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圖解釣魚10種技法1
釣香魚季節
香魚釣法
香魚(鯰、年魚):青魚目(鯡)的溯河魚,以日本為中心,棲息於中國和朝鮮半島一帶,是東亞的名產魚,體長30cm,背茶青色,繁衍於河川,稚魚期入海,待來年春天再回溯於河川,急流中生息,湖泊也是繁殖場所。然而湖泊並非香魚成長的好地方,常移向魚餌豐盛的河川、大海,香魚成長更快,故多采用移植放養的飼養方法。
1.年魚指壽命為一年的魚,香魚即為年魚,也有極少兩年成長的香魚,這類香魚稱為越年魚,也叫鯰。
2.食性幼魚時喜食浮遊生物,待到成魚時,變為以石頭表麵積存的石垢(矽藻)為主食。
一、香魚的餌釣
釣香魚,不是隨意在任何河川中都可垂釣的,應選擇在許可垂釣的飼養香魚的水域,或在沒有限製的河川中垂釣。
1.餌料用竹莢魚、螄、鰹的肉塊和糖蝦作餌料垂釣。
2.撒窩利用罐頭盒四壁開些小孔眼,填進竹莢魚的碎肉沉入河底,碎肉隨水流而衝放出來,以此誘集香魚。
3.垂釣方法常在河底多石的地方進行垂釣。在沒有撒窩時,也可以投些餌料於河底。
魚線要拉直,不要使其鬆弛,魚一咬食,浮漂立即晃動,恰是提竿的好時機。
二、毛鉤釣香魚
用毛鉤釣香魚需要將魚餌釣的漁具改用毛鉤。采用這種方法,從釣魚解禁期到禁釣期都可以釣到中等個乃至大個的香魚。
魚竿使用長約3.6~4.5m,軟梢占3/10的魚竿。釣具全長一般要比魚竿長約30cm較為方便。
1.垂釣方法垂釣點常選在河底多石的地方。釣具要調節到能沉在河底漂動,漁線甩在上遊,繃緊後衝流到下遊。
球形浮漂出現動作時,應及時提竿。香魚咬鉤的習性是拖力大,向下沉漂。由於香魚毛鉤上沒有倒鉤,所以當香魚碰到水底石頭上時,可能會使魚脫鉤,應予以注意。垂釣點應選擇大石頭的四周,甩竿拖行。
2.毛鉤常用的香魚毛鉤,多為紅色係列的。當毛鉤被衝流到下遊仍不見魚上鉤時,可再次投向上遊。這樣多次投竿就會奏效。當試過多次仍釣不上來時,可重新選擇新的垂釣點。大的香魚有時會掙斷毛鉤的鉤線,因此要有抄網備用。
三、淺灘毛鉤釣香魚
1.釣點釣魚點應選清溪流,水不深(水深不超過50cm)石底的地方。
2.釣具釣具的組配與在淺灘上釣□魚和丁斑魚的漁具相同,而不同點僅僅是使用香魚專用的毛鉤。裝鉤方法可參照釣□魚和丁斑魚項目。
3.淺灘垂鉤毛鉤常使用紅色係列和綠色係列的毛鉤。如日本勝罔毛鉤的夕映、藍獅、新先驅、山茶花、初橋赤底、紅熊、棕熊、清水、五郎等,一般裝7~10個鉤。
4.垂釣方法如上圖所示,立於岸邊向對岸甩竿,然後從站立位置用魚竿向岸邊拖拽漁線。其要點是在水流中不要使漁線與漁具鬆弛。為使香魚搶食,要不緊不慢拖拽漁具。
有時一次可釣兩尾或三尾香魚。由於毛鉤沒有倒刺,所以不能向空中揚竿,否則會使魚脫鉤逃竄。應當用魚竿將魚拉到岸邊,再用抄網托魚上岸。
釣到一尾時,需引遛到腳跟前不慌不忙俘獲香魚。釣不上來時,可移向下遊或上遊垂釣。
四、潭內釣香魚
潭釣是指深水域的垂釣。其垂釣方法是在深水域將毛鉤沉下、提起,誘魚上鉤。這種釣法是毛釣的發祥地——日本石川縣金澤一帶的垂釣方法,也叫石川釣法。
1.漁具的組配如上圖所示,使用帶卡扣的轉環便於拆裝漁具。調節器可用來纏繞漁線調節長短,使鉛墜沉底後高於底麵20cm。
末梢線使用0.6號的尼龍線約2m與上端的漁線連接。
末梢線上結兩個爺們扣用於拴接毛鉤,並在拴鉛墜的位置也打一個爺們扣。
鉛墜要用2號的尼龍線結一個爺們扣穿入到鉛墜的中心孔中,用鉗子將孔捏緊以固定尼龍線扣。鉛墜下端的毛鉤是用染成藍色的柳木塞予以固定,即柳木塞上端劈一開口,夾住毛鉤的腦線,再纏繞幾圈,將其插入鉛墜的底孔中。
2.垂釣方法將漁具慢慢投入上遊水域,讓鉛墜沉到水底。達到水底後待2~3秒鍾,慢慢提起漁具。這時候,使漁具稍微加速,從水底以30cm的間隔提動和停止,使毛鉤像魚蟲在河中遊動一樣,可誘魚上鉤。這樣上下操作,使魚竿移動6個位置。然後提竿,再甩向上遊水域進行重複操作。
香魚在我國洄遊於浙南、閩南及台灣海域之間。它一生可分為海裏生、淡水長兩個階段。據資料查考,清代乾隆54年編纂的《雁山誌》中記載:“香魚,雁蕩山五珍之一也。不腥,肉極細,生雁山溪澗與潮水相通處。春初時生,隨月而長,五月以後可長到五寸許,始取以粥諸人,味極清美。凡蕩水入江處皆有之,以石門潭為盛。生於閣口溪者為上品。”
香魚愛占據地盤,過短期的定居生活。據說每尾香魚約占一平方米的活動範圍,從不輕易離開所占據的地盤。因此,每年春末、夏季,形成了“香魚漁汛期”,是在溪流垂釣香魚的好時機。
五、香魚的囮子釣(1)
香魚有爭鬥的習性,若另一尾香魚進入其範圍,香魚之間就會發生爭鬥。人們利用這一習性進行垂釣,即為囮子釣。投下園子香魚的釣具,用魚竿送到香魚吃食的水域誘使香魚與作為囮子的香魚發生擠鬥,從而使魚掛在魚鉤上,也稱以香魚釣香魚。
1.魚竿囮子的專用魚竿在漁具店裏有賣的。小河川一般用6m長的魚竿,大河川一般用8m長的魚竿。竹製魚竿,有利於判斷是否上鉤,玻璃纖維竿則不夠敏感。
2.囮子釣所需用具除攜帶囮子用的香魚缶、囮子筒、抄網以外,由於河底滑,還要備妥草鞋等。
3.囮子釣的鉤具漁具店備有加工拴接好的全套鉤具,供初學者使用。漁具店出售從錨形鉤到囮子鼻環5組一套的鉤具。
魚鉤部分是關鍵,鉤尖應經常保持銳利。可用拇指指甲檢查鉤尖,如碰在指甲上發滑,則應更換新的魚鉤,或用礪石將鉤尖磨利。
4.鉛墜攜帶的囮子不夠活躍時或投入急流中時,需要使用0.5~5號的鉛墜使囮子沉入水中,即使是新購來的囮子,由於經過養殖而使囮子具有浮性,所以也要用鉛墜沉入水中。
六、香魚的囮子釣(2)
1.囮子的鼻環安裝從罐中把作為囮子的香魚移入抄網內。值得注意的是直接用手捉拿香魚,會使其受驚掙紮。這是因為手的溫度高,而魚的體溫與水溫相同,所以要把手浸在水內約20秒鍾,待手的溫度降低後再捉拿香魚。
握手的方法如上圖所示,用拇指與食指擋住魚的兩眼,則香魚會變得溫順些。
鼻環是個圓形的,若不順著鼻孔向裏穿,一旦發生意外會刺破出血,損傷囮子。
穿進鼻孔後,朝對側推擠,即可裝好囮子。
2.囮子的投入裝好倒刺卡鉤之後,將囮子投入水流中心,使魚頭稍露水麵,即簡便送入下遊。
3.魚竿的操作將囮子送入釣點後,應張緊漁線使魚竿尖子稍微彎曲,以免鉛墜卡入石縫中,並等待上鉤。初學者不可能隨心所欲地操竿移動囮子,但可以使魚竿和身體一起移動。
在水流緩慢處,囮子一點點遊向上遊,人應一步步向上遊移動;當在水流湍急處,可以相反向下遊移動。
4.上鉤如竹製魚竿會有先兆,一旦上鉤,則應立即收攏魚竿。使魚竿立著慢慢向下遊移動,靠向岸邊。
七、香魚的無餌鉤滾釣
(蜈蚣鉤粘釣)
1.魚竿竹製的和玻璃纖維製的等專用魚竿在漁具店裏有售。標準魚竿全長為6.3m,以軟梢占2/10為理想。
2.鉤具製作成與上圖所示的樣子。漁鉤以日本矢島型和狐型較適用,初期用7.5~8號鉤,盛期用9號鉤,晚期秋季香魚用10~12號鉤。
3.鉤的數量單鉤拴連用8個,雙鉤拴連用6~7個為標準。有時鉤還會掛在水底石頭縫中,易損失,因此一天用鉤量需準備30~40組。
自己拴接鉤具時,不論選用單鉤還是雙鉤,漁具店都有良好產品出售。
4.釣法站在河岸上,把魚竿垂直豎起,利用鉛墜的反作用力,使鉤具甩入對岸下遊。
鉛墜沉入河底後,立即向下遊方向拖拽魚竿。在拖向岸邊過程中,感覺鉛墜有滾動聲響,應輕輕抬起改變釣點。每次操作,鉛墜碰到水底石頭以3次左右為宜,其上鉤效果最好。
5.上鉤如果魚上鉤,從魚竿尖子可以知道魚一個勁兒地向下拽。由於漁鉤無倒刺,應把魚拖到岸邊後,用抄網提上岸來。
八、香魚的剜釣法
在不能用無餌鉤滾釣的大石縫內或狹窄的地方,可用剜釣法釣香魚。在買不到香魚囮子時,欲想用囮子誘釣香魚,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獲得囮子。
這種方法有立式剜釣和臥式剜釣兩種釣法。
1.魚竿魚竿標準長度為5.4~6.3m,使用的魚竿尖子要比滾釣的尖子稍軟些。
2.鉤具鉤具與無餌鉤滾釣的鉤具相同,鉛墜使用銀杏式鉛墜,鉤具末端裝上開口菱形鉛墜。
3.釣法立式剜釣適用於瀑布的落水處或深潭等深水域,將鉛墜輕輕投入水底,待數秒鍾後垂直提起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