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娘1(1 / 3)

第一章 風娘1

十二歲的花季

"十二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小時候,我抬著頭幼稚的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十二歲是美麗的,它代表著希望、成長、快樂、幸福的日子!”十二歲在我心裏隻是一個夢,夢是永恒的,美好的.. ——題記 希望的春季 春,是希望的開始,也是十二歲的開始,我在希望的田野裏種下了,我最喜歡的一顆種子——快樂! 成長的夏季 春妹妹的回家,我有一絲傷感。在田野上我又遇見了夏姐姐,看見了她我又對十二歲充滿了希望。她給我講述了一個故事。 一個美麗的小女孩曾在池塘裏的一株荷葉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也許荷花真的有感情,那朵荷花開的格外嬌豔、美麗,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舞動她的裙邊。後來小姑娘長大了,也變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這隻是一個故事,夏姐姐在我的田野裏帶來了第一個雨季! 快樂的秋天 雖然她們的離開我有一絲傷感,但秋阿姨的到來,我又有一絲喜悅。我獨自一人坐在正在生長的小苗邊,瞪大了眼睛,靜靜地看著它,田野裏的秋阿姨格外漂亮,穿著一身金黃的衣服,與田野融為一體。她對種子說:“快快長大吧!” 幸福的冬季 冬奶奶穿著一件白色的大襖,顯得格外年輕。我又一次抱著種子來到了田野,想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再把它種下。可冬奶奶揮舞著說:“我要把它帶走,因為它的時間已經到了,明年你從新再種一棵種子吧!它隻是一個夢罷了,它是美好的,永恒的! 煙火閃亮時,停格的過去,呈現於眼前的是散落的煙火,也許是煙火的散落,我有一絲傷感。雖然我不希望它成為過去,但時間終究會帶走它,成全它的永恒,讓我不斷追隨,煙花再美也隻是一瞬,回憶再美也隻是曾經。曾經擁有像煙火那樣的一瞬,久久定格在回憶裏,就讓這絲絲幸福,飄蕩在城市的夜空,這便是它的永恒,也是十二歲的永恒!

我要發泄

人生,就好像是一個碩大的沙灘,而日記則是退潮後五彩斑斕的貝殼;人生,就好像一場精彩的電影,而日記則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幕;人生,就好像美麗的花園,而日記則是春天時最嬌豔動人的花..既然日記這麼重要,我怎麼會棄之不寫呢?

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把當天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事情記錄來,這便是我對日記的認識。我喜歡在漂亮精美的筆記本上記下我的心情,我的經曆..雖然我的日記沒有像老舍、魯迅的

作品那樣深奧,那麼引人深思,隻是十分膚淺的文字,簡單的感受和想法,但我依然自得其樂。 自從家裏有了電腦這個大家夥後,我的戰場就從小小的筆記本轉移到了廣闊的日記程序中。每天晚上我都會爬上電腦去記一記我精彩的生活,傾述傾述我各種各樣的心情。 就像那一回,我從奇奇的電話中帶來了一肚子的笑,飛快地衝上電子日記本,準備一吐為快。我坐在椅子上,一邊“咕咕咕”地悶笑,一邊用顫抖的雙手顫顫巍巍地打字,還不時地打錯幾個字。原來,奇奇認了一個“爺爺”和一個“奶奶”。“爺爺”和“奶奶”都和奇奇一般大,都是男生。奇奇先擠眉弄眼地對“爺爺”說:“爺爺,我可是有奶奶了哦!”爺爺不知是陷阱,心急如焚地大嚷:“那怎麼行?我才不要呢!”奇奇一聽,仿佛得到了聖旨,做了一個“耶”的手勢,樂顛樂顛地去做了一些準備,在“奶奶”麵前的奇奇,一副沉重無比的樣子,手捧一份“休書”(假造的),對奶奶耳語:“哎,奶奶,我告訴你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請節哀順便,就是..你自己看吧!?奇奇丟了“休書”一溜煙跑了。剛進教室,奇奇就像爆發的炸彈,狂笑不止。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打完,便倒在床上了。你說,這樣的事,我能不找人發泄發泄?但奇奇再三叫我一天後再“泄密”,就隻好找日記本說說這惡作劇啦! 日記本中的天氣變化多端,有時陰雨連綿,有時萬裏晴空,有時皚皚白雪,有時狂風大作..時常,我會品嚐一下這一些“不朽篇章”,津津有味,記日記不僅可以將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抹在記憶之河上,還讓我的課餘生活趣味無窮。

樂觀與悲觀

天似鏡,風如紗,竹濤陣陣,流水綜綜(淙淙)。正是個好日子,李白與阮籍同到神的腳下尋找快樂幸福之門。 神睜大眼睛看這兩個人:李白,腰掛酒葫蘆,身著白青紗,胯下小毛驢,頂上飄飄發,不時用手撫一下那長長的山羊須;阮籍,坐在隻眼老牛的破車上,酒瓶東倒西歪,頭發淩亂如草,衣服 上半隻扣子也沒有,用一支樹枝掛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們進了一個房間,各給他們一隻破耳壺,壺中裝有半壺酒。阮籍搖一搖又往壺裏看一眼,歎氣道:“神怕是偏心這西域浪子,我隻有半壺酒罷,他卻有一壺吧!”李白笑了笑:“神看來是對我們很好呢,我有大半壺仙酒,喝,味道一定美極了!” 神饒有興趣地看了兩人一陣子,微微一笑,把他們帶到一個分叉路口,讓他們各自走去。 李白的路不好走。賴棘刺叢生漫路,泥淖的山石路讓小毛驢弄傷了腳,他從驢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頓時一片黃一片黑,鳥兒從樹叢中驚飛。他哈哈一笑:“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說,八隻腳總比四隻跑得快。”他又呷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去碰到斷崖,無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無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小毛驢,你可不必受我壓迫了,有緣再會”!說罷動手往山下攀爬。

阮籍也不如意。正當他看著那半壺仙酒歎氣時,一隻猴子搶走了他用來遮風擋雨的破帽

子,他想搶回來,卻打翻了大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鮮血直流。他又歎:“唉!天不助我呀!”爬上車走未幾刻,斷崖在眼前出現了。他頓時悲從中來,憶起傷心往事,哭天搶地地喊了起來:“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眼前一黑,他暈倒在車上。 李白曆遍艱辛,終於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從未見過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樹枝,寶石的果子,銀白的葉片,雲霧繚繞,花影叢叢,神正笑著對阮籍說些什麼,他跑了過去。 神於是宣判他們尋找的結果。點了點他們的酒壺,一陣紅光閃過,兩人手中多了一把鑰匙,一把刻著“悲觀”,另一把刻著“樂觀”,李白成功地打開了門,而阮籍,無語歎息。 神笑著說:“樂觀就是劈(披)荊斬刺的一把刀,悲歡則是阻道的石。你們也看到了各自的結果,樂觀,則幸福快樂,悲觀,則無所事成。” 頓時,兩人心中,風清氣爽,豁然開朗。

那些花兒

隻有經曆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泰戈爾 人人都有一個夢,這個夢或小或大,但卻都那樣的神聖和虔誠。但也正因為這份高貴的希望,使人們在挫折降臨時顯得那樣的不堪一擊,不堪重負。 在挫折麵前,我們常常會不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網友所說:“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個雞蛋,放大成失去一個養雞場的痛苦。”我想起不久前聽到的一個故事,一個河南女青年獨居重慶,因為感情受到挫折就準備自殺。一個名叫“生命救助熱線”的組織千方百計救了她。清醒後,女青年千恩萬謝,並意識到自己當時太衝動了。 其實,這正是把挫折來臨時的痛苦無限放大所造成的惡果啊。 我們總聽到這樣的話,“那時太痛苦了”,“那會兒我被氣昏了頭”,“那時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種種,無不提及“那時”,那時就真那麼可怕嗎?挫折麵前,難道我們隻有選擇“放大痛苦”這一條路嗎? 瞧瞧曆史吧!我們的老祖宗歸有光八次落第,於是有了《項脊軒誌》這樣的雋永文章;英國的大將軍威靈頓七敗七戰,於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於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負”這樣的豪氣壯語!莫說挫折不可戰勝,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淋漓的鮮血、慘淡的人生。莫說痛苦隻可放大,真正的智者隻會把這痛苦當作前進的動力! “那時”,那時的意義難道僅隻留下痛苦和傷悲? “那時”,李白不受朝廷重用,他決無灰心喪氣之舉,一詠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豪邁! “那時”,陶潛看不過官場腐敗,百官勾結,百姓遭殃,他決無低沉自賤之話,一唱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