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睡神1
引言: 如果喜歡我們“家狂”樂隊,請給我們投上寶貴的一票!投票方法:就是給我寫評論啦,不過不能夠打幾個空格、寫一個“好”或是打個“good”下去就行的哦!我討厭這種為了1點經驗值而隨便評論的人!!
家庭樂隊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黑夜如果不黑暗,美夢又何必向往..”。 “¥%#..”。 “..”。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更晚一些..沈銘慧,是不是這樣唱的?”。
“不是不是,您又唱錯了。”,我們“家狂”樂隊又開始了“演唱會”。 家狂家狂,從字麵上理解就是家中的狂人(廢話,誰不知道-_-||),已經成立了10年。下麵介紹“家狂”樂隊的主要成員。 鼓手:“羅嗦狂”——奶奶。 奶奶的“羅嗦打鼓法”可真謂是名不虛傳,深得很多老人家的支持,還把這法“發揚光大”,全國各地都有她老人家的“徒弟”。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在做什麼,她總是一興起就打鼓,不管什麼曲子(事),她都能不厭其煩地重複一遍又一遍(每辦法,誰叫奶奶小時侯沒上過學,去偷聽別人上課,隻聽到了“循環小數”這一課,大家一定要好好聽課,不然像奶奶那樣就麻煩了)。而且奶奶很勤奮,年年練,月月練,日日練,因此已練到了“繞梁三日”的程度。是“家狂”樂隊的得力成員。下麵是鼓手“羅嗦狂”的代表作《不聽老人言,以後就隻能天天叫“早知道聽奶奶的~”》: “孫女,以後別再睡床墊了,我聽那個阿婆說,現在你正長骨頭,睡軟床會駝背的,以後就睡硬板床,不要鋪床墊。” “不不不,那樣床太硬了,睡得骨頭很疼..” “聽話!睡硬板床!” “我不要,你不是經常說:‘哎喲,硌到我骨頭好痛。’嗎?!” “好,以後你就會說:‘早知道我聽奶奶的!’” (演唱時間:上午) (中午,老爸回來了)“世久(“麵條”的昵稱),你叫孫女以後別睡硬板床了,我聽..(曆史重演)” “哎呀,奶奶,不會的!” “好,以後你就會說:‘早知道我聽奶奶的!’” (全場暈倒~) (下午,放學回家)“孫女,聽奶奶的話,以後別睡硬板床了..(曆史再次重演)” “奶奶,你要我說多少遍不會的..” “好..”(這時,爸爸回家了) “老爸!奶奶已經說了3遍了..” “3遍而已,我上午沒去上班,在家睡覺,就聽到你奶奶說這幾句話說了13遍了。” “誰能救救我!” 鋼琴手:“懶惰狂”——老爸。
老爸是全家的“懶狂”,平時什麼家務都不做,就算我和媽媽、奶奶聯合對付他,老爸還是無動於衷。他每天一回到家就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又開著電視。有時候我真是打心底佩服老爸,淩晨睡8小時;中午睡3小時。都睡了11小時了居然還能睡的死豬一樣。別看他那麼懶惰,一打起麻將來,別人是提起12分精神,而他卻是提起120分精神。他“冬眠”時要有一個人打擾他,不管是誰,就用“獅子吼”震到你耳聾為止。最厲害的絕招是“不動
獅子吼”。代表作:《吵什麼吵!‘轟!’》: “ZZZ..” “老爸又睡著了..” “你爸就是存心浪費電,開著電視又不看!(奶奶)” (半小時後) “孫女,吃飯了!世久,起來吃飯!” (沒有動靜)“世久!快起來!吃飯了!” “(還是沒有一點動靜,嘴卻張了開來)吵什麼吵!我又不是沒看到!(您好象沒有睜開過眼..)吵吵吵!#¥%..” 母子就是母子,奶奶的聲音“饒梁三日”,爸爸的聲音也“饒梁三日”。 玉笛師:“工作狂”——媽媽。 媽媽是極其文靜的人,而且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十幾年如一日,天天早出晚歸,平時也沒什麼話說,並不是不理我,她可疼我呢,隻是媽媽實在是太文靜了!雖然媽媽很文靜,但她也有厲害的絕招,那就是“哎呀震動術”。你一惹火了她,她就馬上推開你,說一聲“哎呀”,然後皺著眉頭“嘖”一聲走開。代表作《哎呀,走開!》: 我覺得抱著媽媽好好玩,於是過去看看抱著媽媽啥感覺,不用說.. “哎呀,幹嗎?走開!很熱!” “很好玩嘛。” “嘖!” 主唱:“幻想狂”、“變臉狂”——鄙人。 “要是我期末考到全級第一,那該多好!”(已實現,本學期就考到全級第一!)。 “要是我在信息學競賽獲獎多棒!”(已實現,3等獎,好過沒有!)。 “如果我在創網上發表過9999篇文章,999篇得精華,99篇上雜誌,那就好玩了~”(你認為可能嗎?!) 我有“變臉狂”這個稱號,不是因為我會變臉,而是因為我在一種麵前什麼樣,在另一種人麵前又什麼樣。絕招“躲進廁所,沒人理我,避過災禍,哈哈哈嗬”。代表作《日常生活》: (和媽媽一起出去參加同事聚餐,變身成害羞小貓)“阿姨好,叔叔好..”(一直吃個沒完,不管旁人聊得多麼興高采烈,我隻祈求讓我飽了口福後快點回家; (在教室裏,變身成威武將軍)上課,我是學習上的將軍,不管遇到什麼難題,我都一一迎戰,奪下一個又一個高地;下課,我也是將軍,誰打架、鬧事,誰說我的壞話、動我、煩我,我一律用“龍翔斷九天”、“眠月照魂曲”或“靈蛇箭法”打他個落花流水,把他“六馬分屍”; (家裏,我是乖乖女,但也有不乖的時候)平時,“擦一擦桌子啊。”,“好。”。複習階段的周末,“快去曬衣服!”,“你自己有手有腳,不會自己去。”,“你..”,“累死了~”;
(朋友麵前,是活潑的小精靈)“嗬嗬。”;“哈哈”;老師:“分子是0的分數等於0。”,朋友:“等於O。”,我:“等於蛋。”,友:“什麼蛋?雞蛋?鴨蛋?”,我:“鹹蛋!”,友:“撲哧!”; (自己麵前,我是一個多重性格的人)例:日常生活(想知道得更詳細,就來和我交朋友吧。); .. 如果喜歡我們“家狂”樂隊,請給我們投上寶貴的一票!投票方法:就是給我寫評論啦,不過不能夠打幾個空格、寫一個“好”或是打個“good”下去就行的哦!我討厭這種為了1點經驗值而隨便評論的人!! 演唱會完畢,謝謝大家。
那時候我還不懂事
童年的回憶在曆史的大河中是永遠都擦不掉,童年呢,就像一隻小船,載滿了小時候天真的故事,在時間的大河裏漂流;在這隻小船裏有著小時候的我與深深地歉意。 我從小就有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小姨,她對我可是親切地很,我幾乎每天都在喊:“小姨,小姨。” 在我滿6歲生日的前一天,小姨來我家了,還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呢。我可高興了,嘴巴笑地像一條線。 小姨說帶我去吃十字街的絲娃娃,可媽媽去說:“馬上要吃飯了,還去吃什麼絲娃娃啊,下午再去。”這句話激怒了我,我狠狠地跺了一下腳,就往房間了跑,媽媽看見了,生氣的說;“下午再去不行嗎?飯菜都在好了,不吃飯去吃什麼絲娃娃,這孩子真是的。”小姨也看見了我生氣的樣子,連忙來勸我:“雯雯乖,先吃我給你買的零食好嗎?”“不好,不好。”我橫擺著身子愁眉苦臉地說。媽媽看見了我這樣對小姨說話,拿著鍋鏟子就氣衝衝地走過來,那目光簡直就像是要殺人似的。媽媽準備打我一巴掌,可被小姨攔住了,媽媽用著殺人的眼光說:“小娃娃些沒大沒小的,怎麼能這樣對長輩說話。”媽媽說完就那著鍋鏟子回去炒菜了。小姨可能已經生氣了,但卻用搭在我的肩膀上,和藹地對我說:“你啊,就不應該這樣對我說話,你看,差一點就被媽媽打了吧。”我實在太生氣了,就把小姨的手給甩開了。小姨大概對我的舉動很生氣,就對我媽媽說:“大姐,我先走了。”媽媽趕緊勸阻:“艾,慌回去幹什麼啊,在這多玩一會兒吧。” 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大聲吼道:“放她快點走,在這兒浪費我家的飯,反正這裏又不是她家。”小姨聽完了我的話,含著淚走了。
小姨走後,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嚴厲地說:“你怎麼能這樣對小姨說話,她是你的長輩,還有,小姨來我們家是為了給你慶祝生日不是嗎?你這樣對小姨說話你知不知道她有多傷心~~~~~~聽過媽媽的教誨後,我後悔極了,居然為了一時的氣憤而趕走了最疼愛我的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