髒病患者首選方法。步行30分鍾,約消耗熱量為400焦。因此,每天步行30分鍾,一年內可使體重減輕約4公斤。但步行的快慢,決定運動的量,應根據自我感覺調整步行的快慢。

先天稟賦與心髒病發

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導致疾病的發生,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發生也是如此。先天稟賦即遺傳因素,決定發生某疾病的可能性,是疾病的內因,而環境因素及後天的調理是該疾病發生的外在因素。

首先,先天性心髒病的發病,是在遺傳缺陷的基礎上,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該病的遺傳問題已逐漸引起重視,該病患者的子女患病率為2%,其發病不但有家族聚集性,且能在數代後重新出現。環境因素如母親妊娠三個月內受病毒感染(特別是5~9周感染風疹)、酗酒、接受放射線、亂用藥物等則是發病的直接誘因。

其次,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遺傳因素更為重要,往往是多個遺傳因子的綜合作用。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孿生子女的患病率明顯增加;不少病人有家族群發現象;處於同一環境,家族中有患病者其近親得病的機會可5倍於無此情況的家族,這些都表明遺傳因素在發病中的重要性。部分心肌病的發生,也有遺傳因素的存在。

此外,高脂血症、肥胖症患者大多有家族史,往往父母肥胖,患者亦從小較胖,且常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從外因而論,主要是家庭生活水平的增高和進食較多的熱量,但也有進食不多而肥胖者。

六淫致病

中醫稱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為六氣,六氣的太過和不及,均可導致人體發病,中醫稱為“六淫”。六淫致病,一方麵是氣候的直接作用,導致人體抗病力下降;另一方麵是自然界中的諸多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隨六氣的變化而乘虛侵入機體而發病。

六淫之中,寒冷刺激,是導致心髒病發病或誘發、加重的主要因素。冠心病、肺心病、風心病等的發病季節,多在春冬之交氣候變化劇烈時,且多因寒冷而誘發。

風濕性心髒病是由風濕熱發展而來,而風濕熱的發病,中醫認為是風、寒、濕三種外邪合並侵襲人體所引起。從臨床、流行病學或免疫學方麵來看,風濕熱主要與細菌感染(主要是急性溶血性鏈球菌和溶血球鏈球菌)有關。

戒煙除酒心髒好

吸煙與健康

吸煙有害健康,人人皆知的事,但有的人還要吸煙,用明知故犯來形容並不為過。吸煙是人類健康的大敵,無論有無疾病,都要戒煙。而戒煙要講求方法,如果您的煙癮很大,煙齡很長,突然戒煙,會引起身體的諸多不適,導致戒煙的失敗。戒煙應循序漸進,逐步減量,並可配用戒煙糖、戒煙茶或外用藥物等,亦可用單寧酸5克、甘油15克、水200毫升的溶液漱口,但關鍵的因素是決心和毅力。關於吸煙問題,既有曆史和民俗的原因,同時又與科學知識的普及程度有關。

1煙草:百害而無一利的煙草是一種茄科植物。一支點燃後的卷煙,能產生3000餘種化合物,如同一個微型的化工廠。其產生的化合物主要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氫酸、丙烯醛等6種物質。當今,衡量卷煙對健康危害性的大小,主要是以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的高低為準。含量愈高,危害性愈大。然而,煙草的煙霧中所有物質,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如其所含的微量苯並芘、苯蒽等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吸煙不僅可以直接導致許多疾病,還能使人體免疫功能低下,並導致早衰等。

2吸煙對心血管病的影響:美國衛生部發表關於“吸煙與健康”的報告,將吸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列為首位,依次為肺癌、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吸煙對心血管起作用的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血液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的高低,取決於吸煙支數的多少和煙霧吸入的強度。尼古丁可使心動加速、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並增加心髒的氧耗量。吸不含尼古丁的香煙並不引起血壓、脈率與心排血量的改變,但同樣可使血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使心肌氧的供應減少,從而誘發心髒病。吸煙與心血管病的關係,有如下看法:

(1)吸煙是心肌梗塞與心髒猝死的三個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兩個因素是高血壓病和高膽固醇血症)。吸煙導致心髒缺血和冠狀動脈痙攣而誘發心絞痛,其機理顯而易見。每日吸煙超過20支者,心肌梗塞的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出3倍。

(2)吸煙者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硬化比不吸煙者更為廣泛,腦血管疾病也與吸煙有關。

(3)吸煙使心絞痛發作頻繁,疼痛加重,並可使治愈後的心肌梗塞複發。

(4)吸低焦油和低尼古丁的卷煙,比吸高焦油、高尼古丁的卷煙患冠心病幾率低,但比不吸煙者還是高。

(5)吸煙不能引起慢性高血壓,但是在高血壓存在的情況下,吸煙對高血壓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