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標準1
引言:司馬遷斟了一杯酒,輕輕臵於溪中。潺潺的流水托起酒杯,待酒杯流至淵明前停下,隻見他從溪中取出酒杯,搖著蒲扇曰:.今者之論,愚以為菊當之無愧!菊,隱逸,高潔,花中隱士者也。若非菊卓爾不群,吾何以怡然自安,寧靜致遠,遺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菊,真吾知己也!若定菊為花魁,實至名歸。.說罷,酒杯早已放入溪中。
流觴曲水論花魁
流觴曲水論花魁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幾度鬥轉星移,幾度滄海桑田。昔日羲之蘭亭集會傳佳作,今日眾文豪重返人間,再行流觴曲水之樂。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千裏逢迎,群賢如雲。 司馬遷首先發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吾嚐聞曆代文士論花之魁者,至今眾說紛紜。今日吾等,何不流觴曲水論花魁?” “妙極!妙極!”眾名士頷首讚許。 司馬遷斟了一杯酒,輕輕置於溪中。潺潺的流水托起酒杯,待酒杯流至淵明前停下,隻見他從溪中取出酒杯,搖著蒲扇曰:“今者之論,愚以為菊當之無愧!菊,隱逸,高潔,花中隱士者也。若非菊卓爾不群,吾何以怡然自安,寧靜致遠,遺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菊,真吾知己也!若定菊為花魁,實至名歸。”說罷,酒杯早已放入溪中。 流至敦頤前,隻見他一手取出酒杯,一手捋著胡須道:“五柳先生之言甚善,然餘疑之。餘以為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蓮正直而超凡逸俗,若論花魁者,蓮當仁不讓!”說罷便笑著把酒杯放入溪中。
“吾不與二位先生也。吾以為當推梅為花魁:君不聞‘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君不聞‘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君不聞‘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古往今來,梅乃清高與勁節之象征,又常為文人畫士筆下之物——” 未及放翁說完,淵明一改往日與世無爭的作風,急道:“若以此論,有詞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敦頤打斷道:“餘亦有《愛蓮說》流傳於世——” “勿言,勿言!”司馬遷說道,“各位皆為一代文豪,何必為此而爭乎?今日來此,權為流觴曲水,何至於斯!” 溪水晶瑩透亮,酒杯靜靜飄至東坡麵前。他取出酒杯,一飲而盡,道:“妙哉!吾無花可薦,視諸位各有定論,請恕吾冒昧一言: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諸位言之皆有理,然擇取標準相異,故結論各異。今日之事,尚不可定論矣!” 司馬遷驚道:“東坡居士,吾知之矣,吾知之矣!眾位心有所愛,標準亦為所求。五柳先生推菊,乃以隱逸高潔為標準;濂溪先生薦蓮,乃以正直脫俗為標準;至於務觀兄讚梅,則以清高勁節為標準。由此觀之,故無定論。” 東坡曰:“太史公‘西漢文章一司馬’之名果不虛傳。既各位心中有花,標準各異,與其爭論不已,何不守住心中花魁、胸中所求?” “居士所見甚是,吾等甘拜下風。吾其還也!”眾人齊道。 刹時,霓為衣兮風為馬,衣袂飄飄登仙界。
正視失敗
或許放棄不是錯 曆史的長河淘不盡英雄故事,歲月的長風吹不老傾城的容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曆史警示我們:或許放棄不是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青塚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戰都以失敗而告終。看到的是屍橫遍野,聽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難道還要繼續征戰嗎?難道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嗎?不,一位年輕的女子從容地走出來。她放棄了玉砌雕欄,放棄了錦衣玉食,放棄了金帛玉縷,在漫漫黃沙中,雖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苦,但她仍深感欣慰。因為她深知她這一去換來的將是民族的安定與團結,她將看到人們過上閑適的生活。選擇放棄榮華富貴,她一生無悔。 歲月悠悠地流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想起他的一生經曆,曾有過多少次的失敗?想起的一生經曆,他又曾放棄過多少次?曾記得,他在做彭澤令時,對下屬說過:“吾不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與腐朽的官場水火不容。他沒有再堅持下去,他選擇的是放棄,放棄了功名利祿,去過隱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對人生,吟酒作詩,度完了餘生。或許,適時的放棄不是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一蓑煙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發芬芳,筆尖仍不時湧動著金色的夢。一代文豪——蘇東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讓我心潮澎湃。 你才華橫溢,氣質過人。你是文壇上的寵兒,然而,你卻是仕途上的棄兒。正因為你的出類拔萃,你遭來了別人的冷眼,遭來了別人的嫉妒,甚至遭來了小人的百般攻擊,自“烏台詩案”後,你就與上層的官場生活絕緣了。你被一貶再貶,貶到嶺南時,你居然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你向來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當你被貶到黃州時,你竟語出驚人:“一蓑煙雨任平生”。縱使你樂觀對生活,笑傲人生,然而歲月無情,天亦無情,日漸衰老的你經得住再三地貶謫嗎?你最終選擇了放棄仕途上的追求,哪怕在荒蕪偏僻的海南島上也過得坦蕩自在。你一生入仕、出世,曆經坎坷,最終戰勝了自己。是啊,都是堅持惹的禍,或許放棄沒有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放棄了漢宮秋月,放棄了功名利祿,放棄了酬誌展才,最終得以在曆史的畫卷中以超然的姿態笑傲人生。曆史警示我們:或許放棄沒有錯。
莊嚴與壯烈
朝拜生命 看看窗外像雪片一樣的落葉吧!它們用這種古老的接力似的舞蹈一年年的展示著生命的偉大。 想想懸崖邊的斑羚飛渡吧!一道道的弧線,詮釋了生命的莊嚴與壯烈。 還有麵臨森林大火緊抱成團的蟻群,沙漠中麵對饑渴不忍分開的駱駝母子..一幕幕的感天動地,一場場的驚世駭俗,將生命的偉大與脆弱演繹得淋漓盡致。 “隻有生命是神聖的,對生命的愛是第一美德。”羅曼.羅蘭如是說。的確,生命需要嗬護,沒有愛的生命更是一種殘缺。麵對越來越商品化的社會,愛情、生命、意誌都被銅鏽耀眼的光芒照得失去了色彩,靈魂的腐朽史無前例,曾經生命的定義已被紙醉金迷、奢華頹廢灌醉,生命的意義何在? 浩渺無邊的大海,一隻孤獨的小船,一個幹枯的老人。所有的一切被一根快要斷的線所牽連。一雙冰冷僵直的手死死勒緊細線,像另一端是係著自己的生命。人與魚的冷酷對峙,成了老人整個生命與命運的抗爭。頑強的生命在生活的壓迫下得到錘煉。 慘無人道的集中營,一位機智幽默的父親,一個聰明活潑的兒子。麵對殘酷的虐待,一個美麗的謊言讓四歲的兒子遠離了恐懼,保持了一顆天真無邪的心靈。父愛的陽光驅散了戰爭邪惡的陰影,脆弱的生命在死神麵前驕傲地綻開了笑靨。 生命的意義在於愛的多少,而不是時間的長短。愛得越深,生命越精彩。對生活的愛,對他人的愛,對自己的愛..都是生命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