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延康九年,端王娶側妃,是京城今年的第一大盛事,也是京城八卦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第一興奮事。人家在茶樓酒館津津樂道,抓著個新入京的外地人,說上三天三夜都不重樣。
京城的賭坊因此開了各種各樣的賭局,以前每個賭坊開這種時事賭局都力爭求新,最忌雷同,這次倒不約而同都開有同一個賭局,也是下注最多的一個賭局,那就是側妃幾年內可以生下兒子。
端王明榮軒是皇上的異母弟,先皇第九子,已故嫻太妃所生,嫻太妃生前與皇上生母現在的太後來自同族,曆來交好,舊時對皇上多有照顧,所以皇上對她頗為親近,而且端王溫和儒雅,也最得聖心。
端王娶親後一直未有子嗣,是嫻太妃的心病。延康六年嫻太妃臨死前請托太後並皇上,如果三年後,端王仍然無子,定要勸端王娶側妃,延綿子嗣。
三年之期一過,太後馬上讓皇上督辦此事。端王迫於太妃遺命、皇上威嚴,答應娶側妃,隻是說到娶誰就一副與他無關的模樣。
皇上氣悶,想起曾被端王譏諷“不懂愛人,獵色而已”,一定要促成此事,讓皇後物色一個人品出眾家世相當的人選。皇後接了這個燙手山芋,苦不堪言,也往下推,讓各妃嬪及誥命幫忙物色人選,讓大家有好女兒盡管報上來。
可要給端王挑個好女兒做側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端王雖然地位尊崇可是不太理政事,一份閑職沒有實權,一個側妃之位在向來懂得權衡取舍的朝臣心中並不貴重,養在深閨寄以厚望的女兒斷不肯嫁到端王府去。
端王儒雅過人是不錯,可那端王妃夏新筠是洛陽公的嫡長女,夏家以多出美貌貴女出名,夏新筠與現在的淑妃夏新蘭十多年前並稱夏氏雙壁。端王與王妃結婚後,琴瑟合嗚,是京城公認的神仙眷屬,結婚多年無子也無側妃姬妾,這次這側妃也是不願意娶的,不貪富貴心疼女兒的父母也不願意自己女兒去受這個委屈。
所以三四個月間,各人報上來的人選都是才貌不出眾的嫡女或者略有才貌的庶女,皇後細細打探,都不滿意。成詩雲兩年前封為昭儀,尋思家中還有一個妹妹年紀合適才貌俱好,就將這消息傳給父親安國侯。
安國侯府早已家道中落,五年前大女兒入宮,去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卻流產了,漸漸有失寵跡象。可歎成家仕途上沒有出眾的子弟,一個侯爵也是虛職,平時連打探傳遞消息都不甚方便,更不用說及時照應昭儀。如果能與王爺結親,至少側王妃能到宮中走動,可以與昭儀相互扶持。
安國侯找成夫人商量,成夫人回道:“不是我舍不得詩霞,她年紀還小,而且我沒管教好驕縱單純,冒然出嫁王府,恐怕惹來大禍。詩雙剛滿了16歲,年齡倒合適,大方有主意,不如收在我名下,讓昭儀報上去,再讓昭儀多加周旋,不成就罷了。如果成了,這對她也是一個好歸宿,她是聰明孩子,一定想得明白。”
安國侯覺得有理,恐怕昭儀也是這個意思。就喚詩雙來,告訴詩雙,“皇後為端王選側妃,我想要將你的名字報上去應選,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