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何對付難辦事2(1 / 3)

第九章 如何對付難辦事2

怎樣對付小報苦

“小報告”是指一種不正當的舉報行為:或是內容不正當,或是動機不正當,或是手段不正當,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小報告”古已有之,不過那時還沒有這個名稱,人們一般習慣稱之為“進讒”。所謂“讒”就是說別人的壞話。之所以稱“進”,大抵因為要說別人壞話,當然有一定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不可告人的目的,讒言就要講給足以影響被讒者命運的人聽,這種人一般不是官高便是位重。把讒言講給這些地位高的人聽,所以稱之為“進”。

在單位中,“小報告”都是打給領導聽的,如果領導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這種“小報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領導是一個黑白不辨、易聽信他人的人,“小報告”就會對被誣餡者構成威脅。

在一個單位中工作,難免會有得罪他人之處,如果被你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輩,你不得不防他在領導麵前進你的“讒言”。

(1)先發製人

一般而言,那些散布流言蜚語告“黑狀”的人,為了使自己編造的“小報告”發揮陷害人的功效,總是要研究人們心理的。他們這些人在陷害人的實踐中,也逐漸“摸索”到這樣一個規律,即:從總體來說,人們往往對第一印象來得深刻,一經形成,常常會積澱為一種思維上的定式。比如說,某人對張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既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如果在這時,有人對他說張三其人是如何品行不軌、道德敗壞等等,那麼,他即使是對於該人的話並不言聽計從,可是,在內心深處卻著實地對張三的人品如何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理上也對其呈現出惡感的苗頭。及至張三自己或者另外的人再為之辯白,說那些攻擊張三品行的話語純係無中生有,顛倒黑白,這時,已經大大落後了。因為,這些觀點同前麵形成的第一印象發生了衝突,所以,很難人腦。除非這個後來的印象特別強烈,或是不斷地進行多次重複,才有可能改變或是衝淡先前的第一印象。這就好比是一張白紙,第一筆畫上去總是清清楚楚,若要在畫過的紙上另畫一幅,那麼,所耗的力氣則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原先紙上已形成的影像也很難完全徹底地消除。

那些善於製造“小報告”的人正是抓住人們的思維和心理上的這一特點,想方設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發製人。而被“暗箭”傷害的人往往由於疏於防範,棋輸後手,所以,大多處於辯白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連辯白的機會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下。

我們知道,先發製人的厲害,在於告黑狀的人搶了先手。但是,如果是有可能被誣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積極進行自我保護,或者是一聞風吹草動,就積極行動起來,自己搶奪了先手,局勢豈不完全改觀了嗎?所以,對於防範和反擊“小報告”的每個人來說,要做到克敵製勝,就不能總是“棋行後手”,也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在那些打“小報告”的惡人告“黑狀”之前,搶奪先機,從而擊敗流言蜚語對自己的造謠和誣蔑。

漢景帝時,晁錯為內交,很受景帝信用,提出過許多革新的建議。丞相中屠嘉為晁錯的建議觸犯了他的利益,一直在伺機構陷。晁錯的府邸在老皇帝太廟外空地上的短牆裏,出入很是不便,於是晁錯在矮牆南麵開了兩個門,中屠嘉借此大做文章,狀告晁錯擅鑿廟牆為門,奏請殺頭。晁錯聽到中屠嘉的圖謀後,趕到中屠嘉之前,將真實情況報告了景帝。所以待到中屠嘉告狀時,漢景帝隻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是廟牆,是廟外空地上的短牆”,便否決了中屠嘉的小報告。申屠嘉回家後大發脾氣,說:“我應當趕在他的前麵,他趕前了,我反而被他賣了。”晁錯的機警,使他躲過了一次讒言的災禍。

(2)針鋒相對

采取“針鋒相對”的對策防範和反擊“小報告”最為關鍵之處是選準目標,並且針對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采取公開論戰的方法,對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語進行大膽揭露和堅決批駁,貶斥其所做的這種卑劣行為。這就要求:

首先,要主動出擊,把所發生的事情的原委詳細客觀地公布給大家,使人們對此都有一定知曉。

其次,與打“小報告”、的奸人進行公然論戰,把客觀事實與那些偷偷摸摸上報的“黑材料”以及背後的各種不實之辭等都擺到桌麵上來。

再次,幫助和引導人們把正確的客觀事實與“黑材料”相互對比、推敲,進行參照。

這樣一來,某些人所提供的所謂“材料”、“報告”、“證明”和“肺腑之言”等等的真假虛實也就昭然若揭了。

(3)利用第三者

利用第三者來對付小報告,可以給人們一種真實可靠的印象。

漢武帝是個能幹的皇帝,但到晚年,也變得糊塗起來。他信用一個名叫江充的無賴,江充為了自己私利,製造了一起起冤假錯案,最後冤案追到了太子頭上,說太子詛咒武帝,並在太子宮中挖出了事先安置的木偶。太子說不清楚,惱恨江充,便把江充殺了,但自己也隻好逃亡在外。

漢武帝的晚年,疑心病極重,以為周圍的人都要害他。江充利用了這一點,誣陷太子,在這種情況下,要當事人自已去辯誣,已無可能。這時,有一個叫令狐茂的山西上黨人,上書漢武帝,指出太子無辜,江充奸詐,並舉出曆史上種種事例,希望武帝不要聽信讒言。這樣,才使漢武帝有所覺悟。不過,那時太子已被追捕的人殺害了。

如果沒有比較超脫的旁觀者勇敢地介人,江充的讒言是很難被拆穿的。

(4)不給小人以巴柄

奸佞之人打“小報告”、“告黑狀”誣陷他人,總是想方設法抓住被侵害者身上的一點把柄,然後無限誇大,使勁攻擊,這不僅是那些喜好挑拔離間、搬弄是非之輩的做法,一切坑人害命的奸邪小人都如此。

然而,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為人辦事都做到實事求是,口說老實話,身行老實事,襟懷坦蕩,正直無私,做一個值得信賴、值得重用的人,那麼,奸邪之人就不敢有非分之心,讒佞之徒也難以抓住打“小報告”誣陷害人的把柄,因而,也就遠離了一切罪惡之源,避免了禍患的發生。

員工有不滿情緒怎麼辦

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級動物,在工作中,稍微不順意,便會產生不滿情緒,輕則抱怨,重則會消極怠工,甚至會做出一些糟糕的事情來。

由此可見,員工有不滿情緒是有很大危害的。作為他們的上司,你該如何對待員工的不滿情緒呢?

不理不睬的態度,不但於事無補,甚至有可能加深加重員工的不滿情緒。不要認為如果你對員工奉承幾句,他就會去除不滿,會過得快快活活,事情沒這麼簡單。

要消除員工的不滿情緒,上司有必要做好以下事情:

(1)嚴肅對待

決不能以“那有什麼呢”的漠視態度對待。即使你認為沒有理由抱怨,但雇員認為有。如果雇員認為它是那樣重要,應該引起你的注意,那麼你就應該把它作為重要的問題去處理。不能忽視小問題,結果讓它惡化成大問題。

(2)認真傾聽下屬的意見

遇到下屬產生不滿情緒,上司一定要抽些時間,私下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樣不僅可以使員工感到受到了尊重,及時緩和了他們內心的壓力,而且也可以使你了解一下日常工作分配是否出現不均,員工對工作的接排是否有異議。說不定你能發現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一位打字員可能抱怨他的打字機不好,而他真正的抱怨是檔案員打擾了他,使他經常出錯。因此,要認真地聽人家說些什麼,要聽弦外之音。

(3)注意態度

在和員工傾談時,態度應盡可能祥和一點,避免用對抗式或質疑式的語調,以免使會談淪為互揭短處的謾罵。

當你心緒煩亂時,你會失去控製,你無法清醒地思考,你可能會輕率地作出反應。因此,要保持鎮靜。如果你覺得自己要發火了,就把談話推遲一會)L。

如你對下屬提出的問題,已有解決方法時,不妨首先把你的方法向他解釋,看看他是否滿意。即使仍有不滿,但至少已表示了你的誠意。

(4)公正看待問題

如果是自己的錯誤造成了員工的不滿情緒,應該主動承認錯誤,並真誠地向員工道歉。如果員工的不滿並非公司或上司的錯誤,完全是員工的問題,上司也不能亂加批評,而應耐心地向有不滿情緒的下屬做好解釋工作,讓他能夠理解。

怎樣和“問題員工”打交道

所謂的“問題員工”是那些雖然腦瓜不錯,但有工作懶散、撒謊、戲弄上司、給老板搗亂等壞習慣的人,這些人的精力用到正處很有可能會做出一番成績。管理者如果與“問題員工”打不好交道,就會給工作帶來很大不利,因此,在與“問題員工”打交道時,一定要慎重行事。具體做法有如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