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並非現實的世界裏......
對,我叫李,當我還在教科書的哺乳下的時候腦海就有著這麼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都是為了別人,那麼他是無私的。相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為了自己,難道他則是自私的?我常帶著這麼一個問,嚐試著向周圍的人們提問著,渴望找到一個真正屬於它的答案。直至到兩年前,有一個人終於給了我答案,一個重要的人......
憶往昔,我隻不過是一個無奈地生活在這個城市裏的人,叛逆不羈,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在自己的眼裏真的是胡燥無味。找不到任何能夠讓自己感到興趣的事情。自從職中畢業以後,在一家公司裏麵做業務員,天天跑業務。在公司熟人不多,能夠搭上一兩句的也隻有那麼一兩個,偶爾和同事聊幾句,不時還會被老板罵幾句。回到家裏,對著父母的嘮叨。說真的,有的時候我連家都不想回。每天一過晚飯時間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看看書,困了就睡覺。躺在床上,常常不停地對自己說。天天都這樣無聊地過著,已經厭倦這樣的生活,我討厭這裏,討厭這個城市。
港城市,一個我出生的城市。亦是至今我生活這的城市。在我十幾年的學府生涯中,這個城市不斷地變遷。由一個淩靜的小港鎮,蛻變為如今的全國數一數二的港口城市。隨著城市飛快的發展,在高速的工作頻率下,人們都成了工作、甚至是金錢的奴隸。不說外來人口的入侵,連本來居住在這裏的人們都變得頹廢至極。在我眼中就是把原來屬於自己的地方拱手相送,而大家卻變得無奈更有的視如不見。其實外來同胞加入這裏,共建這個大家庭是好,但也不能隨意地改變這裏原有的吧。這裏再也不是我熟悉的那個祥和淩靜的小鎮了。
作為一個男子漢,從小就被灌輸長大後要好好回報這個城市的意識。我喜歡這裏,我喜歡我生活的這個小鎮。大家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男人們出去打獵捕魚,老人婦女們在家打理著那裏的一切。而咱們無憂無慮地沉醉在學堂的書香之中,每天都會對自己說“長大後我就是這裏的主人,我要回報這裏”。就帶著這個一個目標,努力地學習。在中小學時代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當自己看到祖屋被拆除,往日小鎮的象征大鍾樓隨著科技的洪流被推土機推到在地,大人們一見麵就問:“最近加工資了嗎?”。從那所有的所有開始,我就徹底地改變了那個理想。
雖當如此,但我還是那麼熱愛我的國家。自由共和國,一個富裕的國家。一個曆經幾百年和平的國家。在世界的版圖中,看似一個四四方方的寶箱。的確,正如其名。我們國家就是一個巨大的寶箱。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領土約250萬平方公裏裏,居住著2億多的同胞。在前十幾年早已實施幾次工業革命,如今正逢科技發展的初期。我國西北東三麵緊湊大陸,南麵則是大海。我國的地勢乃北高南低。從地圖右麵看起,整個東部都是森林;然後由西部延伸至中部都是大山叢林;西南和南麵屬於丘陵地帶;則西北部是平原。我國的西北部是經濟重鎮,最早的經濟發展在那裏開始。由於地勢和資源關係,所以一早就投入發展。我小時候會問,為什麼首都會在離經濟中心那麼遠的東部呢?爺爺總會笑著跟我說:“因為那裏是我們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
我生活的城市就在祖國最南麵的中央位置,這裏距離首都不遠,向東北大約500公裏就到了。幾十年前,國家為了加強對外的經濟合作發展,便投資在我所成長的地方。這一切慢慢地變化著,一些值得懷念的建築或是地方紛紛被拆或是被改變掉;人們變得墮落、頹廢,演化至今的種種令我煩惱討厭。一個城市為了在這裏居住的人們更加富裕安逸,它是無私的。卻改變了許多東西,令我煩惱。我是自私的?
當一個人常常煩惱於一些事的時候,往往是難以解決的。就在這時,在這個夢境般的世界裏,卻有著於現實中不難遇到真實的故事,不知道你會不會深感其中呢?接下來就是我回憶所寫的《一年戰爭默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