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阿愁隻好又給李穆熬了碗薑湯。
等李穆洗漱畢,再給他灌了薑湯,二人暖烘烘地倒在東廂那吱呀亂響的架子床上,李穆這才給阿愁解釋了他的計劃。
那勾結漕幫想要弄死他的,自然就是那托病不肯上船的十四郎了。
當初在王府門口,見十四郎托病不出,李穆就已經知道他肯定是在打什麼壞主意了,隻是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十四郎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不過,便是這樣,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人的李穆也已經想到了好幾條借機整治十四郎的主意。
隻是,叫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那些計劃竟一條都沒能用得上。到得碼頭,從周昌那裏得知十四郎欲要買通漕幫害他的消息,他腦子裏立時就想到了一條好計策。隻是,因時間倉促,他怕計劃不周詳,又怕打草驚了蛇,便先通過漕幫的人給郭雲報了個信,約郭雲在農莊上相見。
到得農莊前,他已經把整個計劃都理順了,所以才有了他帶著阿愁半路下船的事。
至於說他的計劃,其實也不算怎麼複雜。他打算將計就計,就讓那官船撞上暗礁出事,然後他將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落水,來個“下落不明”。得到這消息後,太子會在朝中發難,將他的“下落不明”歸究於之前他所查訪的那幾個官員的謀害。照著朝廷的規矩,涉及這樣的嫌疑,那些人都是要上折自辨,然後閉門思過的。趁著這些人暫離職守之機,太子再想要查清案情,自然就會少了許多阻力。
此乃一計。
而因為事出突然,十四郎勾結漕幫害李穆之事,自然是破綻頗多。等太子那裏利用完這件事後,再查清事情的主謀,自不是一件什麼難事。於是,不用李穆自己弄髒手,十四郎便會成為那明日的黃花。
此乃算不上什麼計謀的第二計。
當然,就李穆來說,他這連環計裏最重要的一環,是在他“落水”後,他將會被阿愁“救起”……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隻能以身相許。
憑著這一條,便是在皇帝或者陸王妃那裏,也能算是個結親的好理由了。
至於說李穆為什麼帶著阿愁半路離開官船,則是因為十四郎心裏恨極了李穆,特意派了親信跟在漕幫承接此事的人身後,要求親眼見證李穆的官船出事。
偏李穆是個惜命的,他怕十四郎有個什麼後手,倒叫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於是幹脆連那危險的邊都不沾,半路就帶著阿愁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了那船。等觸礁時,狸奴會扮作他的模樣掉進河裏,周昌則會站出來作證,掉進河裏的人正是世子李穆。至於阿愁,則會由那自小就在水鄉長大的香草友情出演……
短短兩三個時辰內,虧得李穆能夠想出這一環套一環的計策。許是用腦過度了,他擁著阿愁說著說著,便這麼睡著了。
等他睡著了,阿愁才翻身支起手肘,就著那微弱的天光看著李穆的睡顏。
有人說,玩遊戲時,最忌的就是一方高能一方低能。這樣的遊戲,結局隻會出現一麵倒的壓榨。阿愁想,當年麵對秦川時她的各種放不開,大概就是出於這樣的一種心理。隻是,到如今她才發現,當年的她其實是錯把婚姻當戰場了,總認為夫妻雙方必須勢均力敵,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她卻是忘了,婚姻其實更應該是一種合作關係。這樣的關係裏,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誰付出多誰付出少,隻要雙方都知道疼惜對方,知道對方時刻都在為自己著想,那便沒什麼好計較的。
這般想著,她低下頭,在李穆的唇上吻了一下,便抱著他的腰,靠在他的肩窩裏閉上了眼。