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眾生,生於世間,不甘心做弱小之人,開始修煉,有了強大的力量,便要做那人上人,追一個王權富貴,求一個快意恩仇,修一個長生不死
…………
和峴村,一個淳樸的小村莊,依山而建,後方是一片山脈,常有野獸出沒,村子裏人不多,隻有一千來人,村子右側有一條蜿蜒的小河,陽光下河水跳動著閃著波光粼粼的波光,左側是一條官道,可容三馬並進,通往清河鄉
“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
“哈哈,還好,也就那樣吧”
村口的李大爺和張大爺磕磕煙袋,一邊抽著旱煙袋,一邊談著各自家裏的生計。
“哎,聽說沒有,老劉家的孩子聽說跟隨那仙人去修行了”
“啊?是嗎?那可真是修了八輩的福分啊,我家孩子要是能有這麼幸運就好了”
河邊的朱大娘和周家兒媳敲打著衣服,嘮著村裏的新鮮事,眼神中透露著羨慕。
“牛娃兒,去打獵啊?”
背著柴火的張大叔,向著對麵走來的一名手持大斧的壯漢打招呼道
“哎,是啊,最近那些畜生又不安分了,常來禍害我家的莊稼”
“這些畜生,真不是個東西,不過,娃兒,你要小心呐”
“嘿嘿,大叔放心,我這一把斧子,可是鋒利的很”
說罷,晃了晃手中的大斧,拍了拍胸膛,滿臉自信。
鄉間小道上,有些婦女挎著個竹籃,穿著一身樸素的白底藍碎花小褂,一條白色的布褲子,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輕巧而簡單的盤起來,兩鬢的碎發隨意地攏在耳後,頗有些淳樸安儉的味道
村子中央有一所私塾,村裏的孩子都在哪裏學字,讀書,教書的是一位先生,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做事最是講究公平,深受村中人愛戴,聽說這位先生,年輕時曾經出過郡外麵,見識過很多東西。
此時,正值清晨, 東方出現了瑰麗的朝霞,村子的屋頂飄著縷縷炊煙,空氣中彌漫著輕紗似的薄霧,初生的陽光透過嫋嫋炊煙照進了村子,顯得一片祥和。
村子的私塾中傳來孩童咿咿呀呀的讀書聲,說是私塾,其實不過是一個簡易的茅草屋,隻能遮遮風,擋擋雨,不過村子的裏人對這裏卻是很重視。
“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
“性本善”
“…………”
私塾中傳來孩童們稚嫩的聲音,屋中隻有用大石頭代替的書桌,孩子們盤膝而坐,雙手在石頭做的書桌上,手中握著微微泛黃的經書。
先生穿著一襲無領、巨袖、對襟、束帶的長袍,左手持經書,右手附於身後,一邊度步,一邊帶領學生朗誦,私塾裏便響起朗朗讀書聲
這時,在私塾外麵,有一個名瘦弱的少年,少年十四五歲,名叫張定書,一頭利落的短發,身穿一件短袖麻布衣,褲腿卷的高高的,背上背著一捆幹柴,皮膚略黑,不知是灰塵還是本來的膚色,一管挺直的鼻梁,薄厚適中的嘴唇,兩彎眉渾如刷漆,眼神格外明亮,眉宇之間透漏著一絲渴求
他躡手躡腳的靠近私塾,將背上的幹柴靠在牆上,用那雙並不算幹淨的手掌輕輕撩開窗戶,漏出一條縫,聚精會神的聽著先生朗誦,在心裏默默的記下先生教的東西
“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不亦說乎”
“…………”
張定書跟隨先生在窗外輕輕朗誦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裏,大家回家吧”先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